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兴东
“每当稻穂扬花,稻谷成熟时,我们都会想起您。”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发前去送别袁老的人流中,年轻的面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我们定当努力,不负韶华,做一颗向上的小种子”……年轻人在纸上、在网上写下了心中的话语,以此表达对袁老的哀思与不舍。
在送别袁老的队伍里,有青年最好的样子。一位年轻网友跟帖道:“别哭了,上吧。我们不能一辈子躲在老一辈的后面仰望他们的背影。”一名“95后”的年轻人坐了17个小时的火车赶往长沙,他说:“生前我没见过他,今天一定要来见他最后一面。”梁启超说过,年轻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当一个民族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追捧那些为这个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时,这个民族就一定会薪火相传、充满希望。因此,青年人为送别袁隆平而奔涌的热泪,其实蕴含着中国未来升腾的力量。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真心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人,人民记得、青年记得。袁老每一次在年轻人中的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2019年,袁老在湖南农业大学参加新学年开学典礼,在活动现场上,年轻人把心中的偶像围得水泄不通;一条关于他“差点当空军”的采访,引来了社交网站话题阅读1.3亿人次的阅读量;他90岁生日前去理发,网友们排着队祝他生日快乐,还调侃“吃了他家的大米”……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这是青年人要面对的成长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发生了非常令人担忧的偏移。为我们撑起发展脊梁的科学家、实业家往往不被关注,娱乐明星、网红主播却轻易成为顶流常客。让人欣慰的是,这种风气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袁老去世后的几天时间里,有关袁老的话题始终占据着微博热搜榜的“半壁江山”,大家都在自发地怀念这位让我们免受饥饿威胁的科学巨匠。
如今,我们国家有更多的青年正伴随时代的节拍,迈着有朝气、有梦想的步伐,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