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要:建筑工程中需防水防渗位置较多,主要在屋面、外墙、门窗、浴室以及厨房等部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明确这些部位进行防水防渗的原因,并基于所存在的具体原因来选择相应的防水技术。在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建筑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建筑的防水设计,深入分析防水方法以及防水设计要点能够提供给实际工程一个准确的参考,使防水设计的合理性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防水处理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问题
引言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防渗漏处理是保障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应该加强关注。在对其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具体情况来对防水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在施工图纸中落实具体的施工方法以及设计要求,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工程施工,从而防水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提高。
1简述建筑施工图防水设计概述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防水设计是其中一个转向的设计内容,在建筑物里面,建筑施工图防水设计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情况下它还会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防水设计的好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建筑设计领域,防水设计一直被予以充分的重视与关注。根据防水部位的划分,建筑防水设计可以划分成地下室防水设计、厨房和卫生间防水设计、屋面防水设计以及外墙防水设计等等。对于建筑防水设计来说,防水等级的确定可以通过与建筑物重要性、建筑物防水功能部位、建筑物使用年限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结合来确定,而防水设计的一个关键的设防标准就是防水等级,这又体现在单个防水层构造厚度的差异以及防水材料的设防道数的差别[1]。
2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防水问题
2.1屋面渗漏
在屋面出现渗漏问题时,往往会伴随着屋面脱落或开裂等方面的状况,使屋面保护层受到直接破坏,进而引发严重的泄漏问题[1]。通过对大量的渗水屋面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建筑普遍存在着屋面施工没有做好防水举措、没有按照工艺规范要求严格展开操作等方面的问题,施工整体质量并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存在渗漏隐患。
2.2外墙渗漏
在建筑施工中,若外部墙体出现渗水以及漏水的现象,大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除此之外,建筑企业也可能尚未制定出与房屋建筑施工相关的标准,导致整项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可以遵循的规范与统一的标准,使得建筑工程各个工作环节质量参差不齐,如墙体中的缝隙过大、管道线路装修错误以及砌筑高度错误等。因此,只有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制定出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施工流程,才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2]。
2.3厨卫结构渗漏
厨卫渗漏问题较为常见,由于该区域涉及大量的用水和水管铺设,易出现下水不通畅的问题,进而造成地面积水,必须要在结构设计和基础建设的环节予以优化处理。一般在厨卫空间使用的管道容易漏水,质量不佳或连接处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滴漏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厨卫空间的死角位置,包括橱柜内部、洗漱池底部等,都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由于视线被遮挡等,一般用户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地面积水或地板泡坏。
2.4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位于建筑的地下位置,多用于车库或杂物间。由于地下室管道容易发生开裂的状况,可能会因为管道开裂或存在裂缝造成地下室漏水的状况。在进行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拆模时间的管控,也会引发渗漏。施工方式不对、过渡撞击或敲击等,引起管道松动,造成渗水问题。同时,热力管道的温差状况也可能会引发漏水问题。
3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防水处理措施
3.1屋面防水设计
在开展房屋表面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相关防水材料的使用技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此选择最适合该项工程施工特点的防水材料。除了材料的选择之外,材料的使用也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影響。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牢牢遵守相关施工规范,以正确的方式对防水材料进行涂抹。在结束这一工作后,应积极对防水材料的性能展开多项测试,明晰防水材料的具体作用,并且在第一时间对施工进行检查。倘若在这一过程中,有任何漏水以及渗水的问题发生,则应立即进行补修。在对房屋的表面进行浇筑时,应该提高自身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力,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能与相应的建筑施工要求相满足[3]。
3.2外墙防水设计
第一,科学筛选外墙施工材料,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等因素,确定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材料应用方案,要尽量选择具备良好防水性能的材料作为施工主材料,确保能够达到切实提高外墙施工防水防渗能力的目标,保证外墙结构的稳定程度;第二,对墙体透光问题以及缝隙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按照规定要求设置重合比例,做好相关调整工作,以便降低缝隙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因施工材料或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出现缝隙,需要及时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对填充缝隙材料以及施工方式展开设置,保证墙体致密性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第三,进行外墙抹灰施工时,需要做好外墙表面清洁工作以及湿润处理,要通过对合理方式的运用做好墙体表面孔洞的填堵,确保墙面的平整程度能够与预期要求相符合[4]。
3.3厨卫防水设计
首先,在进行厨卫的地面处理时,应该略低于屋外的地面,利用高差来降低透水事件的危害性。在厨卫空间内的下水口进行施工时,也应该留存一定的高差或坡度,有助于地面积水外排。其次,在厨卫区域铺设了许多管线,在设计中要对其进行优化,一般要求水管线设计在底部,有利于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3.4地下室防水设计
地下室出入口、穿墙管线、变形缝、预埋件、管(风)井以及后浇带等都是主要的地下室的特殊部位。汽车出入口以及人行出入口则是地下室的主要出入口,其中车行出入口的作用就是通过车道来对室外地面和地下车库之间进行连接,为了更好地避免出现积水倒灌问题,应该将反坡设置在车道出入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上下分别设置,还要设置一个截水沟在坡道的底端和顶端部位,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坡道局部封闭的,应该在坡道封闭的最上端稍向下的位置增设截水沟,这样就能够避免地下室因为汽车坡道所流下的雨水的侵蚀。同时也不宜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位置设计后浇带、施工缝以及变形缝,要结合使用附加防水层、垫层加厚、止水带等防水措施,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执行多道设防的原则。
结束语
建筑施工图在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多方面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实用性。为此,施工图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施工图设计工作,尽可能减少设计问题的出现,使建筑施工图设计更加规范化,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跃强,何飞,赵波.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7(5):26–29.
[2]王红英.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防水处理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2018(11):30-31.
[3]陈镜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图设计防水处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3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