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静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时装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我国服装产业的总产量在全球服装业中名列前茅,对世界服装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还不是服装强国,还存在着诸如工艺单一、自主设计不强和设计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服装院校应响应国家政策,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开展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
我国当前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数量多,但整体来说,员工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不高,许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服装知识经验匮乏,多从事一些基本的生产工作。部分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社会实际操作经验欠缺,缺少对社会环境的具体了解,缺乏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纺织服装产出的能力,尤其是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以及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这4 个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行业技能人才短缺。总体来说,行业人员的服装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利用新技术产出高质量纺织服装,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产出。
学校以“行业—企业—学院”为引领,探索育训结合、分层教学的教学形式,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教学设计、实训实习、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订等,使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让企业人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一条行业、企业和学院“三主体”育人的研学产训特色之路[1]。将高校的理论知识、有经验的企业员工、专业的配套实践设施和统一管理,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岗位,感受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前景及当下发展趋势,充分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融合,并进一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最终得到社会企业和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强化了理论实践技能,并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学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直接到企业就业,也可由企业推荐就业。
在服装生产环节,我国发展历史时间较长,形成了比较成熟高效的生产体系,但优势更多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而在附加值更高的工艺研发、自主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单一工艺是指企业更注重纺织服装的生产,而忽略了服装的设计创造、样式打板等;缺乏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是指我国的大部分的纺织服装厂依然沿用传统的工厂模式,许多品牌服装大多追求其他国家的潮流,却未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近年来,我国的纱线、面料和辅料等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单一的加工生产逐渐向设计生产和品牌生产转变,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趋势具体表现为高端服装品牌逐步崛起。换言之,我国的服装企业目前正进入转型期,面临从以产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品牌美誉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取胜的重要转变[2]。
首先,我国服装业的高速发展,服装企业大批出现,对基本的服装行业从事人员的需求逐步增加;其次,由于服装设计生产趋于现代化,生产技术及管理手段都向着自动化技术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也逐步增强;最后,随着我国服装行业设计品牌意识的提高,员工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服装设计生产技术,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个性化、创造力的服装设计水平,人才呈现高层次、多方位的发展趋势。
服装类专业是一门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综合型专业,要求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而目前多数服装专业的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讲述理论知识,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如服装专业课程中的服饰美学、服装概论等;另一种是开设实训机房,布置实训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强化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经验,如服装CAD、时装画技法等[3]。这两种方式一种偏向于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一种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有所长。
但是不少院校在具体的落实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一些学校在服装设计的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绘画艺术的表达与服装样式的创新,忽略了服装在生活中的使用功能,致使偏离服装设计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往往在三维立体方面存在短板,设计的效果样式华而不实,不了解一件服装从打板到样衣再到生产销售的基本服装流程,图纸很难实现;而另一种教学模式则是,学校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服装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忽视行业发展的前端技术,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只能从事简单的机械性工作,容易被时代淘汰。
3.1.1 重理论而轻技能
在目前的多数教学体制中,对于服装专业的教学多重书面理论而轻技能,忽略了对市场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缺乏行业尖端技术的教学。这就造成一个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学校每年培养大量的服装专业的学生,而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变化,不愿从事服装行业的工作;另一方面,服装行业又缺乏知识技能型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长此以往,供需严重不平衡,造成恶性循环。
3.1.2 服装设计教学与当前主流的服装工艺相脱节
本课程目前已经完成了资源的建设,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也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本课程的资源为全国焊接专业教师的教学、焊接专业学生和社会工作者的学习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使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服装行业的设计与结构制图最终都要落实到服装的缝制与生产工作。目前学校的设计课程多追求服装样式的创新、与众不同,而服装工艺课程多讲述一些常见的传统经典服装的缝制、剪裁和生产技术,这就造成传统与新颖、流行时尚与经典之间的矛盾。进而造成服装专业学生生产技术的基础课程不够扎实,对服装专业课程的学习流于表面,在各大型设计作业的表现上过于空泛,不能很好地结合先进的技术,效果图与实际设计存在差距。
首先,学校缺少各门课程间的横向比较,且企业调研、服装设计项目的时间较少。企业从自身盈利效益出发,不愿聘用这些没有项目经历、工作经验和自我动手能力偏低的员工,更不愿花费人力物力培训他们。即使目前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应届生完成就业,但企业在录用了学生后,学生由于缺少服装岗位的工作经验,对企业的工作流程不熟悉,对生产设备的运行比较陌生。
其次,学校忽视对服装设计生产环境的建设。服装专业的日常教学需要真材实料的各种不同材质的布料以及真实的实验室,帮助学生认识、设计和印染不同风格的服装。而传统的服装教学体系程序化痕迹严重,忽视实验室的建设,并未为学生准备服装设计、剪裁和印染的材料及环境,学生只能通过书本、图片或视频等手段认识布料、服装材质等知识,导致一些平时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实际设计实践中手忙脚乱,难以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作品。有的学校甚至缺少纺织专业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服装面料的结构、花纹等基本的服装知识都没有正确的认知,更谈不上对人体工学的了解和研究,造成所学的设计知识没有实际的真实面料作支撑[4]。
最后,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不强。教师的主要来源仍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在经过学校理论知识的洗礼后,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但仍缺乏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相对比较薄弱,只能利用假期时间到服装企业学习调研,不能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发展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容易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如果单纯地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导师,他们的教学能力不强、效果不理想。
首先,教师在课上没有做到以生为本,缺少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依然采用将服装专业知识以口头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压抑,无法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导致服装专业学生失去探索的动力。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在讲授中外服装史、中国民族服装史时,会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影片,但学生容易看过就忘了,不能消化吸收为自身知识,服装教学的质量依旧不高。
其次,对服装专业学生的考核方式仍以书面答题形式为主,考核标准单一。服装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多,各课程的评价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服装工艺学、服装造型学两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看重,而面料设计课程更注重学生的想法具象化以及对于流行趋势的掌握。显然,单纯的卷面考试成绩无法满足各种能力的考查,虽然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重视实训课程的展开,但通常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少,或只考核学生的实训作业,使服装教学的实训失去了意义。
首先,以产业为导向,立足市场进行专业建设。对此,学校要秉承“以行业要求开设专业,专业建设促进行业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专业与行业对接,整合岗位、证书和课程标准,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当地重点规划发展的“服装服饰、商贸流通、电子信息”产业,设置服装服饰、商贸流通和媒体与信息三大专业群,形成以服装为重点、艺术传媒和电子商务为特色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建设网络。同时注重创新意识培养,鼓励跨学科合作的设计实践,通过选修课及实践活动,促进服装专业与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度配合。
首先,服装专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平台,与当地服装企业协同合作育人。服装专业,面料、款式的设计在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与企业负责人协商制定学生课时、实训机房和实训岗位等建设方案,就如何结合企业需求、个性化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达成一致,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共同实施教学方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剪裁、印染的实验室以及不同材质的服装布料,还要使服装专业的学生参与产品研发全流程。
其次,全面推行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学生双身份方式,加大聘请企业人员的投资,在企业内部制定奖励和学费报销的办法,鼓动一批具有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骨干员工、技术能手参加报名学校导师团队,将服装企业技术人员纳入到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对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制版和服装成衣工艺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进行指导。实行双导师专班培养,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学生技能和知识,由企业提供服装设计生产的基本概念,教师将设计生产项目划分为适合学生做的任务,在企业需求的大背景下带领学生开展服装研发,最后由企业根据市场标准对学生设计产品进行验收,并参与企业的产品发布会和订货会,创建工作思维导向的学习过程,促进校企合作师资及服装技能人才培养[6]。
最后,学校和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学校教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到合作服装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参与实践工作。在服装设计生产第一线上切实了解服装企业实际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团队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完善教师教学培训和提高指导水平。教师依据企业实际要求提炼课程学习内容,以企业技能需求和基本实践技能为指引,整合行业技术标准和尖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融入了真切的工作体验。
首先,学校要响应国家、省和学院层面推进信息资源建设的号召,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积极使用交互软件促进师生在跨空间互动。围绕服装专业的课题,利用校园网等资源开发网上学习平台或软件,更便捷更有效地获得学生的积极反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服装专业能力、创造能力。课前教师利用钉钉平台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挑选与下节课上课内容相关的高质量服装课程视频,推送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钉钉平台预习时,可以提前准备服装知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提高注意力。例如,在进行服装蜡染扎染工艺讲授时,让学生收集身边的蜡染扎染服装,学生完成在线提交,老师通过系统自动批改及统计功能,为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奠定基础。
其次,课上作为混合式教学的核心,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服装专业课程中的服装材料教学由于知识量大、材料复杂,学习内容枯燥且抽象,教师在类似的服装专业课程中可适当地选择合适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课堂中融入等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形式多样化。构建仿真实训环境,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生动逼真的服装材料及模拟效果图,以便于学生更直观接触到服装专业技能场景,感受服装企业开发服装的过程,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最后,改革服装课程评价标准。在应试教育模式里,评价学生一门课程的学习好坏一般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但对于培养服装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将服装设计实训、专业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加入到考核中,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同时立足于各种服装课程的不同教学目标,以实际技能为根本出发点,适当地将学生实习表现加入到考核标准当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综合素质提高为标准,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服装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着巨大的经济市场,同时也走进了变革期,行业开始从追求数量转型追求质量效益。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服装行业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行业、企业和学院3 方面入手改革教学模式,立足服装行业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以优化教学模式,为我国服装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迅速抢占国际服装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