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研究
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厌学孩子的调查访问,得出了厌学的几个常见原因。第一、为获得父母的关注及照顾。意想不到吧,居然有这种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童年时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开始上学前这段时间,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足够关心和爱护。
这一点在国内也属于常态,现在家庭的常态是孩子父母需要上班,孩子的外公外婆或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父母晚上回家后觉得累,就不怎么陪孩子,造成亲子关系冷漠。这还是完整家庭环境,如果父母婚姻出现问题的家庭,那就更加严重了。这些童年的缺失使得孩子到了学龄期,以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拒绝上学。
第二、为了避开自己不想面对的学校人际关系。这点很好理解,作为家里的绝对主角,到了学校这个小型化社会,会面对同学和师生关系。数据表明,有很多厌学的孩子在学校曾经受到来自老师或同学不友善的对待,有的甚至是学校霸凌。
当然,除了极少数极端情况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少是学校同学或是老师单方面的问题。有许多厌学学生的情绪管理以及人际沟通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又使得老师和同学更加不喜欢他们,他们因此和周围的人更加疏远,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为了避开来自学校体系的负面评价,转而追求其他方面的认可。有一部分厌学的学生,是因为在学校现有成就评价体系下得不到自己期望的认可,反而在学校之外的一些领域如体育、电竞或是漫画方面得到许多好评。
换位思考,如果一面是自己耗尽洪荒之力却始终被认作失败者的学校,一面是自己获得无数荣耀、被所有人看作成功者的领域,你会选哪个呢?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也跟社会对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有关。只有在不那么注重成绩分数的社会环境下,才会减少这种现象。
第四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冲突。国外的研究数据表示,一般不愿上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比较复杂或是充满人际冲突的家庭。这些家庭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家庭气氛沉闷,一家人在一起交流很少,缺乏幽默感和乐趣。家庭成员之间有积累的矛盾,彼此又不善沟通处理,等到爆发时就是一场灾难。身处其中的孩子能安心上学才是怪事。
国内的现状
当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冲突方式,这种冲突如何影响孩子上学的状态,我们也不能一一详述。看了上面这四点原因,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说得有道理但总感觉差点什么。虽然这些论点是西方学者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案例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但那毕竟和我们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现状有差异,家长、老师和学生面临的社会挑战,对学习的态度和国内都有差别。
举个例子,在西方的研究范围里,似乎根本没提到社会同辈竞争压力。在西方的教育体系里,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快乐教育是主流,特别是在幼儿和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在于培養学习的兴趣。在课业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学校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
国内的情况显然不一样,尽管提出了“双减”政策,但父母为了孩子有个好一点的前途,孩子之间的竞争打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各种早教项目,读书识字App的出现都是对“鸡娃”这个词汇的最佳诠释。因此,在了解国内的学生厌学情况时,还需要我们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去解读。
厌学这一现象同时涉及社会文化、家庭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孩子个人素质以及医学等多个层面。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从小在家庭里就不被父母认可的女孩,长大之后拼命努力想要事业有成,以便能够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她发展得并不顺利。而后又阴差阳错地嫁了一个自己不满意的丈夫,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个对自己前半生和婚姻都万念俱灰的女人,把自己下半生“翻盘”的希望全部寄托到女儿身上。自从女儿懂事之后就天天以自己为例子,给女儿灌输各种教诲,要求女儿努力学习,替代自己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女儿在长期的重压之下最终抑郁,无法继续上学。
这是一个从很多社会新闻中提炼出来的例子,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发现社会的残酷竞争、父母原生家庭代际传承、父母不幸福的婚姻、家庭教育理念和医学问题的影响其实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的。
我们很难将其中某个因素单独挑出来看待或是处理,因此对于厌学的心理干预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先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到底哪些原因引发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恐惧、厌恶或不屑,然后我们从最容易的部分着手,改变才有可能出现。不可能有一种“包治百病”的解决方法。
社会的压力
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内大量厌学案例的研究发现,引起厌学的主要因素有五个:社会过高的期待和压力、充满麻烦与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个人目标与价值感缺乏、返校屏障以及多样的精神医学议题。我们接下来分别详细说一说这五个因素。
第一个诱发厌学的因素是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变得异常浮躁,整个社会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采取急功近利的评估标准,只以成败论英雄。单位和公司老板看的只是业绩,公司招人主要看文凭和既往的工作成绩。医院评职称只看你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有多少在研课题,却不太重视你看病救人的水平如何。身边的亲戚朋友评价你的成就时,不看你的工作内容,而只看你每月赚多少钱。金钱成了唯一标准。
在教育系统里,评价一所学校一般只看其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升学率,老师们为了晋升职称和保证优秀学生产出率,也好似打了鸡血一样只关注学生成绩。在假期里就要求学生把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在下个学期要上的课程内容全部修完,而正式上课时讲的几乎全是教材以外更深奥课程的学校比比皆是。
家长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找到了光鲜且赚钱多的工作,心态自然很难平衡,加上房价和生活成本高得也越来越离谱,贫富差距愈发悬殊,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愈发焦虑。对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来说,除了通过拼命考上一所好大学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以外,他们在那些“富二代”“官二代”面前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逆袭”之路了。
许多家长无法保持淡定,在学习上拼命对孩子施压也是必然的结果。许多家长天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事事都要把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做个对比,觉得自己的孩子凡事都不如别人,周末和寒暑假不停地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试卷一份接一份地做。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你在周中的晚上和周末,能看到各类培训机构门口浩浩荡荡的家长陪读大军,许多家长和孩子周末比平时还忙。
带着这些经由社会、学校和家长传递而来的焦虑的孩子,在面对学习时自然会感到压力山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浮躁,考试成绩不好就难免产生挫败感。这使得学校中成绩相近的同学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一种“同行如仇敌”的恶性竞争氛围,因为那些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在未来都可能是彼此潜在的竞争对手。恶性的同辈和同学竞争一方面会成为压垮孩子的另一根稻草,但正面和适度的竞争却能起到促进孩子个人发展的作用。
所谓正面的竞争,指的是学生在可以关注到自身的资源和长处的前提下,能够就事论事地看到别的同学的付出和成绩,不带有任何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不因一次成绩不佳便以偏概全否认自身所有价值,也不因取得一次好成绩就妄自尊大。
而想要在学校中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和家长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和态度很重要。比较鼓励的方式是老师或家长能够注意到不同学生或是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适当给予真心实意地肯定和语言上的褒奖,而后和孩子一起去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势,总结经验。这样在不忽视孩子自身优势的同时,帮助他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营造正面竞争环境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要先肯定每个孩子自身的优点后,才邀请他们去看别人的优点呢?因为这就是人本能的思维喜好和模式,若要让一个人有动力去改变和认可他人,先要让他认可自己,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一来,嫉妒和自责才不容易滋生,他的眼睛才更容易看到旁人的优点。
我常常看到在某些公司、学校和家庭里,老板、老师和家长会这样跟下属、学生和孩子说话:“你看某某,业绩(成绩)比你好到哪里去了,你呢,啥成绩都没有。”这样的方式会在两种人际关系中同时制造冲突或嫉妒:老板和下属之间(同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同事/同学之间。这种用贬低学生的方式试图刺激他们努力学习的做法,放在几十年前或许管用,但放在现代早就失效了。
说来有些奇怪,中国文化好像从来很少教授人们如何去关注自己的优点,也很少鼓励家长去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我们从小接受的价值教育,大部分传递的都是“取长补短”“一日三省”这样的“缺陷取向”的观念,而极少教孩子认可自身的优势,似乎人们对“骄傲”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好像认可自己就预示着接下来会失败一样。
但这种对自身缺陷“着迷”的教育观念,早已经被无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对于个体的心身健康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更好和更平衡的做法是:在看到和肯定孩子自身資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看到他人的优点,然后帮助孩子把自身优势与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优势有机整合。而不是要孩子忽视和放弃自身优势,完全沉浸在“别人能做到,而我做不到”的自责和无奈中,去费尽心思以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较。大家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来自社会层面的,经由学校和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浮躁、焦虑和不安,最后往往导致一个结果:几乎所有的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点都在培养能拿高分、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校长和老师最看重的是学生排名和学校升学率,父母也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补习班拼命报,熬夜做作业到十一二点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却很少有人关注身处其中的孩子有多苦。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长了一个适合学习的大脑,也不是所有孩子的智力和潜质都能让其成为学霸。但社会、学校和父母们并不这么认为,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有点违反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把大部分处于智力正态分布曲线中间的孩子,都变成处于正态曲线顶端那百分之五的尖子生。
无数的研究和实践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人,就是有优秀的,也有平庸的。有光芒万丈的成功者,就一定有位于他们之下的平凡人。而大部分的人,是属于社会中间的那一群普通人。可惜的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主流观点似乎并不愿意接纳这一点。
身处这种社会大环境中的孩子,一方面体会到的是社会、老师和家长的焦虑和期待,以及残酷的同辈竞争;另一方面看到和体验到的是来自社会的悲观情绪,他们还能有多少心情和精力专注于学习上呢?
孩子情绪的承载能力就像一艘小船,从懂事和上学开始一直接收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焦虑,以及同学竞争带来的压力感,就像一颗颗装进这艘小船里的石头。如果最开始水面没什么风浪,那么这艘装满情绪石头的小船虽然摇摇晃晃,可能还不至于翻船。但如果突然来了一个风浪,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船身可能就会顷刻崩塌。
这就是为何每年厌学现象最容易出现的时间一个是在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另一个就是在期末考试期间,因为这两个时期一般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面临来自学校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最强的时期。
一般个体在遭遇压力和挫败感时,总归需要一种途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在信息资讯和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孩子憋在心中的郁闷无法一吐为快,无处排解,电子游戏往往就会出来“救场”。许多孩子开始爱上玩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的世界里。这时,许多老师和家长会认为是游戏害了孩子,是游戏搞得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但实际上,游戏只是在孩子厌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人活在世上,如何才会觉得有乐趣或者有意思呢?从医学上讲,人脑有一种天然的犒赏机制,在我们接收到有价值的回报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会让我们产生愉快的感觉。
通俗点讲,也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得到相应的金钱、肉体、精神等方面的刺激和回报,你脑中多巴胺分泌会增多,你会觉得“爽”。反过来,如果这件事做不好,失去一些你在意的东西,多巴胺分泌会减少,你会“不爽”。如果一个事物能同时提供这两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力,那它想让人不着迷恐怕都难。游戏的开发者们,往往会把这种奖惩机制发挥到极致。
孩子从小和家人的这种连接少,长期当“空气”,容易变得什么事都缺乏动力,包括学习。这时,如果学习遇到挫折或是更多阻力,他们就极易放弃。有的家庭里,孩子的梦想和家人的期待大相径庭。有的孩子会坚持己见,有的孩子则会为了父母的需要选择妥协。但不管何种情况,孩子心里的那份纠结都难以言说。
被厌学困扰的家庭往往还有另一个现象:父母之间长年累月的争吵或冷战,将孩子卷入其中,使其苦不堪言。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仿佛世间只存在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却不存在孩子对父母的牵挂。许多父母可能也会认为:我们俩吵架是我俩之间的事儿,和孩子的心理问题没关系。
实际情况则不然。既往无数研究已经证实,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父母之间冲突、冷战甚至暴力越多的孩子,日后出现偷盗、酗酒、犯罪、厌学、抑郁和焦虑等情况的概率越高。家就像一栋房子,而夫妻之间彼此支持、相互理解的关系是这栋房子的地基,孩子就像住在里面的人。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当房子的地基成天晃荡时,住在房子里的孩子还能专心应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吗?
个人价值感的缺失
存在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孩子,其实大部分并非想象中那种学习成绩不佳、在学校不受同学和老师待见的孩子。相反,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平日成绩水平中上甚至优秀,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良好。但是,当我们问及这些孩子,他们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与目标是什么时,几乎所有孩子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这是一个奇怪且可怕,也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学生们每天规律地起床,去学校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看似过得忙碌而充实,但他们心中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对他们来说,学习似乎更像是一份社会、学校和父母指派给自己的工作。就像许多大人每日早出晚归地上班,一边抱怨,一边却需要完成老板和领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一样,许多厌学的孩子也把学习看作一种任务,自己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对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为了应付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除此之外,学习对他们而言似乎更多的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并没有太多能够吸引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有的父母看到这里会说:“学习当然有意义啊!如果不学习,将来你就没有办法上好的大学,没有办法找到一份好工作,你就会过得很苦,下半辈子的生活质量就会比不上别人。”父母和老师满以为自己这些苦口婆心的劝导可以感化孩子,但现实情况往往相反,许多孩子对父母的这些劝诫完全无感。
为什么无感呢?原因可能有三。首先,孩子与父母、老师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因学历不高而被自己心仪的大公司拒之门外的挫败感,可能也没有体会过每天要为家里的生活开支精打细算的拮据。所以当大人跟他们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他们会完全无感,因为他们可能也不觉得自己的命运需要如何做出改变。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只关注将来可以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却并不注意帮助孩子寻找和树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发自内心向往的人生目标。“你只需要拿高分就行了,至于你的人生究竟想要追求什么,不用多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努力的最终意义何在。没人告诉他们,除了努力,人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追寻的价值。
这样的后果,便是培养了大批成绩优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似博学的“空心病”孩子。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成了一份事业,一个自己生下来就在自动遵循,却又不知为何要遵循的人生轨迹。读书成了一样让自己活着有价值,感到自己还存在的,甚至可以随时用来比较的东西。而风光的背后,隐藏的则是一颗空洞的心。这颗心里面装的是家人和社会的期待,但自我却没有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认同什么,追求什么。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挺好的呀,一生就沿着一条提前规划好的轨道往前走到老。但请不要忘了,没有谁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风险。当读书这份“事业”发展得还好时,“空心人”还算四平八稳。但当这份事业出现危机时,他们便会觉得支撑自己活着的唯一价值没有了,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不以外界世人眼光为转移的“核心自我价值认同”,缺乏一个所认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来支撑他们渡过难关,就像航行在漆黑夜中的船舶没有灯塔的指引那样。
“空心病”相伴的往往是许多孩子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可甚至缺乏。许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活着除了拿高分让老师和家长高兴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他人认可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如果成绩不好,那什么都不好。这些家长即使夸奖孩子,一般也只是在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或者他们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一方面不甘心只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小被社会和家长植入的“只有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的观念又会时刻跳出来提醒他,让他觉得只有成绩好自己才活得有价值。所以他一面觉得自己该学,一面又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是,极度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每天内心陷于这样的纠结中,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学校里的人际关系
厌学孩子中有一类非常典型。他们不去学校,主要是畏懼在学校中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冲突和竞争。而进一步询问会发现,这些孩子所在的学校氛围往往都有如下特点:校方过度强调学生成绩,老师们自身因为教学任务和业绩压力被焦虑或抑郁所困扰。校方将这种焦虑传递给家长和学生,而后家长再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焦虑,最后学生之间形成学业上的恶性竞争。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往往不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是相互贬低和攻击,巴不得对方考得比自己差。
有的父母可能想不明白,孩子去学校主要是学习的,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同学的态度和看法?因为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青春期(一般从12岁~13岁开始)是孩子心理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来源已经从家长的肯定慢慢转变为同龄人的认同。
换言之,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期之前父母和家人说我好,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很好。青春期开始,父母说我好还不够,同学和朋友们说我好,那我感到自己才是真的好!青少年这种自我价值认同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什么“神奇”的现象,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人每天要吃饭睡觉,一年有四季那么自然。
这个年龄阶段的女生开始越来越在意同学们怎么评价自己的相貌和穿着打扮,而男生也开始在意在别的同学眼中自己的球打得好不好,游戏玩得牛不牛等。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被同学认可,感到被孤立,自然就会慢慢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卑,抬不起头。那么,他们对本就需要花费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学业是否还会有兴趣呢?答案不必我说。
因此,当你听到孩子倾诉他们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让他们多么不开心时,请不要不当回事儿。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温柔的陪伴,把你的耳朵借给孩子,耐心地倾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必要时可以帮他们分析人际交往对策,提供建议。
某些学生在返校后,会发现自己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特殊关照”。一些老师会在焦虑以及对学生担心的驱使下,过度关注那些曾经厌学的“有问题的特殊学生”,他们生怕这些曾经的“问题户”在学校里再次出现问题。
这样的做法虽本意是好的,但在许多学生看来,校方的这种行为会让他们感到尴尬,觉得自己被老师区别于其他同学特殊对待,好像自己很不正常。而周围的同学,在看到该同学被老师特殊关注后,也难免在背后议论,有时甚至和该同学保持距离,使其被孤立。
这种被当作特殊人群看待的体验,极其不利于厌学学生重返校园。因为在厌学学生重返校园的所有环节里,同龄团体的接纳和无差别对待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人喜欢在某个群体里被其他人看作“怪物”。
精神障碍其实离我们不远
精神障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目前有3.5亿抑郁症患者,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11%,每年因抑郁自杀的人数高达100万,而儿童或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风险高达23.9%。
换言之,每100个儿童或青少年中,就可能有23.9个存在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再加上其他目前高发的精神障碍,比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等,可以说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是精神障碍高风险人群。
在厌学孩子罹患的精神障碍中,最常见的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神经症。这些精神障碍的发生多少都有一些生物学遗传因素的贡献,比如脑内五羟色胺(5-HT)神经递质的减少,父辈、祖辈中曾有人患精神障碍等。加上一些孩子成长在人际冲突横行的家庭,同时还要应对繁重的学业,如果再缺乏支持性的学校同伴关系,那么自然便会成为精神障碍的高发人群。
一些孩子患抑郁症后,整天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极少体验到愉悦感,以前感兴趣的事情都不想再做了。他们会感到思维能力、注意力和精力都大不如以前,同时有深深的自责,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不但不能学习,而且连累了父母和家人。
他们对未来悲观绝望,感到未来就是一片虚幻,毫无希望。他们努力地想挣脱目前的困境,但同时又感到不管做什么都是无用的。这种情绪、思维能力和精力“三低”是抑郁障碍的典型病症。
此时许多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这些情绪问题产生误解,认为他们是装出来的抑郁,认为这是某些孩子意志不够坚定的表现。他们会试图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或是灌输心灵鸡汤,希望拯救孩子的心灵。
殊不知,抑郁带给患者的是一种从头到脚的绝望感,每天醒来后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灰暗的,丧失了任何体会快乐和成就感的能力,有时甚至认为与其如此痛苦地活着,结束自己的生命才是最好的解脱。这种绝望感,是没有经历过此种病痛的人极难理解的,也绝对不是通过几句简单的道理就能改变的。
道理讲得多了,反而会招来孩子的抵触和反感:“我的父母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根本体会不到我的痛苦,那些道理谁不会讲呢?”如果要帮助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先耐心陪在他们身旁,倾听和理解他们究竟有多痛苦,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无条件接纳和关注。而后再去给他们讲道理,帮助他们想对策。
换言之,面对患抑郁症的孩子时,我们应该先跟他们说的是“你一定很难受吧。如果你愿意,就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吧,我会耐心听你讲”,而非“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打起精神来,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云云。
有的孩子会呈现出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万念俱灰。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一般至少2个星期)后,他们会变得莫名兴奋,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滔滔不绝。认为自己特别了不起,非常聪明,有能力做许多事。他们可能会同时开启许多计划,精力旺盛,甚至晚上可以整夜不睡觉。但大多数计划都是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无法最终完成。
有的孩子表现为烦躁,易怒,见谁怼谁,不论看什么人什么事都不顺眼,在学校极其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但却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这种情况我们称为躁狂发作,而这种忽而抑郁忽而躁狂的情况,在精神医学上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俗话说的“躁郁症”,它也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之一。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生物遗传学基础。所以一旦发现,及早就医,及时进行规范的精神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相关辅助治疗)才是王道。因为青少年的脑部还处在发育阶段,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纠正它,不然疾病可能会从根儿上破坏孩子脑部发育的基础。其实绝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有某些时候曾经受到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所以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各个行业的一些顶尖专家和精英中,就有一些轻度躁狂患者,他们在躁狂发作时往往工作效率很高,非常高产,如海明威、安徒生、巴尔扎克、马克·吐温等。此时,所谓精神症状反而成为他们创作和工作高效率的源泉。
因此,正视厌学孩子所面临的精神医学议题,是我们绕不开也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所谓的逃避与否认,或是过度的病耻感其实都没有用。如果精神障碍这只“拦路虎”出现了,及早带孩子去正规的精神医疗机构就诊,让专业的医生帮助我们正确应对它,才是该做的事。
說了这么多,其实父母在面对孩子时,需要多一点的耐心,注意观察孩子平日在哪些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用一种鼓励而非功利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要盲目随大流催促自己的孩子去学其他人都在学的课程。
当看到孩子在某些领域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成就和天赋展现时,记得及时给他们点赞。请注意,所谓点赞,绝不只是空洞的一句“你真棒”。你需要以孩子确实获得的具体成绩为依据,有理有据地夸奖孩子。比如,你可以说:“今天你做的这个模型不但比例很合适,姿势很威猛,而且你在那么多颜色里找到了最适合它的颜色,还把它们用在了该用的位置。你看你涂在这个变形金刚手臂上的红色,和它肩膀的蓝色看上去就很搭配。”这样具体的夸奖会在孩子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记。必要时,在条件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下与他们感兴趣的事相关的职业环境。最后记得在孩子面前表达你对自己和对伴侣的职业成就的欣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非要让孩子以后从事和你一样的工作,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职业成就感,让他们间接体会到有一份自己追求的事业和梦想,其实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与关爱是家长必须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