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燕
11月11日,2021第四届CIOC未来峰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发布中国地产数字力测评榜单。成都芯谷以突出的数字化能力入围“2020-2021智慧园区标杆项目”。今年8月,成都发布《成都市2021年度工业互联网拟支持项目名单》,成都芯谷获评“成都市四星级智慧园区”称号。去年11月,成都芯谷亮相2020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暨楼宇经济博览会,荣获“2020年最具潜力智慧园区”。
成都芯谷的数字化体系建设主要依托于中国电子智慧产业园平台,从设施空间管理、综合运营管理、企业生产服务、产业资源共享四大应用场景出发,实现了基础设施设备数字化、企业服务数字化、产业资源数字化。截止目前中国电子智慧产业园平台已获得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37项,涵盖物联网控制、软件平台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
助力双流区产业结构升级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成都芯谷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成都市政府共建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西南地区发展重点,项目先期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据成都芯谷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芯谷正按照全市领先的科创空间场景,打造1平方公里成都芯谷研创城高品质科创空间,全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核心区。目前,成都芯谷研创城实际注册企业158家,入驻企业72家,其中头部企业30家。已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后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环节。包括中国电子旗下华大九天、中电九天、澜至电子、成都华微等重点企业,以及中科院微电子所西南研究院和瑞迪威科技、中发集团、桃子医疗等头部企业。
芯片荒愈演愈烈,对成都市双流区而言,却是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突破的历史机遇。据介绍,成都芯谷项目启动初期,双流区专门成立了成都芯谷建设指挥部(后依次改为成都芯谷管委会、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在项目建设和招商等方面给予成都芯谷大力支持,为项目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开展政企联合招商。此外,双流本土诞生了海威华芯等一批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汇聚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物院、中國核动力研究院、中电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资源。于此成长的成都芯谷,在双流区的支持下,有着优越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相辅相成的是,成都芯谷也成为推动双流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作为双流区乃至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成都芯谷展示中心于2020年7月份正式升级开放,在充分展示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展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高品质科创空间的标准和要求,打造成为双流区百万平米级高品质科创空间的核心展示区域。
展示中心以芯谷城市愿景发布窗口、芯谷城市规划成果宣传基地、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合作平台、专业产业人才吸引留驻渠道为主要定位,面向政府领导、投资人士、企业及人才、产业专家及新闻媒体等,全面展现成都芯谷的发展成果及愿景。
走进成都芯谷展示中心,大型L幕裸眼3D沉浸式影院直观呈现成都芯谷的发展规划。除了裸眼3D设备,展示中心内还有一目了然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水晶沙盘。
据悉,成都芯谷展示中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1300平方米,同时设置相关配套功能区域。展示中心以“成都芯谷·天府新城”为主题,依据成都芯谷“人城产”营城逻辑,讲述芯谷的公园城市建设、芯网核航产业发展、城市产业服务运营,并从人的视角反观新城建设及服务生活。目前成都芯谷展示中心接待参观团队1700多场,累计接待近15000人。
与传统产业园区、开发区相比,产业功能区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消费、生活、协作、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
未来,成都芯谷将依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产业链资源和中电光谷综合运营优势,在加快成都芯谷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同时,按照中电光谷新增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联合集团内外政、企、学、研、用产业资源,多角度全链条拓展业务范围,不断完善园区产业生态结构,提升项目品牌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成都芯谷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