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摘 要: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见的高级路面形式,以沥青为主要的道路铺设材料,有效保证道路工程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及稳定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交通事业的发展,行车量与日俱增,对道路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顺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避免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产生车辙及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加强质量控制,保证道路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本文围绕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展开论述,介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具体的施工技术,基于实践的层面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交通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交通工程(包括公路)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施工技术的选择与把控,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对于路面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加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交通服务。因此,在公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确保公路工程实施中的技术能够达到标准与要求,并根据道路建设情况确定质量控制的要点,全面提高质控水平,促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提升,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
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基本概述
沥青路面是一种以沥青结合料(矿质材料与沥青材料拌合)为主要路面铺筑材料、通过摊铺与碾压而成的高级路面,这种路面不透水,经久耐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承受行车荷载,有效抵抗行车以及自然因素对路面造成的各种损害。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低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抗裂性,同时又具有持久的抗老化性以及利于车辆安全行驶的抗滑性等,有效保证路面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范围较广。沥青路面主要包含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4个部分。其中,垫层属于道路的最下层,主要是位于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这部分结构,对道路能够起到更好的排水、隔水以及防冻、防污等作用。底基层位于垫层之上、基层和面层之下,主要起次要的承重作用。通常情况下,需要分两层进行施工,包括上底基层与下底基层。基层是位于底基层之上、面层之下的部分,与面层一起承载车轮荷载,并将行驶中的反复作用传播到道路的底基层和土基中,将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对材料强度要求更高。施工过程中根据公路的具体等级和交通量的实际需求确定施工层数,针对较厚的基层需要分成两层施工,也可分为上基层与下基层。面层是道路最关键的结构层,主要承受车轮的荷载以及反复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通常由1~3层构成。为有效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面层可分为表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其中,表面层应当具有抗划耐磨、密实稳定等特点,才能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分析
2.1 道路铺筑材料的配合比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料为主要铺设材料,沥青混合料配比是否科学合理是实现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要根据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实际配比。同时,需要全面考虑其他因素,严格控制混合料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必须保证合理的加热温度),并采取抽样方式进行试验,检查设计配比与压实性能否达到道路施工的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再根据实际检验的结果,按照施工要求调整混合料的配比方式,确保达到质量要求。
2.2 路面摊铺
在道路建设中对路面进行摊铺是主要的施工环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预设道路摊铺的宽度以及压实厚度,同时需要对摊铺机的速度进行预测。一般情况下,应以缓慢、匀速的方式进行摊铺,在交叉口位置需要进行专人指导进行,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或者更换混合料摊铺的方式,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抽查,对于不达标的路段需要重新摊铺,达标后才能对道路进行碾压施工。
2.3 路面碾压
沥青路面是以摊铺碾压为主要施工工序的道路,在完成摊铺操作后,需要对路面进行碾压施工,碾压速度应当控制在2~4公里每小时。在道路压实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第一,应当采取更优化的压实方法,对道路不同压实区域应当通过标线进行标明,主要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避免出现重复压实或者局部漏压的情况,影响施工的质量。第二,根据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流水作业的模式,使各个压实环节能够更紧密的联系,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第三,对于车道的变化问题要合理化处理,当压路机完成路段碾压,需要变道时,需要做好有效控制,防止對已经完成施工的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坏。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也要采取具体的驾驶措施,满足不同环节的碾压需求,例如在道路初压过程中,操作完成后需要检查材料没有出现路面微裂缝的问题。而对于道路的复压过程,则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压路机设备,调整驾驶的次数。在道路的终压阶段,通常情况下采用振动压路机,且路面压实需要两次以上,直到道路的路面没有明显的轮迹为标准,保证碾压的质量。
2.4 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路面接缝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否则会影响道路建设的质量,比如道路的平整性。针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纵向施工缝,可以同时应用两台摊铺机同步作业,以梯队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操作中要注意保证纵向接缝的过程为热接缝,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对于施工缝的处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法,保证能够达到质量要求。
2.5 路面质量检测
沥青路面基本施工完成后,需要通过专业技术对路面进行技术检测,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则需要及时改,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检测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路面抗滑检测、平整度检测、路面弯沉检测。其中,路面弯沉检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整个路面在抗压性以及平整度和强度等方面的性能,也是整个道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标志。在检测过程中,能够有效检测损坏的部位及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质控要点
3.1 分析出现道路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在沥青路面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两大方面的质量问题。首先是道路的车辙问题,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路面容易受到车辆荷载产生的重复性作用以及复杂环境因素的多样化影响,例如在高温条件的影响会出现大量的热辐射吸收,导致松动的问题,再加上车辆反复行驶,容易引发车辙。其次是裂缝问题,一旦温度产生较大的变化,公路荷载要求又较大,再加上雨水侵蚀等影响,就容易出现路面裂缝,包括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较大而产生,非荷载型主要由于沥青面层的温度产生变化而导致。因此,要保证路面的质量与安全,应当从车辙问题、裂缝问题等角度出发,增强道路的荷载能力以及对高温、低温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而提高道路的质量。
3.2 严格把控铺筑材料质量,选择性能优异的施工机具
在道路施工的前期,需要对原材料和施工机具进行严格的筛选,充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器具的性能,为施工做全面的准备。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中,严格检查矿粉、石屑以及粗集料的质量,保证其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在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检查相关质检报告以及生产日期等,确保材料合格方能入场,从原材料的源头进行质量把控。同时,在施工机具的质量控制中,应当对施工器具的质量及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且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在施工期间应当注重对机具的维护与保养,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及时发现实际运转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避免由于机具故障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以及进度影响,提高道路施工效率,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
3.3 严格把控沥青温度与含油量,确保施工工序符合标准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确定混合料的温度以及含油量,明确是否达到施工标准和要求。首先,混合料在原料出厂、抵达场地和摊道路铺各个环节中应当温度达标,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避免温度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同时,保证混合料的含油量能够符合相应的要求,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确保混合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含有量过低,容易导致路面出现更多的空隙,沥青膜会变薄。道路使用后,在长时间的暴晒中,就容易出现路面老化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工序标准的审核,主要工序为摊铺、压实,尤其确保该两道工序的标准化。例如,在摊铺操作过程中应当属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十字路口以及交叉口位置进行摊铺时,应当指定专人指挥,确保道路摊铺的整体质量。在压实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保证机械设备的压实性能,同时严格控制具体的道路压实速度与压实次数,确保路面每一个部分都能实现压实到位。
4 总结
综上所述,要推动交通事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道路质量的要求下,应当加强公路工程技术施工的控制,提高质量管控,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环节施工要点质量控制,包括准备期的施工原材料質量、施工设备使用性能,建设期沥青材料的配合比以及道路施工工序的标准化,后期加强道路的保养与维护,实现道路建设的质量精准控制,提高道路建设水平,更大程度上避免在道路后期维修中产生的更多费用投入,为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陆婷.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9):239-240.
[2]庄志宁.探究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与预算,2021(8):50-52.
[3]严建平.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4):95-96.
[4]安东.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运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5):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