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映张,杨立红,冀 璇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社会大众加快生活节奏,生活压力剧增,许多人对茶文化知之甚少,更是缺少感受茶文化、享受生活、体验生命意义的情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提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顺应新时代发展,培养文化自信应集全社会之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开端,有必要让幼儿体验、感受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体验生活的文化氛围,引导幼儿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进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今天的文化自信、体验生命意义的主题旋律下,开发茶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凤庆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茶文化历史悠久,民间歌舞丰富,民风民俗淳朴,凤庆人民“以茶为生,以茶为乐”,是宝贵的本土教育资源。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的教材。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既是幼儿园课程本土化的需要,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演变成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朱家雄教授提到: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社会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培养,并以此维持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也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还可以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文化认同意识,提高文化认同力,树立文化自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凤庆的儿童自幼生活在茶文化浓厚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有效将茶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凤庆原名顺宁,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是茶马古道的经过地,现在的“茶祖母”及相关的古茶树群是有力的证明。凤庆人与茶树唇齿相依,在世世代代的种茶、管茶、采茶、制茶、产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这些茶文化包含茶礼、茶俗、茶舞、茶歌、茶艺及茶道等。幼儿园将这些茶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习茶礼、跳茶舞、演茶艺,颂茶歌等活动,体验茶文化的魅力,体验胜任感,增强对自信心。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茶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学前期是幼儿机体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方面更好发展的前提。在采茶、沏茶等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并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手工采茶是将拇指和食指分开,从芽梢顶端中心插下,稍加扭转向上一提,将芽梢采下。通过手工采茶这一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和腿部大肌肉的发展。在沏茶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茶壶、茶杯锻炼幼儿的双手协调能力。同时凤庆茶园多以山地为主,茶园地势高低起伏。幼儿在采茶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幼儿跑、跳能力以及锻炼幼儿的平衡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幼儿是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来获得认知。幼儿与茶文化的对话中获得有关茶叶的综合知识。首先,通过带领幼儿参加茶叶生产的实践活动,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保存等方面的知识,获得茶叶从采摘到成品的茶叶生产经验。其次,幼儿在参与冲茶过程中,不仅通过亲自操作获得茶具知识,知道不同的茶叶应用不同的茶具,获得初步的分类经验。通过手、眼、鼻多感官参与感知茶叶、茶汤的颜色、味道,对茶叶的种类更加了解的同时,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同时在茶艺表演过程中需要幼儿专注于泡茶,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也获得发展。
福禄贝尔说过:在劳动、生活中学习要比任何其他学习方式更深入、更容易理解。对于幼儿来说,亲身体验、直接操作才是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期是道德、情感塑造的关键时期。首先,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儒、佛、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儒家文化崇尚集体利益、尊重长辈;佛家提倡道法自然;道家提倡尊重自然,顺应天命。这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让幼儿在中庸的思想中习得处事道理,懂得尊重长辈、爱护集体。其次,在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修身养性,在沏茶、茶艺表演中等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幼儿的道德精神。沏茶包括烫壶、置茶、醒茶、冲泡、倒茶、品茶。在泡茶过程中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的精神,学会动手做事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同时,在冲泡茶过程中包含着繁琐的劳动环节,泡茶前后都需要重复清洁茶具,茶桌,打扫茶室这一过程中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
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在于培养幼儿的美感并陶冶幼儿的性情,起到塑造幼儿心灵的作用。在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不断发展。通过艺术、自然、生活之美是培养幼儿美感的主要途径。春天,将幼儿带到青青茶园,感受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幼儿可以感受到春的气息与大自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感受鸟语花香、风和日丽;感受整齐排开的茶园格局,贴近自然,清新唯美。茶室的环境、茶具、茶席、茶服等含有艺术的特质。茶室布局幽静淡雅,挂画、插花必不可少;茶具、茶席、茶几工艺精美且摆放井然有序,它们的色彩、形状、秩序能激起学前儿童对美的感知与注意。再次,幼儿能从茶歌、茶词中感受到诗词美和音乐的韵律、和声、节奏审美特质。幼儿通过多感官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审美体验,使得幼儿的审美情感丰富。
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不是盲目地将所有茶文化灌输给幼儿,将幼儿当作知识的储存器,这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将对幼儿的长远发展造成伤害。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及茶文化的教育因素,在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应遵循游戏性、体验性、适宜性、整体性原则,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或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自我认识、自我建构与反馈。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利用游戏的方式去解读身边的事物。在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遵循游戏性原则,坚持用游戏的方式去开展茶文化活动,挖掘茶文化中的游戏因素,从而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常用的添加游戏性因素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新异动作、竞赛、幽默娱乐、探究、表演等。茶文化中含有多种游戏性因素值得挖掘。如:茶叶经营活动中挖掘“顾客与老板”的角色、对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科学探究、茶艺表演等。
体验性原则是指活动主体幼儿直接地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事物的性质与特征。幼儿主要依靠感知、动作与表象来认识世界、依靠具体的直接经验来理解周围的环境。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在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遵循体验性原则,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注重幼儿在茶文化活动中的初步体验,体验茶的味道,茶艺带来的美感、操作茶具带来的乐趣等,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强调幼儿学到具体的概念、技能。如:直接让幼儿操作茶具感受茶具的属性、让幼儿直接品茶体验茶的味道、通过茶词、茶诗诵读,体验诗词的韵律美等。
适宜性原则是指活动开展的方式、选择的内容、材料等应符合活动主体的发展需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应遵循发展适宜性原则和年龄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要求所选的内容应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既要有所挑战又不能过于简单。教师在将茶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对茶文化内容适当改编,将其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不宜过难或过易。如:对冗长的茶词进行删减改编使其短小简单、幼儿易学。年龄适宜性原则要求所选的茶文化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善,小班幼儿初步感知茶文化,适合开展对茶叶进行分类、包装等简单活动。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可以对茶文化进行创造表现,适合开展茶艺表演、科学探究等活动。
整体性发展强调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既着眼于幼儿的现在、又考虑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本文中整体性原则强调在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遵循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原则,一个活动中含有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指南》也强调应注重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在开展幼儿园的活动中应树立幼儿整体发展的活动观。在将茶文化融入活动中通过教师有效引导贯彻整体性教育原则,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幼儿在“茶叶贸易”角色扮演活动中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纸、笔、清单)让幼儿学会分类、记录、获得数的加减经验,将数学经验渗透其中。同时,幼儿在交流角色分配、材料选择等过程中通过与同伴讨论、协商、合作、谦让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幼儿的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挖掘茶文化资源,将茶文化资源以丰富的形式、内容融入幼儿园教育,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集体教学活动是面对全班幼儿开展的教学活动,它以最直接的方式系统地传授知识。儿童活动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可以渗透茶文化知识,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对茶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在健康领域活动中,通过展示茶叶让幼儿懂得茶具有解毒、消炎等功能,让幼儿养成喝茶的习惯。在语言领域,借助茶诗、茶词来开展活动,让幼儿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也习得对茶文化的认知。在艺术领域,借助茶舞、茶歌等素材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科学领域,在植物区角种植茶树,让幼儿观察茶树的成长过程,并用不同方式去记录、测量茶树的成长变化。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茶文化素材,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而且提高幼儿对茶文化的认知。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通过教师在其中摆放一定的设备,玩具、道具、工具、操作材料等物质条件,可以支持引导幼儿自主操作,交往、和探索和表达,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将茶文化与区域游戏相结合,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增进幼儿对话、交流与分享;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拓展了幼儿学习茶文化的空间,促进经验整合。首先,幼儿主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等方式来学习,可以在区域活动投放有关茶叶操作材料,让幼儿与材料对话感知茶文化。如在生活区投放茶叶、茶具供幼儿摆弄;在阅读区投放有关茶叶的书籍、卡片;在表演区投放有关茶舞、茶戏的服饰、道具,幼儿通过表演“茶叶交易”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与同伴对话进一步加强对茶文化的认识,建立了积极的茶文化认同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教育资源,是儿童生长的物理、心理及精神空间,是支持儿童发展的平台,与幼儿园课程、儿童发展相辅相成。在利用茶文化开展幼儿园教育时,应该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一个温暖、宽容、融洽的环境氛围。幼儿学习茶文化,应该让幼儿与环境、材料对话,让幼儿在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首先,在室内公共环境创设中融入茶文化,通过在走廊、过道、墙面等展示有关茶文化的作品,如:粘贴不同种类的茶叶照片,茶叶制成品照片等,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对话中获得对茶文化的认知。其次,班级环境是儿童在园生活最长的地方,充分利用好班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班级活动室展现茶文化的素材,有助于幼儿获得对茶文化的认知。幼儿在充满茶文化气息的环境学习,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有力促进对茶文化的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幼儿园教师是资源的整合者,应充分整合家长、社区、媒体等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首先,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与幼儿互动最多的人物,凤庆人民世世代代种茶,家长对茶文化是很熟悉的,应充分利用家长的角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家长参与茶文化普及的活动中。如开展亲子茶艺表演、茶歌对唱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亲子品茶等。其次,幼儿是社会中的一员,社区资源是幼儿学习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幼儿参与社会生活,将幼儿放置于动态、开放、多样的学习环境中,跳出幼儿园的围墙。教师可以联系相关部门共同为幼儿创造幼儿感知、体验茶文化的条件与环境。如带领幼儿参观茶博物馆,参观茶园,茶厂等。幼儿在社区资源的带动下,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操作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无法同文化隔离,就如同无法与空气隔离一样。幼儿从出生起就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作为儿童精神成长的外部条件,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开展茶文化教育是其课程具有茶文化品性的重要体现,应挖掘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在幼儿园中有效展开,让幼儿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文化及自己的文化有一种亲切感。同时,这也是国家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复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