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
5 月22 日下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 岁。
巨星陨落, 举国悲痛, 这大概是当代最令人敬重的老人之一。“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人潮悲恸高呼:“袁老,一路走好!”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对多数年轻人来说,袁隆平是从教科书上走下来的名人。他被写进历史书的成就是“用全球7% 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 的人口”。
作为世界顶尖的科研人员,袁隆平皮肤黝黑,满脸皱纹,朴实得就像一个老农。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当天,袁隆平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
2020 年12 月, 已满90 岁高龄的袁隆平还是像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在三亚,他始终和大家住在条件简陋的基地里,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
今年3 月, 袁老不慎摔了一跤,不得不入院治疗。入院之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 摄氏度。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情景,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稻子长得好不好。”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与稻田结缘一生的袁隆平并非农民出身。父亲袁兴烈是东南大学的毕业生,母亲华静是知识女性,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1930 年,袁隆平出生于协和医院,父亲为其取名“隆平”。因父亲工作关系,一家人常需辗转各地。幼年的他,活泼又调皮,兄弟姐妹里,数他最贪玩。在重庆读书时,他爱上了游泳。日机来袭,人们要躲进防空洞,他嫌洞里憋闷,竟到嘉陵江里游泳,被父亲逮回家一顿好打。他不爱古板和教条,学生时代喜欢“跟着兴趣走”。喜欢的课能考很好,不喜欢的就敷衍。数学老师上课教乘法“ 负负得正”,他问老师原因,老师说:“你只需记住就行了!”袁隆平对这样的回答极不服气,并因此对数学没了兴趣。
之所以走上农学的道路,缘起于一场美丽的“误会”。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他们去参观园艺场,那里非常美,“红红的桃子结得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一定要学农。”生前,袁隆平曾回忆道。考大学时,父亲觉得学理工、学医前途好,袁隆平却执意要学农,母亲也不赞成,“学农是要吃苦的”,袁隆平争辩道:“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父母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袁隆平如愿考入西南农学院。等真的到了农村、干起农活,他才知道学农真的是又苦又累又脏又穷。“如果小学老师带我们去的不是那个园艺场,而是真正的农村,恐怕我就不会立志学农了。但是我没后悔过,看到农民这么苦,反而坚定了学农的信心,我立志改造农村,发展农业,为国家做贡献。”
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临走前,领导就告诉他:“同学,那里比较偏僻,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到安江前,袁隆平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为的就是能给自己制造一点快乐和趣味。没想到,1960 年,大饥荒来了。袁隆平一生都忘不掉饥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刚吃完饭,肚子又饿了,双脚松软无力,没饭吃身体就没有能量。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这次饥荒,让袁隆平立下了终身的志向:让中国人远离饥饿。
本来袁隆平研究红薯,但是要想吃饱饭,还是得吃大米,他决定:专攻水稻!
1961 年7 月的一天, 袁隆平到试验田选种。无意间,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颗粒饱满, 一数竟有230 粒之多!他心想,如果将这一株留下来育种,不就可以增产?
次年春天,他將种子播下,结果大失所望。但他没有放弃,反复琢磨,结合自学过的遗传学,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确定,这种生长优势是可以被人工利用的,就是种杂交水稻。第一步,是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株”。1964 ~ 1965 年, 他在稻田里拿着放大镜、弓着腰,翻检几十万个稻穗,经常累到胃痛、身体抽搐,最终找出了6 株雄性不育株。
1966 年2 月,36 岁的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文章引起国家科委的重视,研究自此加速。
1968 年4 月底, 袁隆平将精心培育的700 多株实验秧苗插在田里。5 月的一天,700 多株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掉。袁隆平悲痛欲绝,直到第四天才在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 株被沤坏的秧苗。靠着这仅存的5 株,实验才没有“断后”。
之后袁隆平辗转南北, 从河北到海南,开始了极为耗时的育种试验。1970 年11 月23 日,他终于在海南南湖农场发现了一株非常合适的稻谷,袁隆平把它命名为“野败”。“野败”后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5 年, 杂交水稻制种完成。结果显示,杂交水稻平均亩产600 余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20% ~ 30%。1976 年起, 全国开始大范围推广种植。
从袁隆平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中国已经实现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的三次重大技术创新。2020 年, 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530.76 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 亿人民。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甚至被人称为“骗子”“农科院最出名的神经病”。袁隆平默不作声,背上腊肉,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实验。
在云南,他和团队遭遇了里氏7.2 级的大地震,别人忙着逃命,他们却一次次冲到危房中,抢救珍贵的种子。
在海南的农场,袁隆平住的是茅草屋,不通电,晚上只能用蜡烛和菜油灯照明。当时的环境是“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分给袁隆平的大米被老鼠啃掉半袋,他全身被又大又毒的蚊子咬得全是疙瘩。他把盖秧苗的塑料薄膜裹在身上对付蚊子,结果又捂出了痱子。这些困难,在袁隆平吃过的苦里,只算一个缩影。
海外人士说,袁隆平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 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 万公顷。2010 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答案。”
这样一位对人类、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生活中却一点架子没有,像个老顽童。
2019 年,虚岁90 的袁隆平自称“90 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过了80 岁,他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并且担任主攻手。他自己的总结是:“70 岁的年龄,50 岁的身体,30 岁的心态,20 岁的肌肉弹性。”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年轻人中的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
记者问:“ 您觉得您帅不帅?”“我啊,Handsome !”袁老在长沙时总去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理发,一理就是16 年。每次剪完他还会俏皮地说:“哈,又年轻了。”每到结婚纪念日,他会给妻子买“blingbling” 的首饰, 偶尔还会拿出小提琴演奏一曲。
2016 年, 有记者采访时谈到年轻人不愿意学农,袁隆平幽默地建议:“ 学农的人身体好,田野工作、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不缺钙。我现在86 岁,还可以每天下田工作。”
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產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时针拨回5 月22 日,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一直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袁隆平口述自传》等,范李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