借古开今

2021-12-13 09:09邓丽珠
现代艺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琴曲音乐性古琴

邓丽珠

5岁时,我被送到俞伯荪老师家里学琴,从此开启了与古琴的不解之缘。其时父亲希望我长大之后能参军,准备的玩具都是玩具枪、坦克之类的,母亲则希望我能够学习一门乐器,可以文静一点。正巧当时住得离俞伯荪老师家不远,古琴又是不那么常见的乐器,倒是新奇,便开始去俞老师家学琴。彼时只觉得俞老师是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对于非遗大师、琴道传承尚无概念。寒来暑往,数年过去,夏日午后窗外的蝉鸣,秋天夜雨落在房檐的淅沥,都铭刻在幼年学琴的时光里,为之后的学院古琴研习打上了传统琴艺的底色。

初中时,我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开始跟随曾成伟老师学习琴艺,直至研究生毕业。期间曾老师还介绍我去上海音乐学院求教戴晓莲老师,学习了解广陵派的琴学。在跟随这些专业老师的学习中,我的技术体系得到完善,艺术表达能力日趋成熟,丰富的学艺经历让我在传统和学院两个方面都大有所获,成为我宝贵的人生财富。高中毕业时,曾老师教导我要“多读书”,那时起,我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并开始涉猎书法和绘画,以此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因为,只是熟练演奏并不是学习古琴的最终目的,个人的性情、涵养、审美都会在旋律中显露,这便是所谓的“琴为心声、人琴合一”。

传统琴学十分讲究精神层面上的感悟。古琴作为一种修心的艺术,没有刻意追求高超技艺的需求。在过去,大多数琴人不会以高超的琴技作为成就自我的追求,而是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器物,以琴律表达出弹琴人当下的心绪状态,所以才会有弹琴修心的说法。传统琴人将自身的审美追求、哲学思考和精神气质都寄于琴上,赋予了“琴为心声”的特殊意义,这一境界追求也是传统古琴流传至今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学习传承古琴艺术的毕生所求。一味追求技法的熟练是对古琴艺术的片面理解,如果只修技,不修德,那便只是完成了琴的音乐性表达,对琴的认知和理解停留在入门的阶段,尽美而未尽善。“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这是层层递进的,不同演绎水准的背后,存在着个体对琴艺的理解差异,是由每个人的性情与修养决定的,即精神层面上的感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创新的问题。在我看来,创新理应是基于继承传统,而不是颠覆式的演进。我在演奏新曲和尝试创作新曲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二:

1.现代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舞》《梅园吟》等琴曲,趋向于表达更强的舞台性与音乐性,是快人耳目一类的。但是这些琴曲在创作时,指法编配是按照旋律演进的。从指法逻辑和旋律特征上来讲,传统琴乐特征不强,古琴独有的韵律特点不是很明显,但其舞台表现力和音乐性相较传统乐曲来讲更甚,更适应舞台表演,并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这类琴曲在演奏时可以突出其音乐性和技巧性,但也不能跳脱出古琴音色和音域的合理范围,以达到和谐优美的效果。

2.我在进行新曲创作时,加入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是向前人学习,选择文学诗词作品进行创作谱曲。在创作和演奏中结合与传统琴乐契合的音乐形态,例如运用传统的琴歌人声吟诵形式,来弥补古琴意境对于大众来讲较为生涩难懂的“问题”。二是加入具有当代特征的技术表现手法,在保持传统古琴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增加其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键盘、效果器的使用就是基于此点出发,并广泛地与多种音乐形态结合碰撞进行创作。结合电音、以氛围音乐的表达手法创作的作品也得到了认可,被成都地铁采用,地铁抚琴站、青羊宫站的背景音乐,就是我和一位音乐人基于以上手法共同合作的作品。三是挖掘传统琴曲中被遗忘的表现手法。例如我在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进行音乐创作时,加入鼓、笛、键盘、效果器人声来配合古琴,力图更好地呈现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古琴的部分则采用比较古老的记谱琴曲《碣石调·幽兰》的音乐旋律特点与指法使用特点,融入音乐创作中,发挥出古琴独有的特征。《碣石调·幽兰》具有典型隋唐时期燕乐风格的特征,但在后世琴曲中已经不被大家采用了,今天将其重新融入到新创作中,反而让人耳目一新。其间再配以传统琴歌的吟诵,键盘和效果器起到一个氛围烘托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乐器的特点,以达到最好的音乐性和舞台性的呈现。在保留传统古琴特点的前提下去适应市场和舞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愿意了解和喜欢古琴音乐。

3.在创作实践中,我也尝试用一些其他音乐形式进行即兴演奏。跨界融合可以扩宽和延伸古琴作为乐器的特质,让他的音乐性在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得以最自由地生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葆有自身的独立特质,是需要我们从传统中寻找灵感的。在《远声》一曲的创作中,我就使用了萧和效果器来进行配合,其中古琴部分的许多旋律素材就取材于我们的传统琴曲,在相互配合中注入了新的表达,以此让听众更加容易接受。

4.作为四川蜀派琴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可多立足于四川本土文化。其实这样的尝试在过去已屡见不鲜,如俞伯荪老师为《蜀相》 《峨眉山月歌》等诗词创作琴歌。琴歌是四川文化与古琴艺术结合创新最好的表达方式,古往今来,诗人们在蜀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是琴歌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如我与宋文庭老师用李白的《渡津门送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创作的琴歌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琴歌时要特别注重曲调的音乐性,使其在脱离歌词演奏的情况下,也可作为动听的乐曲存在。四川文化中可用于琴乐创作的元素数不胜数,我们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琴歌的歌词,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也大有可采之处。立足于四川的文化土壤,创作出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琴乐,也是蜀中琴人应尽之义。

总而言之,想要创新琴曲、发扬古琴艺术,我们需要在向前辈琴家学习的基礎上,去探索时代的声音和表达方式。同时,古琴是一种浓缩着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古琴艺术的发扬光大,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琴人文化修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琴曲音乐性古琴
律动的江南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夜的钢琴曲(六)
寻访千年古琴
一曲低语诉衷肠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趣趣相连赏古曲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古琴艺术的发展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