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标题的文学性探析

2021-12-09 01:16魏艳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标题文学性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形式及作用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告知”功能,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人文情怀等,新闻的语言逐渐体现文学性。最具概括性的新闻标题成了文学与新闻相结合最高技巧的体现形式,除了要符合基本规范以外,新闻标题还要能生动形象地刻画新闻报道人物形象、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等。本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标题进行收集分类,探究其所体现的文学性,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标题;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163-03

一、引言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媒体的产生促使新闻报道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从报纸走向电子化,从固定走向移动,人民日报、央视等各级各类官方媒体也陆续入驻各大网络平台,其中就包括微博、抖音等青年人喜爱的软件。新浪微博用户对新闻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在选择范围极广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一篇新闻报道成功与否,标题的写作至关重要。既要吸引用户,又不能沦为“标题党”;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体现价值。陶瑷丽曾指出,“优秀新闻标题所具有的语言特点主要分布在语言的四个层面: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修辞层面”[1]。笔者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标题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进行分析,发现新闻标题逐渐贴近生活,文字逐渐文学化,比起简单地“告知”社会大众某件事情,现在的新闻标题是有温度的、有感染力的,能引起读者共鸣,使其带入情感,也能传递社会观念,与文学作品有相同之处,这充分说明新闻标题也具有文学性。

二、新闻标题的文学性

(一)文学性

文学性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其核心是研究什么是文学,而文学的定义各类学者皆有阐述。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包括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2]。文学性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有审美和情感两个要素[3]。体现文学性的作品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甚至曲折的情节,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简单来说,文学性的体现就是作者借助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文字不仅具有浅显的字面含义,而且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

(二)新闻标题的文学性

文学作为学科门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这决定了新闻与文学的近缘关系[4]。新闻报道以客观陈述社会现实事件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告知”,新增了引领价值观、引起社会民众关注和共鸣的作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新闻标题的文学性是指标题除了能让一篇报道从万千新闻中“脱颖而出”外,文字本身也具有文学色彩,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情感,是语言的艺术。新闻标题需要简要介绍发生了什么事,即以事件为核心或载体,其与文学作品存在相似之处,都具有叙事性,但所叙之事有所不同。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故事要打动读者,需要故事本身的影响力以及新闻写作者的文字功底共同发力,如生动形象地描述事件全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5],再如在新闻中加入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增强文字美感等,体现作品的审美与情感,这决定了新闻语言的文学性,新闻标题作为统领全文的概括性文字,自然也富有文学色彩。新闻标题所体现的文学性也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新闻具有真实性(非虚构性),而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

三、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标题所体现的文学性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官方账号,具有代表性,其新闻标题体现了社会主旋律、正能量,也体现了人本主义、人文情怀,在妙用词语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标点符号,比起纸质文稿更加生动形象,还借助了视频呈现内容,因此微博新闻标题更加简洁。新闻标题中所体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情感性、形象性、间接性三个方面。

(一)体现情感性

新闻标题的情感性即标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主要体现在用词、标点符号及报道主题类型上。

第一,语言文字是寄托情感的工具符号,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6]。新闻标题常常使用一些能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

例1:好消息!我國疫情防控再添利器

“好消息”直接表明事件性质;“利器”褒义,表示效果明显;“再”字暗示疫情防控已有一些好方法。如今“再添利器”,说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进一步成效,表达的是喜悦与自豪的情感。

例2:教育部将加大查处一对一私教等违规行为

“查处”一词,表达了教育部对“一对一私教等违规行为”的零容忍,展现了其坚决打击这一行为的决心。

例3:终于!云南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终于”一词表达出对“云南中高风险地区清零”这一事件的期盼以及实现后的喜悦。

例4:致敬燃灯者!93岁教师说希望最后一口气留在讲台

“燃灯者”尽显教师职业的光辉与伟大,如果将该词换成“教师”,情感表达则会被弱化。

例5:到家了!云南野象群回到传统栖息地

云南野生象备受关注,网民均希望大象能安全到达目的地,新闻标题妙用“家”字,“到家了”一词体现出一丝温馨。

第二,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客观表达情感。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有表述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或作用[7]。人民日报官微推送的新闻标题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是“!”。“!”可用于语气较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好消息!我国疫情防控再添利器》中加上“!”,语言间的喜悦与自豪的情感跃然“纸上”。“!”之前的词语也是对该事件的评价。

例1:好样的!福建队打破男子4×200米接力赛亚洲纪录

例2:棒!天舟三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例3:美!云台山雨后成群瀑布彩虹

例4:痛心!抗疫以来云南41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

例5:全省高温!网友:广东热得像吐鲁番

第三,新闻标题以普通百姓为主,讲述平凡的故事,贴近现实生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讲究真情流露。

例1:消防员母亲与儿子生前战友视频放声痛哭

例2:乡村女童舍不得吃虾原因令人动容

例3:勇敢而生!罕見病女孩用筷子打字鼓励病友

例4:70岁老人跳入5米深河救小伙

第四,标题直接体现主流思想、政策,富有社会价值。有些标题不再严格遵循新闻“5W”模式,而是通过赞扬或批评的语气陈述某件事,凸显事件利弊,引导大众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例1:小伙黄山刻字民警盯着他道歉并擦除

例2:互相成就!刘翠青残奥女子200米T11夺冠

例3:网友:这几个扶起垃圾桶的背影真帅

第五,设置晨读、夜读模块,参与“你好,明天”超话;文字优美,语言散文化,哲理性强,鼓励读者追求梦想,积极向上。

例1:你想要的生活,要靠自己成全;坦然地接受平凡,坚定地拒绝平庸;你尽管努力,时间终会还你惊喜。(晨读)

例2:“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人生变好,从坚持运动开始;父母若管不住自己,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夜读)

例3:“分享社会现实情况,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感人小故事、奥运冠军对大众的建议等,内容温馨,积极向上。(“你好,明天”超话)

(二)体现形象性

新闻标题体现形象性,是指新闻标题能营造现场感,让读者形象生动地感受到新闻所要介绍的场景、事件,表达的情感、价值、思想观念等,提升大众审美能力。

第一,融入网络文化,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主要流传于青年人之间,它们被赋予了特殊的语境及内涵,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更能吸引青年人的注意力,引发阅读行为,扩大新闻的价值。网络流行语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形象性,部分网络用语还有对应的表情包图片,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能理解新闻标题中流露出的语体色彩。

例1:不愧是你!许昕忘了单打跟谁打

“不愧是你”本为网络用语,形容一个人做事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使用时富有不可言喻的幽默色彩。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使用“不愧是你”拉近与青年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联想到该词的由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闻主角许昕的性格特征。

例2:呆萌!六不像羚牛现身甘南尕海

“呆萌”即又呆又萌,形容傻得可爱、憨态可掬。

例3:还是那么可爱!傅园慧说自己没洪荒之力了

“洪荒之力”为2016年十大网络用语之一,来源于电视剧《花千骨》,指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傅园慧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此标题再次使用“洪荒之力”,对应了前文的“还是那么可爱”。

例4:神仙打架!奥运国乒男团在全运都打满了5局

“神仙打架”指高手之间的对决,读者常用来评价很厉害的人之间的较量,并配有表情包,自带画面感。该词的使用暗指奥运国乒男团人均实力强,比赛精彩,场面震撼。

例5:回忆杀!国家大剧院混搭版黑猫警长

“回忆杀”采用网络用语中的“XX杀”句式,语义重点在“回忆”,“杀”的动词义特征逐渐消解[8]。

例6:许昕暴扣飞到对手区域 网友:这球又被许昕秀到了

“秀”在网络背景下指人的行为举止独特,或者是这个人的言语非常犀利精彩,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有赞美的意思[9]。

第二,描述性语言本身的形象性。

一是使用一些具体的描述性词语,将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详细描述,生动形象,增强画面感。例如,“颜值巅峰!秋天呼伦贝尔变身金色草原”,将“秋天”“金色”“草原”等词联系在一起,营造画面感,支撑前文的“颜值巅峰”,让人心驰神往。

二是在新闻标题中添加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为标题增添文学性。例如,《天涯共此时!奥运冠军推荐家乡赏月地》《中国式浪漫!当毛笔字遇上苏轼的水调歌头》《诗里的长安》等。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也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新闻标题中借用一些著名诗句、意象,更符合节日氛围且更能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是使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通过音韵性体现文学性。例如,《传递中国声音!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习近平: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千里共婵娟!爱如满月心怀家园》等。

(三)体现间接性

文学作品往往借助一定的故事、人物、意象来表达情感、观念,通过语言艺术,让读者阅读之后自然产生共鸣和代入感。新闻标题有时也不对事件本身直接发表看法,仅陈述事件,把获得感悟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

第一,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含义由网友体会。例如,秋分当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主要粮食产量超30年稳居世界第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自1986年起,我国主要粮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中国数以亿万计的农民,都在默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实现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该新闻间接提醒广大网友“喝水不忘挖井人”,以及自觉形成对袁隆平贡献的尊敬和怀念。

第二,借助某些人的说法或做法进行宣传,起到榜样作用。例如《萌娃唠嗑式劝妈妈体谅爸爸加班网友:情商高,格局大》,该标题以孩子为主角,“唠嗑式劝妈妈体谅爸爸加班”,借用网友“情商高,格局大”的评论,未直接发表观点。对孩子使用的词语是“萌娃”,说明其年纪小且可爱懂事,间接表达了人与人相处时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的观念。

第三,妙用修辞。

一是设问。设问指以提问的形式抛出主题。“?”的使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新闻标题出现“?”并非真的在提问,而是一种设问,希望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1:丰收是什么颜色的?网友:我碗里的颜色

不同读者对“丰收”的印象不同,脑海中联想到的画面也不同,“丰收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一出,读者自然开始联想。标题进一步陈述了网友的答案:我碗里的颜色,将此条新闻标题所指的丰收引导到农作物丰收这一信息上来,注重的是一种间接引导。

例2:中秋夜最美的月亮,你看到了吗?

中秋赏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和中秋节的由来有关,问题“你看到了吗”,间接引出读者与家人团聚共赏秋月的场景,易使人带入情感。

例3:蛋挞的挞是第四声!你的普通话标准吗?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语言。标题第一部分指出“蛋挞的挞是第四声”,刷新读者心目中的旧印象,引起读者注意,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你的普通话标准吗”,让读者进行反思,自觉地打开新闻内容中的图片,查看部分字词的读音,达到引导学习的目的,同时体现学无止境的思想观念。《古人写给月亮的悄悄话,你读过哪些?》《2021全国入秋进程图:你家真正入秋了吗?》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是比喻。将一部分实际事物打比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间接地表达思想感情。

例1:看星辰大海!深圳将设暗夜保护区建星空公园

将“星空公园”比作“星辰大海”,意境更优美、豁达。

例2:你好,欢迎回地球!请三位航天英雄出示一下行程码

“欢迎回地球”显得十分温馨。此外,该标题还采用了网友之间互相调侃的话语“出示一下行程码”,既符合当前社会现实,也不失幽默风趣。

四、结语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具有“告知”功能的概括性语言,也是被赋予情感价值的文字,展现了时代主流、社会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被赋予文学性的新闻标题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价值,但也不能只为了吸睛而写标题,标题应与新闻客观内容紧密结合,以事实为依据,写真写实。新浪微博的用户具有特殊性,涉及各行各业,大部分为中青年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是较容易被感染、被引导的一部分群体,发挥好微博新闻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合理地将新闻与文学结合在一起,通过标题体现文学性。

参考文献:

[1] 陶瑷丽.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3):159-165.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6.

[3] 李薇,张荟.小说“文学性”与新闻特稿“文学性”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1):87-93.

[4] 秦雅萌.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的异化现象研究——以《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为例[J].广告.书评,2021(7):1-2.

[5] 雷可儿.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130-131.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00.

[7] 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5-319.

[8] 姚海斌.网络用语“杀”的新用法[J].语言文字周报,2021(2):1-2.

[9] 董雪洁.浅析網络用语“秀”之新义[J].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21(14):25-26.

作者简介:魏艳(1994—),女,云南昭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新闻标题文学性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