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鑫
摘要:本文是利用SHRLL模型对汕头空管站气象观测“错、迟、漏”危险源进行分类辨别以及对相关的防范措施做出总结。
关键词:气象观测、安全管理、危险源、SHELL模型
0 引言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是民航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航空安全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技术致因理论、人为因素研究阶段、组织系统阶段。在空管安全管理体系中,气象观测“错、迟、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从人机环管各方面分析该类危险源产生的原因,研究出对应的管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完善相应手册规章,使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上牢牢占据主动性。本文利用SHELL 模型对引发气象观测“错、迟、漏”的危险源进行辨别梳理,并对相关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空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一、观测“错、迟、漏”危险源
SHELL模型反映的是以人为核心的系统中,人与软件、人与硬件、人与环境、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和接口。利用SHELL模型将气象观测岗位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分为5类:人员因素(L)危险源指人员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人与软件(S)因素危险源是指与观测相关的法规、工作程序、培训等存在缺陷;人与硬件(H) 因素危险源是指相关的气象仪器设备、软件等状态不安全;人与环境(E)因素危险源是指影响观测员工作状态的工作环境、机场环境;人与人(L)因素危險源是指内部人员、内外部人员间的沟通存在不足。
(1)人员因素(L)危险源(21个):观测员安全意识不足、身心状态欠佳、疲劳睡岗、迟岗漏岗、对规章不熟悉、对规范和工作程序不熟悉、未按规定进行室外观测、未按规定进行数据比对、未按规定进行编发报、未按规定进行报文入库检查、对设备最新运行情况不了解、未能及时准确判断气象要素、对航班动态不了解、对跑道使用情况不了解、误操作导致软件闪退、对气象设备仪器的使用不熟悉、应对罕见复杂天气时忙中出乱;预报员错发趋势预报、设备人员误操作、技保人员对转报设备进行误操作。
(2)人与软件(S)因素危险源(3个):法规存在滞后、观测工作程序缺陷、手册不完善。
(3)人与硬件(H) 因素危险源(10个):气象探测仪器故障、自观数据传输线路故障、自观终端故障、发报终端故障、软件异常闪退、软件重启导致数据丢失、发报链路故障、转报机故障、转报链路故障、电脑中毒。
(4)人与环境(E)因素危险源(5个):外场施工影响数据传输、外场施工影响气象设备运行、天气原因影响设备运行、观测平台超高。
(5)人与人(L)因素危险源(3个):与相关部门人员信息沟通不及时、与相关部门人员信息沟通缺漏、观测员之间的工作交接不到位。
二、对应的防范措施
(1)人员因素:制定无后果违章管理细则、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执行岗前身体状况主动报告制度,杜绝人员带病上岗,合理安排好备勤人员;合理排班、营造好的休息环境、设置闹钟、红外监控告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严格执行面对面交接班制度;定期组织观测员对规范和工作程序进行学习、培训以及考核;制定室外观测工作程序;制定数据比对工作程序;设置发报提醒告警功能;制定报文入库检查工作程序;落实交接班工作规定;定期进行软件的培训讲解和案例分析;进行现场纠违、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定期组织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发报演练;定期组织对设备仪器培训考核;组织换季学习和考核、将罕见天气加进演练内容中;落实报文制作、发布、入库检查工作程序;制定相关的应急工作程序。
(2)人与软件:不断完善气象规章;及时修订更新观测运行手册规范。
(3)人与硬件:对气象探测仪器定期巡检、维护;制定相关的应急工作程序、对现场运行电脑进行检查和对老旧电脑进行更换;提前做好主备机发报准备、熟悉软件重启工作流程;对软件的异常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培训;制定报文入库查询工作程序、安装报文监控告警软件、制度对应的应急工作流程;对U盘进行杀毒切断电脑病毒传播途径、终端设备物理隔离。
(4)人与环境:加强外场巡视和提前与施工方做好沟通;制定相应的应急工作程序;提前做好防风防雷工作;设置应急观测平台。
(5)人与其他人:制定信息通报流程工作程序、规范通报用语;增加部门间的业务沟通和信息交流;落实交接班管理细则。
三、结论
汕头观测连续6年保持业务工作零差错的成绩,除了得益于不断完善手册规章、稳固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梳理和管控危险源之外,主要还得益于技防手段开发与应用。本文识别出的危险源,可以制成检查单,作为气象观测识别“错、迟、漏”危险源的检查表;所列举的防范措施,也可以为相关岗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关春玲. 浅谈如何提高民航气象观测质量[J]. 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气象中心
[2] 刘刚. 避免气象预报错忘漏浅析[J]. 民航管理. 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