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的一天

2021-12-10 13:41康慧真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车水马龙防护服核酸

文/康慧真

迎着初晨的朝露,大巴车急行在支援同安的路上,“同心抗疫,厦门加油”的口号在车内响起。

初秋的晨,夜的黑尚未退去,整个城市依旧寂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让这个原本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滨海之城陷入沉寂。疫情形势愈加严峻,防控的警铃在第一时间拉响,厦门的地图就像是一块块“拼图”,渐渐划分出不同风险区。政府各部门迅速行动,建立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管控交通、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核酸检测工作任务更加迫在眉睫,一批批医务人员紧急集合迅速投入到全市核酸检测工作中。流动的厦门按下了暂停键,沉静之中彰显的是厦门人民信心坚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

重任在肩,使命必达。疫情当前,身为厦门人民一员的我们,身为医务工作者一员的我们,临危受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责任。手机保持通畅,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出发。一声声电话铃声响起,也许是在深夜12点,也许是在凌晨3点,30分钟内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哪里需要我们,我们便第一时间赶到哪里。有的人在深夜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有的人在凌晨留下了襁褓中孩子,有的人刚刚下夜班还来不及回家,一声命令下达,便提着简单的行囊踏上抗击疫情的道路。

车子向前驶去,夜的黑逐渐褪去,晨的曙光渐渐升起。到达目的地,我们严格按照步骤换上口罩、帽子、手套、白色的防护服及面屏,开始了一天繁重的核酸采集工作。看着镜子里一身全副武装的白色的自己,让我不禁想起《超能陆战队》里温暖可爱的大白,想起他奋不顾身地战斗,不顾危险地保护身边的人。我想,此刻我们也是超能勇士,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为守护这个城市而奋战。

夏的酷热未褪去,南方9月的天气依旧炎热。一排排红色的简易帐篷盛开在鹭岛的大地之上,也盛开在每个人的心中。阳光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每个人的心。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躁动,但大多数人能相互理解。帐篷下,志愿者们引导市民排队登记,维持秩序。市民们没有喧闹嘈杂,保持距离,安静接受检测,并迅速离开。“上场微笑,下场睡觉”大概是核酸检测医务人员的常态。在闷热中,我们尽量让自己保持微笑和耐心沟通,白色的N95口罩罩住扬起的嘴角,但盖不住人心的柔情。身着防护服的我们汗如雨下,犹如烤架上的锡纸烤肉,汗水浸湿一次又次,头发早已湿透,手指在手套里浸得发白,衣服在防护服内开始滴水甚至发馊,但内心承载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端坐挺直脊梁。当一次次从检测点被同事替换下来时,我们早已精疲力竭。此时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抓紧时间休息,才能为下一次轮换补充体能保持体力。虽然有人倒下了,但仍有更多的人会及时补上。眼下虽困难,但仍需勇敢前行!有的人在高风险地区驻守一天又一天,只要上级的一道命令、同伴一声呼唤便及时上阵,随时替换。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相同的采集手势,一声声不同的“谢谢”“辛苦了”,让我更加深刻领悟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身为抗疫勇士的骄傲。

“确保全员覆盖、不漏一人”是上级下达的目标。顶着烈日,村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们者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全面覆盖登记排查,确保全员检测核酸。咚咚咚——一声声沉重脚步声在楼梯间里回响,我们的同事正穿着防护服提着检测箱子在社区志愿者指引下,为行动不便的市民提供入户核酸检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警察、教师、司法人员等不同岗位的人员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共筑疫情防控长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一轮轮核酸排查检测工作展开,一次次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更多的患者被筛查出来。政府连夜组织调度,更多的人加入抗疫队伍。医疗资源紧张,八方物资运来。党旗高高飘扬,我们与厦门共呼吸,同进退,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而奋斗。

往年的中秋节,鹭岛的街道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今年的中秋节,厦门市的道路上没有车水马龙,商场里没有人山人海,饭店里没有觥筹交错,但亲人的祝福依旧通过电子工具传来,同伴之间的鼓励犹在耳。隔离病毒、封闭交通,却隔离不了温情、封闭不了牵挂!我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决战。

夜幕悄悄地来临,皓月星辰当空,白日燥热的气息似乎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但夏的燥热终将褪去,秋的喜悦已经迎来。车静静驶向返回医院的路上,车内是疲倦睡去的我们。相信有我们,明天又会是一个更好的开始!

猜你喜欢
车水马龙防护服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核酸检测
我 是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