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近日印发。按照《规划》,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规划》还要求,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2021―2030年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9月23日,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在浙江省嘉兴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主会场揭晓。王占杰、王颖、尤良英、邢青松、达娃次仁、张继新、俞学文、黄磊、蒋洪波、董敏芳十位优秀农民获得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项目资助。为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树立先进典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农业农村部自2014年起实施“全国十佳农民”遴选资助项目,将其作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每年遴选十位优秀农民,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进行资助。
9月16日,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49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运用好“人防﹢技防”方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鼓励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创新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绿色种养,提供专业化全程化绿色技术服务。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全国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强调,各地要统筹谋划,聚焦重点,扎实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组织脱贫县编制务实管用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集聚支持产业发展,每县集中打造2~3个特色主导产业。对接好产业发展项目,坚持以规划为依据选好选优项目,建立产业发展项目库,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和绩效评价。协调好金融扶持政策,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服务,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推动农业保险服务提标扩面。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对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方案》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大力支持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信贷投放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支持保险公司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帮扶县经济社会建设。
近日,民政部批复同意将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等17个单位确认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自2021年9月起至2024年9月止。批复要求,围绕婚俗改革试点目标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