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延君 吴晶
9月12日,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展开激烈争夺。第一轮结束后,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三人并列第一!“拿东京奥运金牌容易,拿十四运会金牌难”真不是一句玩笑话。比赛在最后阶段达到了最高潮,全红婵在第四跳和第五跳再现“水花消失术”,全场观众爆发热烈掌声,裁判分别给出了3个和2个满分,全红婵据此夺冠。
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鲜花和掌声随之而来,全红婵是幸运的,只是幸运背后除了天赋,还包括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恰到好处的时机。
广东省湛江市,这座南海之滨的小城,素有中国跳水之乡的美誉,诞生过陈丽霞、劳丽诗、何冲、何超4位世界冠军。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则是全红婵的起点。
这里的条件不算好——露天跳水池,飞虫漂浮在水中分外显眼。雨天和冬季无法训练,夏季炎热,铁制跳板被晒得发烫,学生们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校长黄科直言,换一次池水要一万元,学校资金有限,平日里只能将池水过滤使用。室内训练馆的垫子也已陈旧,在这里,全红婵和29位队友度过了近4年的训练时光。
2014年,启蒙教练陈华明前往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迈合村小学寻找跳水人才。他被正在跳房子的全红婵吸引住了,“跳得那么轻盈”。
正式挑人时,他最先前往全红婵所在的班级,目测了她的体型,“身材偏瘦,手臂长,每一项都完美符合跳水运动员的要求”。到了立定跳远测试环节,当时7岁的全红婵身高1.2米,跳出了1.76米的成绩,“比男孩跳得还远,爆发力极强,身体素质也好”。陈华明知道,自己挑对人了。
送女儿去学跳水,父亲全文茂并没有太多宏愿,“选上就去,反正有书读”。全红婵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全文茂常年務农,照料家中的橘子地,妻子在市里打零工,询问女儿意愿后,事情很快便敲定下来。
进入体校,最开始的训练是游泳和体能。全红婵每次都率先跳进池中,室内训练时,她的动作总是最标准,从未喊累。在陈华明看来,她具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前提——不畏苦,拥有强烈的兴趣。在跳水的系统训练中,她比其他孩子更快地登上了3米台,紧接着又是5米台、7米台。
正式训练不到一年,陈华明的徒弟、体校教练郭艺就提出让全红婵试试10米台,女孩顺着狭窄的梯子噌地跑上去,站在最高点,没有犹豫,嗖地跳了下来。
2018年是全红婵命运的转折点。进入体校近5年,她已经能自如地从10米台跳下,标准地做出翻转动作。陈华明和郭艺决定,让她到广东省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直到现在,她的主管教练何威仪还是很庆幸两位启蒙教练的选择,“以往省队都是通过比赛成绩选拔队员,要不是他们主动把孩子送过来,我们可能就错失这个奥运冠军了”。
在水平更高的广东省队,全红婵的天赋优势也十分突出。然而,要进入专业运动员行列,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
熬过漫长枯燥的基础训练是第一道难关,刚到陌生环境,11岁的全红婵只能向最熟悉的郭艺求助:“训练实在太累了,我适应不了。”
每天6点半出早操、练习跳台400次、陆地上跳300次、水上跳100次的日子,曾是运动员的郭艺过了10年。高强度、长期重复的动作最磨炼运动员的意志。这是旁人无法解决的问题,郭艺安慰全红婵:“每天想着先挺过今天,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
没人知道女孩是在哪个时刻“彻底挺过去”的,那是她唯一一次向郭艺诉苦。
两年后,全红婵的训练初见成效,何威仪决定先让她尝试2021年陕西全运会。而在此之前,全红婵需要先参加3场奥运选拔赛,积累大赛经验。
2020年10月,第一场奥运选拔赛中,全红婵拿下冠军,并因此入选国家队。但在3个月后的第二场奥运选拔赛中,由于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失误,全红婵只得到第五名。
跳水比赛中,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被称为207C,难度系数较高,为了完成这一动作,全红婵练习了整整9个月,直到第一场奥运选拔赛前3周才彻底学会。
比赛结束后,何威仪发现女孩似乎被这个动作困住了,“她每天爬上10米台,不停地练,正常每天跳5遍,她要跳10遍。”
战胜心魔,克服对失败的恐惧,是专业运动员要面临的第二道难关。郭艺猜到全红婵可能会对207C动作产生阴影,特意提醒她,“感觉哪里不对,要及时和教练沟通”,何威仪也在台下,一遍遍纠正着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到了第三场奥运选拔赛,全红婵再次拿下冠军。两个冠军的成绩,让全红婵走入了奥运会。
奥运会预赛,全红婵成绩不算太好,207C动作再次失误,教练们纷纷发来信息嘱咐:“稳住,就像平时训练一样,跳好5个动作就可以。”半决赛,又是207C动作欠佳。
决赛中,全红婵低头走向跳台,深呼吸,转身,毫不犹豫地起跳,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猛地扎进水中。
场边手举国旗的人群瞬间爆发欢呼,教练们也露出了笑容,全红婵真的冲向了最高领奖台。
全红婵红遍神州乃至世界,不仅在于她令人惊叹的跳水技术,更在于她的乖巧懂事。她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表示“要挣钱给妈妈治病”,感动了很多人。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是个好女儿。难得休息回到家,她跟着爸爸在果园里干活,给橘子树施肥。
“爸爸很辛苦却从不说难。”全红婵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爸爸”,“冷静、孝顺、永不放弃,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全红婵一战成名后,她家门口变成网红景点。
网传还有当地一家企业要向她家捐赠一套房子、一个商铺以及20万现金。全文茂表示:“荣誉是我女儿的,我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
这话朴实无华,却彰显了朴实淳厚的家风。
全文茂只接过了鲜花,婉拒了其他馈赠。
光芒之下,全红婵依旧是个14岁的孩子。看着与全红婵有关的新闻不断冒出来,郭艺难掩担忧:“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教练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全红婵还没到最稳定的时刻。”
几乎每一位女子跳水运动员都要面对发育问题。何威仪解释道:“女孩出成绩往往更早,但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变数也会更多,不能长胖,身高不能猛增,体型不能变化太多。”因为长身高、长体重意味着需要增强力量、调整技术结构,一旦力量和技术不匹配,就会状态下滑。
除了身体,心态调整也至关重要。如果东京奥运会未曾延期,14岁的全红婵也不会站上最高领奖台。在教练们看来,如果全红婵再晚一点站上奥运领奖台,“她的状态和心智都会更成熟”。
全红婵受到追捧,也是因为她拥有孩子的率真烂漫。
夺冠后怎么庆祝——“吃点好的,辣条!”
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杏哥是谁?”
夺冠后被教练举高高——“感觉有点疼!”
这是在她的年纪该有的样子。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全红婵说。
然而以巴黎奥运会为目标的全红婵还必须经历多道关卡考验:明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2023年世锦赛、2024年跳水世界杯等一系列赛事,和随之而来的“成长烦恼”。
希望那些奥运带来的光环与喧嚣,在她登上10米跳台的一刹那,都会安静退去,只待那发力的一跃,化作水花的精灵。
(摘自《新京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