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然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汤显祖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家中祖上四代均有文名,自幼勤奋好学。他由于明代逐渐腐败的科举制度,不屈服于首辅张居正的威逼利诱,于是在张居正当权的十几年间始终没有机会进入朝廷,直到31岁才正式开始仕途,而在做官期间,他由于政治主张激进且理想化,所以触怒权贵,屡遭挫折,最后对官场失望,辞官回到家乡临川。汤显祖一生热爱诗文创作,但其影响力最大的几部作品都是传奇,他成就最高的作品主要有合称“临川四梦”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汤显祖传奇作品中多数为哀怨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对腐败朝廷的揭露与批判,在程朱理学思想逐步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时期,他在戏曲作品之中鼓励女子追求幸福,是当时难得的思想理念。更是有人将汤显祖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相对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创造难度更胜莎士比亚一筹。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有着大量的民俗文化特征,他将自己生活中见过、经历过的民俗文化放在其中,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到古代人民日常生活的一角。
《牡丹亭》是汤显祖作品中知名度最大的作品,其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在戏曲的最后,杜丽娘勇敢追求爱情,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牡丹亭》这部作品是汤显祖在辞官回到家乡之后,听说了一些青年间的爱情故事,于是激起了创作的灵感,其中涵盖了许多有关茶的民俗文化,在第八出《劝农》中的“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点名了时节,对于采茶工作来说,在谷雨之前采的茶被称作为“雨前茶”,在那时采的茶叶滋味鲜浓并且耐泡,被人视作茶中上品,深受文人官员的喜爱。其中的“旗枪”描写的是茶叶的外形也是一种绿茶的类型,形容茶叶的品质极好,而“金缕芽”也是在形容上品茶叶。接下来的“雪炊他”则是在展现古代的一种烹茶文化,在古代贵族之中流行着一种烹茶的做法,就是用雪水烹茶,燃烧竹子加热,而煮茶所用的器皿则要为陶制壶具,竹子燃烧所形成的袅袅炊烟从陶制壶具的四周升腾上来的场景成为了众多文人雅客优美诗句的灵感来源。茶在古代社会被赋予了君子修养的含义,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礼节文化与精神意境,烹茶时的各项讲究也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之后的“茶饭伺候”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在戏曲之中,采茶人用茶饭来招待督促产茶的官员,表明了茶饭伺候在古代是一种较高的礼仪行为。茶饭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之中也有出现,比如《红楼梦》的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中,宝玉就用茶泡饭吃了,这种饮食习惯在当今中国已经不常见,但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的一种饮食方式。在末尾一首诗中也有茶的身影,“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将茶的地位放到了百草之上,表明了茶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对天上掌管茶叶的神仙的期盼,来表现人们对茶叶在地上作为百草之首出现的欣喜。后两句的“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更是加深了茶叶为百草之首的印象,女性都在斗草,但始终地位不如斗茶的人高,这其中也有着关于茶的民俗文化,斗茶也称作斗茗、茗站,是一种从唐代开始,在宋朝兴起的贵族阶层中的玩乐方式,斗茶者带上自己的好茶,烹煮完成之后交给各位参赛者品尝,一分高下,这类竞技活动在古代尤为受欢迎,往往在举办之时都能引起数人围观。在斗茶活动之中也能看出古代煮茶的方式与现代截然不同,古代茶叶大部分时候都被做成茶饼后再碾碎,饮用时要将茶水连同茶粉一齐喝下。
在第四十八出《遇母》“七件事儿夫家靠谁?”中的七件事,指的就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的传统从宋朝就有了,概括性总结了古代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几部分,茶在其中占据了一部分,表现了茶文化在古代的重要性。并且这一出中的“怕你茶饭无浇奠,牛羊侵墓田。”将茶与饭放在同一地位,也表明了茶在古代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牡丹亭》第二十五出《忆女》中也出现了茶饭,而这里的茶饭放在了祭祀之上,并且用了“浇奠”一词,形容将茶洒在地上以安慰故人,茶在古代的祭奠仪式上的使用方式也从此显现出来。其实茶作为祭祀仪式一部分的传统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相关记载出现在齐武帝萧颐的诏书上,将茶饮作为祭祀品是他的遗嘱内容之一,于是将茶引入祭祀仪式的传统自这时候起从百姓家走进了统治阶级。
在第三十六出《婚走》中出现了“点不出个茶儿待”的说法,这表明了在古代十分流行的一种泡茶方式——点茶。点茶法在宋朝成为了一种时尚,其过程就是将茶叶碾成粉末后,使用少量沸水将茶粉调成膏状,等茶粉与水充分融合之后,再加入沸水冲泡,用点茶法冲泡的茶香味浓郁,能够最大程度的泡出茶叶中的芬芳,所以这类点茶法在斗茶时经常被斗茶人使用,甚至为了让茶粉与水充分融合,古代人民发明了一种以细竹制成的工具“茶筅”。现今日本十分流行的抹茶便是从我国的这个传统之中化用而来。而在汤显祖所在的时期,点茶作为一种通用且普遍的泡茶方式,已经可以完全用来指代泡茶,所以在戏曲中这并不一定专指以点茶的方式冲泡茶叶,在这里应该是泛指泡茶待客。
在第五十三出《硬拷》中有“纳采下茶”的说法,其中的“采”与“茶”是用茶来指代男方对女方下的聘礼。茶叶在古代婚姻关系中的比重随着茶的流行在不断加大,受茶、订亲茶、接亲茶、合枕茶等等都是婚礼之中的必要环节。有关茶的婚礼传统一直沿用至今,现在许多地区婚礼举办过程中依然沿用着古代敬茶的礼仪习惯,只有在父母喝下新人敬的茶后,夫妻关系才算是正式建立。第五十五出《圆驾》中还出现了有关茶的成语“猾律拿喳”,也称作“挑茶斡刺”,这是宋朝末时民间形成的俗语,最初出自于元代的戏曲《货郎旦》,意思是寻事生非,有意的制造事端,引起纠纷,由此也能看出茶在百姓生活中占据了很重的位置。
《邯郸梦》是汤显祖52岁时写的作品,作为四梦中的最后一梦,汤显祖借着其中黄粱美梦的故事再现了自己所看到、所经历过的明代官场,用艺术性、哲理性的眼光对其进行了探讨。《邯郸梦》中也有多次引用茶文化,比如在第三出《度世》中运用了“细料茶食”一词,也说明了茶在古代的地位,生活中有茶叶相伴,对于古代人民来说就是生活较好的象征。其后的第十八出、第二十出与第二十三出中也运用了茶饭一词,将茶与饭放在了生活的同一地位,表明了茶的重要性。在第二十出《死窜》中的“茶奠”,与《牡丹亭》同样引用了以茶作为祭祀流程一部分的传统。在第三十出《合仙》中,卢生从梦中醒来发现“蚤过了茶时分”,这句说明了这黄粱一梦在实际时间中的短暂,同时也隐含了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古代常用一盏茶来作为计时方式,一盏茶从热到冷的过程大约是十五分钟,卢生的黄粱一梦算下来也只有十五分钟。
《南柯记》是汤显祖在辞官归隐后的最初两年创造的作品,其中含有大量的奇幻色彩,他以超现实的视角形象的描写了内心对自已一生仕途的失望与无奈,蕴含着深厚的现实内涵。在《南柯记》中虽然是在讲述蝼蚁王国的故事,但他们的行为处事都与常人无误,所以其中还是展现了大量有关茶的民俗文化。比如在第十出《就徵》中的“酒见酒,好朋友。酒见茶,是冤家。”也说明了酒与茶在古代文化中所代表的人群是不一样的。而在第二十三出《念女》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羽州追阳县中女性由于生产时的血水流到了溪水中,污染了煎茶的用水和供奉的茶于是便将女子关押进狱中,让她喝池中的污血。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茶在古代的形象,羽州追阳县是佛经中的一个地点,此故事也引用了佛经,表明了女子在古代地位的低下,而茶则是神圣不可玷污的。《南柯记》中也多次提过“煎茶法”这一古代饮茶方法,与点茶法不同的是,需要将蒸压过的茶饼放在火上烘烤,茶饼散发出香味之后再将其碾碎,之后放入水中煮至沸腾,煎茶法在唐朝民间尤为盛行,那时的人们还会在水中放盐与各类调料,相比现在的茶水,那时的茶水滋味更加丰富,更能够为劳动人民补充体力。
《紫箫记》是汤显祖28岁所作,是根据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所改编而成的,描写了李益与霍小玉动人的爱情故事,由于汤显祖当时比较稚嫩,所以《紫箫记》的艺术成就也不如临川四梦高,没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但还是展现了古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第二十九出《心香》中“茶堂清叙”与“清茶谈话”都在寺院之中,说明了茶在古代寺院之中的普及程度,茶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和贵族阶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还是寺院僧人接待客人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之上展现了寺院平日的生活真实面貌,也表明了在明朝百姓生活中茶的重要性。
汤显祖是晚明时期一名重要的思想家,他所创作的作品中都流露出自己对当时腐败无能的官场的厌恶与无奈,也从戏中各个人物中表现出了自己对民俗生活的思考。汤显祖作为一名有着高雅情趣的士大夫,创作的戏曲也雅俗共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其最终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贴近百姓生活的民俗文化,而本文只是以茶的视角与民俗文化的角度提取了汤显祖传奇作品中的一部分精华,希望能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