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资产核算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为例

2021-12-12 04:47宋昌素徐卫华
生态学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灌丛山南草地

张 籍,郭 泺,宋昌素,徐卫华,*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这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态资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益的生态系统,是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系统存量[2],也就是“绿水青山”、“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开展生态资产核算可以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

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强调了生态资产核算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4]。国外学者普遍将生态资产称为“自然资本”,是一个范围较为广泛的概念[5],以Costanza[6]和Daily[7]等为代表,重点研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自然对人类的贡献[8-11]。国内对于生态资产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辨析[12-14]、实物量核算[2, 15-16]和价值量核算[17]等方面。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逐渐达成一致,认为生态资产存量核算不能与生态系统服务流量核算混为一谈,并且实物量核算应该优先于价值量核算[13, 18],欧阳志云等[19]在《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一书中,对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和生态资产存量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说明,建立了一套生态资产核算方法。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为我国及亚洲许多国家提供了重要生态产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地区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生态系统服务流量问题,包括权衡关系[20]、供需关系[21]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2]等方面。关于生态资产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资产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关系不明晰的时期开展的[23-25],近期对生态资产存量及变化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生态资产的核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南部地级市——山南市为例开展生态资产的研究。该市拥有青藏高原地区各种类型的生态资产,近年来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但同时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生态资产现状及变化如何并不清楚。研究拟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生态资产面积、质量和生态资产指数为主要指标,分析山南市生态资产状况及其变化,以期为山南市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资产评估与核算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山南市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西藏高原中南部、喜玛拉雅山脉东段,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90°14′—94°22′ E、27°08′—29°47′N。境域东西长418 km、南北宽约317 km,总面积7.93万km2,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辖1个市辖区和11个县。

山南市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地域差异明显,生态资产类型多样,以森林和草地为主。这些生态资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生态产品,不仅造福当地人民,还为我国乃至亚洲国家带来重要生态效益。山南市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是西藏自治区乃至我国西南边陲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资产实物量核算

本研究从面积、质量两方面来核算生态资产的实物量,其中生态资产质量以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和水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为优、良、中、低、差5个等级,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2, 26]:

表1 生态资产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和分级标准

2.2 生态资产指数核算

生态资产指数可以综合评价森林、灌丛、草地等生态资产的状况[27],直观反映生态资产的变化趋势。作为生态资产评估的综合性指标,生态资产指数越高说明生态资产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生态资产指数增加说明生态资产面积增加或者质量提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EQ:生态资产综合指数;EQi:第i类生态资产指数;i:生态资产类型,i=1,2,3……n;n:生态资产类型数量;k:生态资产质量等级指数,即优、良、中、低、差5个等级;EAik:第i类生态资产第k等级的面积;EAi:第i类生态资产的面积。

2.3 生态资产变化

本研究通过编制生态资产变化表、生态资产平衡表等系列表格来评估不同时期生态资产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情况,分析生态资产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4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基于遥感影像的生态系统分类数据,以及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水质监测等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评估项目数据库[28]和全国生态环境五年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分辨率均为90 m×90 m;水质监测数据来源于山南市生态环境局。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资产现状

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荒漠和冰川等类型,总计7.88万 km2。生态资产以草地和森林为主,面积分别为3.20万km2和2.82万 km2,占比分别为40.6%和35.8%。灌丛面积为0.88万 km2,占生态资产总面积的11.2%;其余湿地、农田、荒漠和冰川总面积为0.98万km2,所占比例为12.4%(表2)。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各县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错那县和隆子县,灌丛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荒漠和冰川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图1)。

表2 山南市生态资产核算表

总体来看,山南市生态资产质量较差,中级、低级和差级的比例分别为23.8%、28.6%和23.9%,优级和良级占比分别为11.8%和12%(表2,图1)。其中,森林质量整体较差,中级及以下面积为2.22万km2,占森林总面积的78.6%;灌丛质量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优级和差级面积分别为0.32万km2和0.34万km2,所占比例分别为35.9%和39%;草地质量较差,中级及以下面积为2.68万km2,占草地总面积的83.8%。湿地质量较好,均为优级和良级,占比分别为79.6%和20.4%。

图1 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类型和质量空间分布Fig.1 Ecosystem assets items and quality spatial pattern of Shannan City in 2015

图2 山南市生态资产指数Fig.2 Ecosystem assets index of Shannan City

山南市生态资产综合指数为38.26,其中草地生态资产指数最高,为16.23;森林、灌丛和湿地生态资产指数分别为14.88、5.37和1.78(图2)。

3.2 生态资产变化

从2000—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数量变化很小,总体减少了39 km2,其中湿地、农田、草地、灌丛、冰川面积分别减少97.4、29.8、2.9、2.7、0.3 km2;森林和荒漠面积有小幅增加,分别增加50.2 km2和43.9 km2(表3)。

2000—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质量有明显提升(表3,图3)。优、良等级生态资产面积分别增加2401.8 km2和4415.9 km2,增幅分别为40.5%和108.5%;低、差等级面积分别减少4409.3 km2和6015.5 km2,降幅分别为17.9%和26.2%。森林和草地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优良级别面积分别增加104.5%和160.2%。湿地质量有所下降,优级面积下降24.5%。

山南市生态资产指数增加了5.31,增幅为16.1%(图4)。其中,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资产指数分别增加2.78、0.38和2.33,增幅分别为23%、7.6%和16.7%,而湿地生态资产指数下降9.1%。

表3 山南市生态资产变化表

图3 2000—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类型和质量变化Fig.3 Changes of ecosystem assets items and quality in Shannan City during 2000 to 2015

图4 2000—2015年山南市生态资产指数变化Fig.4 Ecosystem assets index changes of Shannan City during 2000 to 2015

3.3 生态资产变化原因

山南市生态资产面积变化主要受到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城镇扩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表4)。

森林总面积增加了50.2 k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与措施使森林面积增加134.5 km2;同时,生态退化导致8.4 km2森林转化成灌丛和草地,农田开垦、城镇扩张和气候变化分别使森林面积减少60.9、14.6、0.4 km2。

湿地面积减少了97.4 km2,降幅为5.2%。导致湿地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变化,蒸发量增加使3.1%的湿地转化为灌丛和草地等,2.4%的湿地变成荒漠。

荒漠面积增加了43.9 km2,增幅为1%。气候变化导致湿地和冰川退化为荒漠,是荒漠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同时,一系列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与政策使山南市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山南市为例,运用遥感数据,通过核算山南市生态资产面积、质量和生态资产指数及其变化,分析了山南市生态资产现状和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得到以下结论:

(1)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生态资产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荒漠和冰川等类型,以草地和森林为主,山南市生态资产质量以中级及以下为主,优良级别比例较低。山南市生态资产综合指数为38.26,草地和森林生态资产指数较大,分别为16.23和14.88。结果表明以遥感为主要手段的监测体系基本可以满足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资产核算的要求,同时也显示山南市生态资产类型多样,但质量状况较差。

(2)自2000年以来,山南市生态资产总面积变化不大,但生态资产质量提升明显,优、良等级生态资产分别增加了40.5%和108.5%,低和差等级的生态资产分别下降了17.9%和26.2%。山南市生态资产指数增加了16.1%,其中森林生态资产指数增加,受面积增加与质量提升两方面的综合影响;而灌丛和草地生态资产指数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生态资产质量提升。湿地生态资产指数呈下降状态,说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是未来山南市生态管理的重点。山南市生态资产变化主要受到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城镇扩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表明山南市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依旧是影响山南市生态资产变化的主要原因,生态保护依旧任重而道远。同时,受高寒气候因素和海拔、坡度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山南市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资产面积再增加的空间有限,在以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系统管理,继续坚持以提升生态资产质量为主的路线,保证优质生态产品供给[29]。

(3)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数据缺失,缺少对农田生态资产质量的研究与分析。此外,本研究虽然分析了生态资产变化的原因,但是主要集中在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对生态资产质量变化原因分析不够深入。未来还应该收集更多的数据,深入分析生态资产质量变化的原因,并将生态资产面积和质量的变化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相结合进行分析。

(4)从政策创新应用角度来看,生态资产是落实生态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直接抓手,生态资产的核算结果可以反映生态保护成效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展示干部任期内的生态账,分析变化原因可以为下一步精准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导向。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灌丛山南草地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草地上的事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甸植物带概况
Laughing song
草地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结构顶板上的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