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根据文化的范畴概念可以把茶文化分为广义茶文化和狭义茶文化两种。
是指以茶叶为载体折射出中华传统的文化思想内涵,反映出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习惯、交往习惯、地域文化等。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物质方面,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反映时代背景下生产力的水平以及人的价值追求。二是政治背景,上层建筑对茶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茶行业进行的规范、要求、准则、纳税等等,都反应出当时的制度背景。三是道德层面,人与人交往的待客之道与茶桌文化,折射出当时人的交往礼仪规范,进而反映其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
单单指通过茶叶为媒介折射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包括价值层面的礼仪廉耻,伦理层面的尊卑长幼等。
“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它覆盖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历朝历代无不以“和”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论语》中的礼为用,和为贵。“和”的思想内涵是一种平衡,阴阳平衡,多寡平衡,强弱平衡。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之间交往是求同存异的,虽然观点立场可能不一致,但是互相彼此谦卑尊重。小人在一起交往,蝇营狗苟,互相密谋,表面好像一团和气,实际上貌合神离,为了利益可以互相出卖。这就表明了在任何事物中都会有矛盾,但矛盾可以共存就表明了矛盾具有同一性,也具有普遍性,可谓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强调,矛盾具有同一性,其表现在同一事物中有不同的矛盾,不同事物中也有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矛盾的同一事物与有不同矛盾的事物可以和谐共生,对立统一的规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存在。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善以恶为前提,没有没有善的恶也同样没有没有恶的善。同样美以丑为前提,没有了美的尺度丑就不存在了,没有丑的尺度美也不存在了。所以茶文化中“和”的思想实际上就是遵循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原则,不能消灭一方成全一方,打击一方帮助一方。这样就打破了事物存在状态的平衡。而只有恶大于善的时候才能惩恶扬善,只有消极大于积极的时候才能推崇积极。这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中庸之道”即是恰到好处,是一种折中的为人处世之道,《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讲的是中庸之道在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起到的调和的作用。儒家思想的“和”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社会理想状态,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关怀和古人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辩证法第二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实际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它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有两种规律,一种是量的累积过程,这种变化是隐匿的不显著的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另外一种是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直观的显著的容易被我们明显发现的。但质的变化与量的累积是直接同一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抓住事物质的变化,又要细心观察事物量的变化,以便于更好的把握预判事物要发生质变的时间关键节点,以便于我们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和预防。这种预判和预测实际上就是把握事物的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蕴含在质和量之中的。这也呼应了”和谐中庸”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有界限。即便关系再好也要有界限、隐私。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折中的原则,避免走极端而造成过犹不及。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思想表达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的规律,如《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和合天下”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华传统茶文化中“和合”思想由来已久,不仅包含了古人对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的美好表达,同时也把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心向善”等观念贯穿其中。“和合”思想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其本体是自然而不是神,而从观察自然社会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蕴含在特殊性之中。社会需要寻求一种普遍性以便于覆盖大家的生活习惯、价值追求。
“和合天下”蕴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古人对于宇宙世界的观点和看法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不仅在物质上认为天地与人是一体,更是精神上要做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也表现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人与人是平等互敬,人与自然指的是人要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有敬畏感恩之心。人在社会中是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合天下”蕴含“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是一种淡民族主义的国家观,其认为“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这使得中国人在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上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更高的格局站位。
同样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天下”思想也是不谋而合。“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是“共产主义”的思想精髓,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的共产在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这体现了“普遍性”原则。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导致其所有制只能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者的手中生产出来最后流入资本家的手中,这就违背了劳动应该回归其本质的规律,劳动者辛勤劳动最后不能拥有生产资料,资本家雇佣劳动成为最后的赢家,这实际上也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天下”的思想。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一家独大,打破了“和合天下”的中庸之道和平衡的观念。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占有,长期的奴役工人,使得无产阶级不得不拿起武器奋起反抗。这一系列的动作最后造成社会的动荡,家庭的支离破碎,人们的流离失所。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界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人的自由和解放,以及人在社会中能否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这无疑肯定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地位,那么人的自由和解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能否满足自身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需要,能否满足更高一层次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所在的社会环境能提供这样的保障,即公平、正义。二是精神层面,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以后,能不能供给对应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即:自由、个性。这就要求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包容其个性,并且能够实现其自由全面的发展。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世界,并且普遍性孕育于特殊性之中。如果仅仅有普遍性没有特殊性,我们的世界将会是单调枯燥的世界,如果只有个性没有共性,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循规蹈矩,没有丝毫创造力可言。这也正是契合了“和”思想中的“和而不同”。
马克思构建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实际上是一种“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以其他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前提,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时每个人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与其他人也相互依存。这与“和合天下”的大同社会的构想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超越民族、超越阶级、超越地域、超越国家,是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去构建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一点与“和合天下”的思想也高度契合。
由茶文化为背景折射出来的中华传统“和”思想在当代社会是否有其时代价值?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客观、科学、礼敬的。大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协和万邦”、“以和为贵”思想的精髓。“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待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对待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无不体现“和”的思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茶人饮茶追求的是宁静淡泊,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茶作为思想的载体在喝茶的过程中体味“物我两忘”的境遇,协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思想层面赋予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默契的呼应了“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精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被时代赋予了其深刻的价值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