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宏 张照行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905年,是石家庄的第一家大型工业企业,至今拥有着清晰完整的“厂史谱系”,红色档案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公司的前身——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作为石家庄近现代工業的奠基地和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石家庄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此,并产生了石家庄的第一名共产党员孙云鹏、第一任市委书记陈梅生、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工会组织、第一批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在如何发挥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独特价值,将红色资源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方面,该百年国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红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在,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力。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生动实践中蕴育、创造、发展形成起来的一种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型。红色企业文化是一种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注重发挥红色文化优势,传承红色革命基因,通过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体,对内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提高吸引力、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的先进企业文化。
二、建设红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更加坚定初心使命,鲜明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国企作为党的执政基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红色”是国企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政治本色。该公司通过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讲政治的高度培育战略思维、经营思维、发展思维,树牢“为党兴企,为国办企,为民强企”的初心使命。
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更加激发斗争精神,战胜困难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在该公司蹲点调研时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斗争,这个厂的工人都参加了,可以说是无役不从啊!”通过建设红色企业文化,该公司将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无役不从,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斗争精神,重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大力弘扬新时代的斗争精神,积极化解生产瓶颈,破解经营难题,消解风险挑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展现国企担当,贡献国企力量。
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更加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增强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法宝”。通过建设红色企业文化,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治理思想,把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使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运用红色档案,建设红色企业文化的探索实践
红色档案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要的红色基因库,更是该公司最可宝贵的“红色家底”、弥足珍贵的“精神图腾”。公司充分发挥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让红色档案“活起来、读起来,展起来,讲起来,用起来,火起来”,彰显其在资政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助推红色企业文化建设。
实践一,拍摄红色题材纪录片,让红色档案“活”起来。为记录、传承公司红色革命历史,赓续百年红企的精神血脉,向社会公众和员工宣传公司的革命历史,追溯石家庄的红色革命历史原点,打造公司的“红色企业文化品牌”,公司从年初开始筹拍四集《石门星火》纪录片。纪录片采用老电影、档案还原、情景再现、人物采访、画外音等艺术手法,讲述了工厂工人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苦难生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石家庄第一名党员、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革命星火在石家庄工人阶级中孕育和点燃的过程。
实践二,编撰红色历史故事书,让红色档案“读”起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学党史、学厂史,更好地用红色精神坚定信念,用红色基因净化心灵,用红色故事催人奋进,公司深入挖掘整理红色档案资源,在建党百年前夕,编撰完成了《铁血抗争》一书,真实展现了以公司前身——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的进步工人为优秀代表的石家庄和正太铁路沿线的先进工人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人运动的革命史实。这本书,作为公司厂史研究的最新文化成果,既是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力作,也是发挥好红色档案资政育人作用的生动教材。全书近14万字,并配有老照片插图70余张,部分档案史料和图片属于首次公开发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收藏和红色文化研究价值。
实践三,创建石门星火党史馆,让红色档案“展”起来。公司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搜集梳理红色历史资料,在已建成“百年印迹”厂史馆的基础上,又在办公楼一楼近200平方米的共享空间内,建成了“石门星火”党史馆,并于今年6月22日开馆。党史馆内的“革命火种”“工运风潮”“抗日烽烟”“黎明曙光”等四个展区,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充分展现了石家庄的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无坚不催、英勇斗争的革命历程。该馆被石家庄市总工会命名为“石家庄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等媒体对党史馆进行了广泛报道。
实践四,开展员工讲厂史活动,让红色档案“讲”起来。公司开展员工讲厂史活动,系统梳理发生在本企业的红色档案历史故事,遴选热心研究红色历史的员工精心录制系列红色档案短视频,共完成了9期讲厂史脚本的编辑录制,《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朱琏诊所》《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百年风雨大石桥》等9个红色档案生动故事连续精彩上线,在公司的“石车天地”微信公众号和公司抖音上发布后,吸引公司员工和社会受众频频点赞、转发、评论。
实践五,制作红色文化纪念品,让红色档案“用”起来。公司将百年历史、红色档案、产品特色等要素有机结合,选取了公司收藏的正太铁路老钢轨的百年历史元素,精心设计制作了以钢轨切片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纪念品;邀请著名文化学者梁勇教授为公司的红色折扇礼品作书题字,使这把小小的伴手礼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红色文化的内涵。公司还有针对性地精心策划设计了文化衫、手提袋、优盘、车模、萌娃等一批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档案文创产品,有效提升了红色文化纪念品的吸引力和品牌传播力,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践六,打造红色旅游打卡地,让红色档案“火”起来。公司深入挖掘企业红色革命历史,以公司厂史馆、党史馆为核心区域,以铁路货车、新能源汽车、城轨基地为参观主线,以正太铁路总工会徽章、工人纠察队义勇奖章、工人纠察团臂章、百年柳叶钢刀、网红蒸汽机车等一大批红色档案实物和资料为主要展品,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工业旅游,在努力塑造装备制造业企业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红色文化品牌的同时,积极打造国内红色工业旅游打卡地。经过近三年多的运营,至今已累计接待社会各界游客400多批次,共计5000余人。目前,公司已成功挂牌“石家庄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在积极申报石家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综上所述,该公司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红色档案资政育人作用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探索创新之路,从而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政治信仰,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了强大的奋斗激情和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