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的智慧“风貌”

2021-12-09 01:08宿宁
产城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貌纽约伦敦

宿宁

智慧城市建设正帮助城市管理者提升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快速响应能力,在生活质量、GDP增长、失业率降低、公共安全等方面,为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城市带来实际效益。第七版“IESE城市动态指数2020”的数据显示,伦敦位居世界智慧城市榜首,纽约、巴黎紧随其后。在这份指数中,经济、环境、治理、人力资本、国际辐射力、流动性与交通、社会凝聚力、科技以及城市规划被认为是真正智慧和可持续城市的关键。可见,智慧城市的内涵虽逐渐统一发展为一种支持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但留给不同城市做特色化应用的空间依然很大。从伦敦到纽约、巴黎,从里约热内卢到东京,再到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已在探索和实践中贯穿着自己对智慧发展的理解和阐释。

以智慧提高伦敦生活质量

作为数据驱动型智慧城市的领跑者,伦敦在城市运行功能、治理与规划中均采用数据驱动技术,在“IESE城市动态指数2020”中人力资本与国际辐射力方面名列全球榜首,城市治理、城市规划、流动性与交通方面位居世界第二。这一系列成果与伦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方式不无相关。

早在2013年,伦敦发布《智慧伦敦计划》,并于2016年对规划进一步完善,提出要在数据与数字化技术方面,让伦敦市属的33个地方政府及40多个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部门进行合作。2018年,伦敦继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出以提高伦敦人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的《共创智慧伦敦》,宣布围绕为用户设计服务、数据共享、网络连接与智慧街道、提高数据引领能力、提升城市范围内的协作等内容,通过数据与数字化技术创新造福伦敦市民。

伦敦认为,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其需要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挑战,以保持其在全球城市中的领先地位。根据相关预测, 2030年伦敦全市人口将增加到980万人,人口老龄化将日益严重,届时将对伦敦城市基础设施、就业、医疗保健带来更大压力。因此,在伦敦推出的智慧城市相关计划中,皆以“人为核心”。不仅引入全景数字计划,还重新构建数据平台——对话伦敦与伦敦数据存储,并在公众创新上投资150万英镑,以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政策和共享数据,共同推动智慧伦敦建设。这一系列动作使得智慧伦敦建设成果显著,不仅吸引大批信息技术公司云集伦敦,还将数字技术应用拓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数字经济成为伦敦新的经济增长点。得益于智慧城市建设可生产和汇集海量数据的特性,伦敦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孕育出一批全球发展最快的科技公司,包括数十家独角兽公司,成为欧洲“独角兽”之都。2020年伦敦科技公司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拿下欧洲四分之一的科技融资额。此外,在数字化医疗、教育科技、金融科技、清洁科技、治理科技、出行创新、法律科技等方面,伦敦也已搭建起专业化的服务枢纽。

数据创新引领市民服务更新。数据被伦敦视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伦敦推出数据商店,免费提供电子政务类数据。2016年,该商店的数据集已拓展至700多个,涵盖艺术和文化、商业和经济、犯罪和社区安全、就业等十七个大类。如今,在这一数据平台的支持下,伦敦市民可方便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从参与市长选举,到查询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人们都能通过数据平台找到自己想要的解决方案。

以智慧实现纽约城市公平

对于纽约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而言,超多的人口、复杂的社会结构,使其长期面对着诸如生活成本高昂、收入差距悬殊、基础设施老化等典型的大城市发展问题。2015年纽约在迎接第五个百年时,制定了新的发展愿景——增长、平等、可持续、弹性。这与当时纽约的城市发展蓝图《一个纽约:繁荣而公平的城市发展规划》(后简称:《规划》)保持着一致方向。主导该《规划》的相关部门明确提出:“对于纽约市来说,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就是城市‘智慧的标志。”

智慧城市不仅意味着要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更要对城市里每一位市民负责,保证他们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纽约将城市发展的目标从智慧聚焦到公平,其实是对目标内涵进行收缩,即将大量相互交织的城市问题逐步按类剥离后,再有选择性地聚焦。在《规划》的内容中,纽约选择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各类联网设备及物联网设施的构建原则及战略框架;二是在全市范围内的新型技术及物联网设施布设行动中承担好协调责任;三是与学术机构、私人企业等合作,开展创新试点工程;四是与世界上其它大都市政府、相关组织合作,分享先进的实践经验、传播技术进步的有益影响。

隨着相关技术的进步,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化、技术依赖趋势保持着增长态势,这导致个人与团体能抓住发展机遇的多少,由其所掌握技术的种类、质量与深度决定。而《规划》的制定,正是纽约为弥合这一“数字鸿沟”,确保城市居民能共享技术进步成果所做的尝试。如纽约给步行市民开发的系统,是为提供实时信息,以便市民根据交通情况决定是继续步行,还是改乘公共交通。但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足够的财力或能力,来拥有或使用一台智能手机,纽约未选择开发手机应用程序这一简单方式,而是将信息放在道路旁的电子屏幕等物理媒介上,帮助更多人共享信息,以此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平等性。

对公平的追求,贯穿了纽约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2019年4月,“纽约2050”总规《一个纽约2050:建立一个强大且公平的城市》正式出台,提出将从8个方面建设一个强大且公平的纽约,包括活力的民主、包容的经济、活力的社区、健康的生活、公平卓越的教育、宜人的气候、高效的出行、现代的基础设施。显然,“智慧”技术介入这座城市的方式,并非是绘制其继续扩张的蓝图,而是对现有数以百万的人口关联而成的复杂城市系统条分缕析后,给出的综合解决方案。

以智慧促进东京可持续发展

与多数欧美国家的城市有所区别,东京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原因与侧重点更多体现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这与其国家背景紧密相关。日本虽早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其国土狭小、各类资源贫乏、人口众多,是制约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弊端。如何进行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日本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2002年日本首先从智慧能源领域进行尝试,希望改善能源缺乏问题。随后又根据地震等灾害发生后所反映的城市建设问题,进一步扩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

就东京而言,其面积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人口却占到日本总人口的10%左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面临着更加突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破除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等困境,东京将智慧城市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东京制定题为《都市营造的宏伟设计——东京2040》的城市总体规划,指出把握技术革新和全球化趋势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推进“新东京”实现3个愿景:“安全城市”“多彩城市”以及“智慧城市”。

其中,大力开展绿色城市建设是东京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路径之一。一方面,东京将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结合,把新能源产业、信息传播产业、航空业及机器人等作为城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东京依托东京大学等高校、企业开拓信息技术应用和智能化方案,减少碳排放。譬如,东京大学与埃森哲(Accenture)、东京煤气(TokyoGas)等合作提出电器的智能移动解决方案,将太阳能电板、蓄电池等清洁能源设备应用到居民住宅中,以降低电能消耗。

优化城市交通是东京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东京提出的“智能化高速公路”计划中,汽车方面以实现高度信息化为目标,高速公路方面以提升公路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任务。这意味着未来东京市民选择汽车出行时,汽车可根据外部信息进行智能判断,选择最佳行驶方案,減少追尾事故、违规行驶等发生,还能接收由政府提供的高速公路信息,从而避免交通拥堵。

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东京以物联网应用为主要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根据东京提出的“东京无处不在”计划,东京瞄准服务的便捷化和高效率,将在市内主要场所和物品上广泛应用ID识别技术,建立相关系统平台,市民通过红外扫描、蓝牙等方式可实现场所和物品资讯的读取。也就是说,如果在家设置传感器并连接上无线网络,相关的智慧系统可及时将患者的重要健康数据传输至医院的数据平台,实现更精准快捷的远程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风貌纽约伦敦
成为纽约人
包裹的一切
我把纽约搬走了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纽约往事
去往伦敦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