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旭
摘要:J31块位于黄于热二级构造带黄金带油田东部,西为驾掌寺断层,南邻驾掌寺洼陷,是依附于驾掌寺断层及其派生断层形成的一个大型单斜构造带。该构造北东高、南西低,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该块目的层主要为沙三段,储层岩性复杂多样,有粗面质角砾岩和粗面质熔岩、玄武质熔岩、细砂岩、含砾砂岩为主,粗砂岩、砂砾岩等。为此分岩性开展油气层识别研究,刻画油层分布,同时落实储层流体性质,对下步评价开发及储量上报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J31块;沙三段;油气层解释;油藏描述;流体性质
1.概况
J31块沙三段早期岩浆活动非常强烈,沿驾掌寺断层两侧发育了多期次的火成岩,其中E2s32Ⅱ油组、E2s32Ⅲ油组的粗面质火山角砾岩,E2s32I油组中大套玄武岩里面夹的薄碎屑岩为本区有利的储集体[1-5]。沙三段中晚期,构造运动减弱,同时构造开始抬升,火山运动继续活动。火山岩岩性以溢流相玄武岩为主,玄武岩中所夹的碎屑岩为有利储集体[6-8]。
2 油气层划分
4.2油气层下限
砂岩:利用新增加的取心、试油及试采资料对标准进行充实完善。新增资料数据符合原标准,进一步证实了标准的可靠程度。
粗面岩(E2s32Ⅱ、E2s32Ⅲ油组):东部凹陷中南段火山岩发育,紧邻黄金带油田的X23块早期上报探明储量。本区从油藏类型、储层岩性、储集类型、物性、原油性质等几个方面均与X23块相近,因此含油性下限类比X23块定为油斑。
电性图版采用东部凹陷沙三中亚段粗面岩储层解释图版,东部凹陷储层图版是制作了Rt、Δt、ρb、ΦCNL任意两参数相互之间的交会图,诸如Rt-ΦCNL、ρb-Δt等交会图。经试油试采资料证实,Rt-Δt、ρb-Δt交会图能很好划分本区储层,Y70、J34试油井段皆符合图版的解释结论。
2.2 油气层确定
E3s12、E3s13:在单井有效厚度划分基础上,根据油层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井点为约束,参考砂体分布规律,分层位分计算单元勾绘有效厚度等值图。计算单元有效厚度采用等值线面积权衡取值[9-11]。
E2s31Ⅰ、E2s31Ⅱ、E2s32Ⅰ:面积内多为1口井或2口井,面积较小,单井厚度较薄分布在2.0-4.2m,计算单元内单井厚度差异不大。计算单元内一口井,有效厚度采用单井2/3厚度做为储量计算选值,两口井的则采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单元取值。
E2s32Ⅱ:面积内仅于70一口井,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有效厚度采用单井2/3厚度做为储量计算选值。
E2s32Ⅲ:面积内完钻井4口。优势储层岩性为粗面质角砾岩,油层分布受油源、构造、粗面质角砾岩分布控制,厚度等值图圈定依据一是钻井资料,二是粗面质角砾岩厚度分布图,计算单元有效厚度采用等值线面积权衡取值。
3 油层分布及油藏类型
J31区块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组的储层岩性为砂岩,E2s32Ⅱ、E2s32Ⅲ油组的岩性为火山岩。
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组的油层分布受沉积、砂体、构造控制。经钻井和试油试采资料证实,纵向上油层均有分布,含油井段1200m左右,单油组的含油井段一般在10~80m左右,油层单层厚度较薄,一般1.0~5.0m,平均2.7m。平面上油层分布一是受岩性和物性控制,二是受断层控制;油藏类型均为岩性油藏。
E3s12:含油井段200m,单层厚度一般在3.0~6.0m,油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J34井到J31-34-28井一线,向西由J31井向H35井方向油层减薄至尖灭;向北受断层控制;向南、向东受岩性、物性控制,油层减薄至尖灭。
E3s13:含油井段150m,单层厚度一般在1.5~3.0m,油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J34井附近和J31-30-30井附近;在J34井区,向东侧、西侧受岩性控制,油层减薄尖灭;南北侧油层发育至断层。在J31-30-30井区,油层向西至J31井和J31-34-28井油层减薄尖灭;向东侧受岩性控制,油层减薄至尖灭。
E2s31Ⅰ:含油井段50m,单层厚度一般在1.2~4.0m,油层平面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在J34井附近和J31井附近。
E2s31Ⅱ:油层分布在大套玄武岩夹着的碎屑岩中,含油井段15m,单层厚度一般在1.0~2.5m,在J34井和J34-2井附近较为发育;油层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
E2s32Ⅰ:油层分布在大套玄武岩夹着的碎屑岩中,含油井段10m,单层厚度一般在1.0~2.0m,在J34-1井和J31井一线较为发育,向东侧、西侧、南侧油层减薄尖灭;油层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
E2s32Ⅱ、E2s32Ⅲ储层岩性为火山岩,纵向上油层均有分布,,平面上靠近西侧油源、靠近断层的爆发相粗面质角砾岩是油气富集区,油气分布具有显著特点,一是油源和断层控制油气分布,二是爆发相的粗面质角砾岩控制油气富集。
E2s32Ⅱ:仅于70井钻遇油层,含油井段50m左右,单层厚度10.6m;在平面上油层在Y70井附近分布,向西北侧受断层控制;向西南方向受岩性控制;油层逐渐减薄至尖灭。往东北、东南侧构造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层分布受油源、构造、粗面质角砾岩分布控制,为构造-岩性油藏。
E2s32Ⅲ:由于优势岩性发育,块内4口井均钻遇油层,含油井段150~200m左右,单层厚度在6~30m。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在Y70井附近较厚,向西北侧受断层控制,向东南侧则受粗面质角砾岩分布控制,往东北侧構造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层分布受油源、构造、粗面质角砾岩分布控制,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
4 流体性质
4.1 原油性质
根据驾31区块原油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地面原油密度0.8140~0.8330g/cm3,50℃时原油粘度3.29~16.0mPa·s,含蜡量8.7%~34%,凝固点25℃~34℃,原油性质在各层位平面上和纵向上变化不大,为轻质常规原油。
E3s12:20℃时原油密度0.8240g/cm3,50℃时原油粘度4.3mPa.s含蜡量为9.36%,胶质+沥青质含量为10.5%,凝固点为26℃。
E2s31Ⅱ:20℃时原油密度0.830g/cm3,50℃时原油粘度5.14mPa.s含蜡量为9.73%,胶质+沥青质含量为11.46%,凝固点为26℃。
E2s32Ⅰ:20℃时原油密度0.833g/cm3,50℃时原油粘度7.69mPa.s含蜡量为19.43%,胶质+沥青质含量为17.64%,凝固点为34℃。
E2s32Ⅱ:20℃时原油密度0.8266g/cm3,50℃时原油粘度15mPa.s,含蜡量为29.72%,胶质+沥青质含量为2.77%,凝固点为25.0℃。
E2s32Ⅲ:20℃时原油密度0.814~0.822g/cm3,平均为0.8169g/cm3,50℃时原油粘度3.29~16mPa.s,平均7.91mPa.s,平均含蜡量为18.5%,胶质+沥青质含量为5.8%,凝固点为27.7℃。
4.2 天然气性质
跟据本区块天然气性质分析资料统计:甲烷含量73.59~83.64%,二氧化碳含量0.24%~0.42%,氮气含量2.46%~2.81%,不含硫化氢,相对密度0.6859~0.807,为溶解气。
4.3 地层水性质
根据本区块水分析资料统计,总矿化度4094.3~6734.1mg/L,氯离子含量26.1~63.6mg/L;地层水属NaHCO3水型。
4.4 原始汽油比
J31区块无原油高压物性分析资料,E3s1与黄金带油田的H86井;E2s3和H30井相比,层位、岩性一致,埋藏深度与油品性质较为接近。E3s12、E3s13采用H86井实际分析值,原始原油体积系数为1.412,原始溶解气油比为180m3/m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采用H30井实际分析值,原始原油体积系数为1.396,原始溶解气油比为157m3/m3。
5 结论
(1)驾31区块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组的储层岩性为砂岩,E2s32Ⅱ、E2s32Ⅲ油组的岩性为火山岩。
(2)油层分布受沉积、砂体、构造控制,油藏埋深2550~3850m。经钻井和试油试采资料证实,纵向上油层均有分布。
(3)该块原油性质为常规稀油,天然气性质为溶解气,地层水性质为NaHCO3型。
参考文献:
[1]孟卫工.辽河高成熟探区持续勘探发现技术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20,27(06):1-11.
[2]孟卫工.富油气凹陷持续勘探发现技术及应用[J/OL].特种油气藏:1-14.
[3]刘宝鸿,张斌,郭强,谭宁川,韩锋,王建飞,陈星州.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2020,25(03):33-43.
[4]胡英杰,王延山,黄双泉,王群一,刘海艳.辽河坳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海相油气地质,2019,24(02):43-54.
[5]鄢文博.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欧601块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J].化工管理,2016(23):114.
[6]钟光远,周伟,汪刚,王翊田.火山岩地层的地震储层预测应用[J].內江科技,2016,37(03):40-41.
[7]孟卫工,陈振岩,张斌,胡英杰,张子明,回宇婷.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J].中国石油勘探,2015,20(03):45-57.
[8]李军,杨光达,方炳钟,刘兵,李德纯.辽河油区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07):45-52+5.
[9]孙立勋.热河台油田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05):20-24+2.
[10]康志勇.辽河坳陷火山岩岩性特征及储层评价[J].中外能源,2012,17(01):51-55.
[11]张占文,陈振岩,蔡国刚,马志宏.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2005(04):16-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