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地表形变约束的玛多MS7.4地震孕育发生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2021-12-13 13:11祝爱玉王永哲李永华张东宁
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玛多库仑余震

祝爱玉, 王永哲*, 李永华, 张东宁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 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 100095 3 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5

0 引言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59°,东经98.34°,震源深度17 km.震后的地质科考结果表明,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西段发现大型地表破裂带.该破裂带总体走向NW230°—270°,由两条NWW向的剪切破裂左阶羽列组成.破裂带由一系列的挤压鼓包和张裂隙相间排列,张裂隙从十几厘米到2~3 m不等,裂缝通常呈右阶雁列状排列,并显示明显垂直位错,垂直位错可达约30 cm,并可清晰看到水平擦痕,显示为具有左旋走滑兼正断位移的同震断层.

大地测量是获取地震同震地表形变的重要手段,并为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袁霜等, 2020; 方进等, 2019; 申文豪等, 2019; 陈威等, 2018; 季灵运等, 2017; Xu, 2017; Song et al., 2019; Jónsson et al., 2002; Funning et al., 2005).同震地表形变观测中,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应用最广泛.GPS观测虽然得到的形变数据精度较高,但其空间分辨率取决于观测站的分布和数量,玛多地震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恶劣,用于进行地表形变观测的GPS观测站非常少(朱亚戈等, 2021),难以准确反映本次地震的地表详细形变特征.InSAR技术由于可以获得米级乃至分米级空间分辨率且覆盖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形变信息,使得该技术在1993年首次应用于强震地表形变观测(Massonnet et al., 1993)以来得到广泛应用(Wang et al., 2019; Wen et al., 2021; Yang et al., 2021; Xu et al., 2016).该技术还具有全天时、全天侯、受天气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在地表植被覆盖稀疏的环境条件下保持高相干性,获取雷达视线方向1~2 cm精度的形变 (孙建宝等,2007),尽管观测精度不如GPS技术,但对于强震引起的地表形变观测已经足够.此次地震区域地表植被稀疏,非常适合利用InSAR技术获取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采用InSAR观测玛多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不仅能深入的研究地震造成的地表影响,同时能为数值模拟提供有力的约束.

玛多地震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发生的震级最高的一次强震,该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内部的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上(王未来等, 2021).其北部和南部的东昆仑断裂带和甘孜—玉树断裂带,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巨型走滑断裂带(邓起东等, 2002; 刘光勋, 1996; Fu and Awata, 2005; Kirby et al., 2007; Karplus et al., 2011; 李陈侠等, 2011; 张培震等, 2008).根据历史地震记录,1900年以来,玛多地震震中周边300 km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5次,依次为1937年托索湖7.5级地震(李陈侠等, 2006)、1947年达日7.7级地震(刘雷等, 2021; 梁明剑等, 2020)、1963年阿兰湖7.0级地震、1990年共和7.0级地震(李旭和陈运泰, 1996)和2010年玉树7.3级地震(张勇等, 2010; 孙鑫喆, 2012).强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变化和后续地震的发生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断层带上库仑应力的增加对后续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Toda et al., 2011a; Xiong et al., 2010; 石耀霖和曹建玲, 2010; Harris, 1998).为此开展历史强震对玛多地震的影响研究,对于分析玛多地震的孕育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精定位时空序列显示玛多地震呈现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特征,余震序列总长度约170 km.主震位于余震区中间,呈双侧破裂特征 (王未来等, 2021).强震的同震位错会导致邻近区域应力状态的改变(Toda et al., 2008; 单斌等, 2009),库仑应力变化大于0.01 MPa就会触发地震(Toda et al., 2011b; Ma et al., 2005), 为此,通过研究玛多地震序列导致的应力场及库仑应力场变化,可为确定本次地震对其周边断裂带的影响,进而预判余震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Li et al., 2021; Liu et al., 2014; Stein and Okal, 2011; Luo and Liu, 2010; 严珍珍等, 2009; 朱守彪等, 2008; Rundle et al., 2006)(图1).

图1 玛多地震周边构造Fig.1 Geological structure around Madoi earthquake

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得到地表形变场及地震破裂面分段结构,并建立能反映玛多地震分段破裂面的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InSAR观测的地表形变、该地区深部结构、岩石圈流变特性、GPS观测给出的块体运动为约束,模拟计算了玛多地震引起的三维同震位移及同震应力变化,讨论了玛多地震的发生对区域应力场及周边断层的影响; 以玛多破裂面为接收断层模拟了周边5次强震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震后松弛,讨论了周边强震对玛多地震的触发作用.

1 InSAR同震地表形变获取

地震发生后,为全面了解地震的地表形变特征,我们收集了欧空局Sentinel-1A/1B两颗卫星升、降轨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组成两个干涉对.这两幅干涉对的时间跨度均为6 d,即震前观测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和震后2021年5月26日.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Sandwell教授团队开发的开源GMTSAR软件(Sandwell et al., 2011 )作为本文干涉处理的软件,采用的处理策略为二轨差分方法,利用水平分辨率3弧秒的SRTM地表高程数据(Farr et al., 2007)作为差分基础,从而去除原始干涉图中的地形相位贡献.为保证获取的地表形变的可靠性,在使用SNAPHU算法进行差分相位解缠时,我们只对相干性高于0.1的区域进行了解缠,而忽略了低于0.1的区域形变信息.最终,将解缠后的雷达坐标系下的结果地理编码到WGS-84坐标系下,得到此次地震的升、降轨雷达视线方向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引起的升轨方向最大抬升量和沉降量分别为: 1.398 m和1.482 m,而降轨则为: 1.291 m和1.506 m.为提高建模时的计算效率,我们对升、降轨同震形变场进行了重采样.采样的方法是每3 km取一个观测数据点,同时,不考虑相干性小于0.3的观测数据点.用于有限元模型的地表形变约束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玛多地震地表InSAR同震形变观测(a) 升轨方向; (b) 降轨方向.Fig.2 The observed surface deformation of Madoi earthquake by InSAR(a) Ascending direction; (b) Descending direction.

为确定断层所在位置以及对地震发生机制进行定性分析(杨亚夫等, 2016),本文利用升、降轨雷达视线方向形变测量结果,根据SAR图像的成像几何获得了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地表形变结果.具体的,利用式(1)所表征的地表三维形变与InSAR雷达视线向形变的关系,考虑南北方向形变对于雷达视线方向贡献最小,InSAR技术对南北向形变的识别也最不敏感(王永哲等, 2012).因此,在忽略雷达视线方向中的南北方向形变分量情况下,利用升、降轨视线方向形变解算出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同震形变场(图3).

图3 玛多地震的地表东西向(a)和垂直向(b)的InSAR同震形变场Fig.3 The coseismic surface deformation in the (a) East-West and (b) Vertical directions of the Madoi earthquake observed by InSAR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表的向西运动和向东运动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可推断此次地震破裂出地表,形成了较长的破裂迹线; 破裂迹线两侧存在明显的东西反向运动,这与左旋走滑的机制非常吻合.另外,垂直向运动相对于东西向运动来讲量级较小,可以推断此次地震伴有少量的两侧相对升降运动.根据东西向地表的错动,勾画了断层在地表的破裂迹线,将整个断层共分成6段用于数值模拟的分析.考虑到东西向和垂直向形变的误差,本文在建模时,未将东西向和垂直向形变作为约束进行拟合.

(1)

其中,dlos为雷达视线方向形变,de、du分别为东西向和垂直向形变,θ、α分别为雷达入射角和飞行方向角.

2 有限元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型

InSAR形变观测给出了玛多地震的破裂面分为6段(图3),本文在建立几何模型时充分考虑玛多地震破裂面分段,建立了能反映分段破裂面及周边断层(邓起东等, 2002)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模型范围为95°E—102.5°E,31.5°N—37°N,深度为100 km(图4).研究区包含2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分别为东昆仑断裂带及甘孜—玉树断裂带,玛多地震的发震构造即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以及一些较小的构造,例如: 玛多—甘德断裂、达日断裂、鄂拉山断裂、日月山断裂、共和盆地的南缘和北缘断裂等.模型为XYZ坐标系,X轴朝东、Y轴朝北、Z轴朝上.

图4 三维有限元模型(a) 几何模型; (b) 弹性模量; (c) 黏滞系数.Fig.4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a) Geometric model; (b) Elastic modulus; (c) Viscosity coefficient.

以Wang和Shen(2020)给出的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地壳GPS速度场(相对于欧亚大陆)作为模型边界条件和检验模拟结果的依据.采用GPS的观测速度值插值到模型边界给出模型四周边界的水平速度值.该速度值乘以计算时间步长作为有限元模型的水平位移约束条件,且假定模型四周的水平约束不随深度变化,即假设从地表到100 km深度保持一致,垂直方向位移可以保持自由.三维模型底面所有节点垂直方向(z方向)上位移约束为0,水平向可以自由运动.模型上表面为自由表面,即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进行模拟计算,时间步长500年(依据模型给定弹性和流变材料参数计算出的数百年至数千年的黏弹性松弛时间),根据时间步长逐步施加边界位移约束.经过了40个时间步,即20000年的加载作用,以最后得到的研究区稳定地壳构造应力场作为研究地区的背景构造应力场.通过模拟计算的地表形变和现今GPS观测形变对比分析(图5),可以看出计算值和测量值从方向和大小来看都比较相近,说明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

图5 地壳形变速度的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对比(图中红色箭头为模拟结果; 蓝色箭头为Wang和Shen(2020)发表的相对欧亚板块的GPS观测速度结果)Fig.5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and observed horizontal deformation rate (The red arrows are the simulated results;The blue arrows are GPS observations (Wang and Shen, 2020))

2.2 同震位移模拟结果

基于黏弹性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符合实际的背景应力场.通过降低玛多地震分段破裂区域的弹性模量,采用试错法确定破裂段1,2,3,4的弹性模量降低为7.8 GPa,破裂段5,6的弹性模量降低为5.8 GPa,以地表的InSAR形变观测为约束,从而确定玛多地震引起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变化.由于本文是将玛多地震的主震和震后大约8 d的时间内余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求解,因此本文的应力场变化能反映主震和大部分余震形成的应力释放.

为了将模拟的地表形变与Sentinel-1升、降轨InSAR同震地表形变比较,采用公式(1)将三维地表形变投影到雷达视线方向(升、降轨)上,并与实际观测的形变(图2a,6b)相减,得到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残差如图6a(升轨)和6c(降轨)所示.根据残差数据分布的直方图(图6b,6d)可以看出升轨的残差超过80%的值小于0.1 m,95%的残差不超过0.2 m;降轨的残差分布85%的值不超过0.2 m.在进行模型构建时,本文将整个断裂简单地分成了6段.然而,此次玛多地震实际的地表破裂比较复杂,并非简单的直线分段,这会造成本来位于上盘的观测点在模拟时按照下盘来模拟,下盘的观测点按照上盘来模拟,这必然会造成模拟值与观测值存在较大的残差.从残差图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少数几个观测点的残差值较大,但这些残差较大的点对于此次地震的整个形变场模式影响不大,模拟的升、降轨形变场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较好地一致性.根据以上观测值和模拟值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模拟得到的地表形变分布特征和InSAR观测的地表形变基本吻合.

图6 模拟值和InSAR观测的地表形变残差(a) 升轨方向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残差; (b) 升轨方向残差直方图; (c) 降轨方向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残差; (d) 降轨方向残差直方图.Fig.6 Surface deformation residuals of simulated results and InSAR observations(a) The residuals of the observed and simulated values in the ascending direction; (b) The histogram of the residual error in the ascending direction; (c) The residual error between the observed value and the simulated value in the descending direction; (d) Histogram of residual error in the descending direction.

本文模拟得出的三维同震位移(图7)结果显示,东西向分量最大,其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1.1 m和-1.38 m;其次是南北向分量,其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0.7 m和-0.74 m; 垂向分量相对较小,最大为0.3 m.玛多地震总的同震位移(图7d)呈现出“四象限”分布,是走滑断层错动的典型图像.同震位移结果还显示,此次地震发震断层的北侧,位移方向为北西向; 在发震断层的南侧,位移方向为东南向; 发震断层的南侧位移要略大于北侧位移,比较大的错动主要集中在东侧和西侧,中间部位的错动相对较小.

其次,观察非对角线的子群关系:子群1到2,1到3, 3到5,8到7等子群联系紧密。结合上文子群内部密度及往返联系分析,从子群2与子群1密度达到0.640,表明在子群1与2的游客行为中,游客经成都、重庆都市旅游景区向着西部更远景区频繁流动,如至武隆、至九寨-黄龙,若悲观估计,三峡旅游可能正逐步发展成为成渝西部地区旅游的跳板,而非旅途终点站,游客的最终旅游目的地愈加朝着西部、多种形态的内陆旅游目的地延伸。

图7 三维同震位移模拟结果(a) 东西向分量; (b) 南北向分量; (c) 垂直向分量; (d) 总位移.Fig.7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3D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 East-West component; (b) North-South component; (c) Vertical component; (d) Total displacement.

2.3 同震应力场变化模拟结果

以地表同震位移为约束,本文给出了10 km深度的同震应力变化和库仑应力变化(图8).库仑应力变化ΔCFS为

ΔCFS=Δτ+μΔσn,

(2)

其中Δτ为断层面上的剪切力变化; Δσn为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变化,压应力为负数;μ为断层面上的有效摩擦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0.2~0.8,本文取值为0.4(Stein et al., 1992; King et al., 1994; Freed, 2005; 石耀霖和曹建玲, 2010).有效摩擦系数的取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库仑应力的大小,但不会影响库仑应力正负的改变.

图8a显示在整个破裂面上是以压应力为主,在破裂面的西南向和北东向有拉张分量,并呈现不规则的四象限分布.图8b显示破裂面的北侧和南侧剪应力增强,而东侧和西侧剪应力减低,因此地震呈现左旋走滑趋势.以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特征都揭示了玛多地震为典型的走滑型地震的特征.由于本文考虑了区域弹性模量等参数的非均匀性,以及区域断层分布的影响,而应力场分布受区域构造和深部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结果更能反映区域应力场分布特征.

根据玛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郭祥云,http: ∥www.cea-igp.ac.cn/kydt/278249.Html; 万永革等,https:∥mp.weixin.qq.com/s/60hFBoaBXa-c_Q9BVCNYHw),其破裂面的整体走向为101°,倾向为87°,滑动角为-7°,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10 km处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图8c,8d,8e).图8d给出了震后3个小时的地震精定位结果,可以看出余震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而中间部位有一段地震空区.图8e给出了震后8天的余震精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数量越来越多,可以看出余震向西部和东部继续扩展,东部的余震逐渐转向为北东向,中间部位的地震空区也在逐渐变小.对比库仑应力变化可以看出,余震都分布在库仑应力影区,说明玛多地震已经充分释放了应变,其和库仑应力影区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中间的地震空区和库仑应力增强区域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图8 同震应力变化(a) 正应力变化; (b) 剪应力变化; (c) 库仑应力变化; (d) 库仑应力变化和震后3个小时的余震分布; (e) 库仑应力变化和震后8天内的余震分布.Fig.8 Coseismic stress variation(a) Normal stress variation; (b) Shear stress variation; (c)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d)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in 3 hours after the Madoi earthquake; (e)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within 8 days after the Madoi earthquake.

从库仑应力变化(图8c)看出,玛多地震发震断层两侧的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为负数.说明玛多地震的发生,使得发震断层南北两侧区域应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库仑应力的增加区域是发震断层的西南和东北端,推测未来的余震的发生主要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

3 讨论

3.1 区域构造应力对玛多地震的影响

根据三维应力和应变模拟计算结果给出了未考虑历史强烈地震活动时研究区最大剪应力分布模拟结果(图9),其中最大剪应力为(σ1-σ3)/2,σ1为最大主压应力,σ3为最小主压应.图9中的黑色五角星表示自1900年以来发生在研究区域M7级以上地震(表1).首先从不同深度的最大剪应力分布可以看出,10 km处的剪应力最大.根据地震精定位的研究结果(王未来等,2021),玛多地震的主震深度为10 km左右,这与我们的计算结果一致.其次,区域剪应力高值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昆仑断裂带西部、昆仑山口—江错断裂、甘孜—玉树断裂的西部,这些剪应力高值区和历史的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1937年托索湖地震、1963年阿兰湖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和2021年玛多地震等.同时,高剪应力区域和弹性模量低值区域相对应(图4b),即在周边块体的挤压作用下,较低的弹性模量更容易累积应变,因而使得断层更加容易滑动.此次玛多7.4级地震明显处于应力增强区域,因此地震的发生和周边块体的挤压作用及地处低弹性模量区域密不可分.

3.2 周边历史强震对2021年玛多MS7.4地震的触发作用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目录统计了玛多地震震中周边300 km范围内,1900年以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5次(表1),其中1990年共和地震是逆冲型地震,其他4次强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的边界或者内部,都是走滑型地震,而1937年的托索湖地震破裂尺度达到240 km,影响范围极广.

表1 区域1900年以来研究区7级以上地震目录和破裂方向数据Table 1 Catalogue and fracture direction of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7 and above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1900

图9 不同深度的最大剪应力(a) 5 km处; (b) 10 km处;(c) 15 km处; (d) 20 km处.Fig.9 Maximum shear stress at different depths(a) 5 km; (b) 10 km; (c) 15 km; (d) 20 km.

本文计算了以上5次7级以上地震事件投影到玛多地震破裂面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图10).根据同震库仑应力的影响可以看出(图10a),1937年托索湖7.5级地震、1963年阿兰湖7.0级地震和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在玛多地震主破裂面上的投影都为负数,说明其对玛多地震破裂面有卸载的作用,使得玛多地震的发生推迟.2010年玉树7.3级地震的发生在玛多地震主破裂面的库仑应力投影为正数,说明玉树地震对玛多地震具有促进作用.

图10 1900年以来区域5次强震投影在玛多地震破裂面上的库仑应力变化(a)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b) 考虑构造应力的库仑应力变化.Fig.10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of 5 strong earthquakes projected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Madoi earthquake(a)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b) Coulomb stress variation considering tectonic stress.

其次,我们考虑了震后的黏弹松弛效应,计算了以上5次强震在玛多地震主破裂面的库仑应力变化(如图10b),可以看出随着震后的松弛效应,玛多主破裂面的库仑应力变化在块体边界的作用力下,应变在不断的累积,随着区域的地震的发生,例如1963年的阿兰湖地震、1990年的共和地震使得玛多地震发震断层的应力得到了部分释放,从而推迟了玛多地震的发生,而2010年的玉树地震使得玛多地震发震断层的应力突然增加,从而加速了玛多地震的发生.

3.3 玛多地震序列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由于以上的同震库仑应力的计算是以玛多地震发震断层为接收断层,因此只能反映和发震断层相同走向和倾向的周边断层的库仑应力影响,而不能反映其他周边断层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玛多地震对周边主要断层的库仑应力影响,本文给出了以周边主要断层为接收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图11所示),可以看出玛多地震序列的发生,使得南北向的应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导致东昆仑断裂带的西部、玛多—甘得断裂带的中部偏西部位、达日断裂带的西部以及甘孜—玉树断裂带的东部区域的库仑应力变化为负; 库仑应力变化明显增强的区域为昆仑山口—江错断裂的北部、玛多—甘德断裂的西部及东部部分区域、东昆仑断裂带中部、共和盆地南缘断裂和北缘断裂,以上区域的库仑应力变化明显大于0.01 MPa,说明玛多地震序列的发生对以上断裂带有很大影响,大大的增加了上述断裂带滑动的可能; 甘孜—玉树断裂带西部及日月山断裂带的库仑应力变化为正,说明玛多地震会加快以上断裂带滑动.

图11 周边主要断裂带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Fig.11 Variation of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of main faults around the Madoi earthquake

4 结论

在玛多地震发生的区域,Sentinel-1影像数据具有较好的覆盖,本文利用较短时间基线的四景雷达影像数据,通过干涉处理获得了玛多地震的升、降轨InSAR同震形变场,得到了两个雷达视线方向的同震形变场.通过忽略南北向形变,解算了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同震形变场.根据东西向地表的错动,勾画了断层在地表的迹线,将破裂面共分成6段用于数值模拟的分析.东西方向的地表形变表明,此次地震发生了较大的东西向运动,破裂迹线南侧向东、北侧向西运动,且两侧的相对运动明显,垂直向形变量级较小,沿地表破裂迹线无明显地表错动.由此可知,此次地震为左旋走滑为主的地震,这与地震学所得结果一致.

本文模拟计算得到了玛多地震周边区域三维的地表形变,通过与InSAR观测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维地表同震形变场,可以看出玛多地震引起了较大的地表变形,其中东边部分区域的地表形变较大,错动量达到2.5 m,中间有部分区域形变相对较小,同时也可以看出玛多地震为典型的左旋走滑型地震,模拟结果与震源机制及地质考察的结果一致.

本文以Sentinel-1升、降轨InSAR同震地表形变等多个结果作为约束,给出了玛多地震引起的应力场变化,结果显示玛多地震的余震都分布在库仑应力为负的区域,说明玛多地震序列释放了发震断层上积累的应力; 而发震断层的西南和东北端库仑应力有所增加,推测未来余震的发生可能会朝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

为了探讨历史地震对玛多地震的影响,本文模拟了周边5次7级以上强震对玛多地震断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周边地块的加载使得玛多地震断层面的应变不断的累积,2010年玉树地震对玛多地震的发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也给出了玛多地震的发生对周边断层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玛多地震造成了昆仑山口—江错断裂的西部、东昆仑断裂带中部、共和盆地南缘断裂、北缘断裂等多个应力强加载区(库仑应力变化明显大于0.01 MPa),推测玛多地震的发生将大大增加上述断裂带滑动的可能; 玛多地震同时造成了甘孜—玉树断裂带西部、日月山段带等多个弱加载区(库仑应力>0),由此推测玛多地震可能会对上述断裂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采用软弱夹层反映断层的属性,利用减低地震破裂区域的弹性模量的方式模拟地震引起的应力场的变化.因此本文的模拟结果主要是在InSAR观测形变的约束下,反映玛多地震的孕育发震原因及玛多地震的发生可能会对周边断层的影响,对于精细的模拟玛多地震的滑动特征,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地震破裂模型.

致谢本文采用的最新的波速和密度数据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石磊博士提供,黏滞系数参数是国土资源部孙玉军博士提供.欧洲空间局(ESA)免费发布Sentinel-1A/1B SAR数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建议.

猜你喜欢
玛多库仑余震
另一种时间观
“超长待机”的余震
2021年玛多MS7.4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 7.4地震总结
生死之间的灵魂救赎——《余震》和《云中记》的伦理问题
库仑应力计算及应用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以汶川地震为例
三次8级以上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
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及2008、2014年于田2次7.3级地震之间关系的讨论
长程库仑势对高温超导涡旋电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