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

2021-12-09 22:55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Chinas Policies and Actions)

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推进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

2020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达创纪录水平

《温室气体公报》2021年10月25日世界气象组织

(The Greenhouse Gas Bulletin)

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创纪录水平,持续上升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更极端的天气,并对环境、经济和人类产生广泛影响。此外,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经济放缓引发了新排放量的暂时下降,但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及其增长率没有明显影响。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警告说:“按照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长速度,到本世纪末,我们将看到气温上升幅度远远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至2摄氏度的目标。”

各国化石燃料生产与1.5°C温控目标脱节

《2021生产差距报告》2021年10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The Production Gap 2021)

尽管全球不断提升气候雄心和“净零”承诺,但各国计划在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总量仍旧比实现《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所限定的化石燃料生产量高出一倍还多。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需要大幅和持续地减少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来缩小生产缺口。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预计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还将增加,只有煤炭产量会小幅下降。综合看来,鉴于各国的生产计划和相关产量预测,全球化石燃料总产量会持续增加至 2040年,生产差距因此也将持续扩大。

以金融力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10月19日,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在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联盟年会发言

谷澍表示,农业银行将聚焦以下三个方面,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应用可持续发展投资分类标准;聚焦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质效。农业银行已于10月13日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这是农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坚定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郑重承诺,也是农业银行以金融力量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企业的共同行动

11月2日,万科公益基金会董事长王石在COP26“中国企业馆”发言

从2009年第一次参加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王石连续13年都会到气候大会现场。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去,用改变自己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中国企业家有同样的认知,即如果今天不作出改变,这个星球将抛弃人类。”王石说:“德不孤,必有邻”,他认为,虽然“双碳”目标道路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现代企业只要拿出夸父逐日的精神,万众一心,就能一起往前走。

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11月7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直播间透露企业转型方向

俞敏洪称新东方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送出去近8万套课桌椅,后续可能还有近8万套课桌椅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自己将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俞敏洪表示,此举并非是为了简单的卖货,而是为了帮助农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乡村振兴,也是为了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水平。10月27日,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主要为农产品销售。

政府:

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报告

10月28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发射

11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发射升空。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首颗地球科学卫星。

中國公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单行本开始全国发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指出,中美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美方也表示愿同中方共同应对新冠肺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沙特阿拉伯寻求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

10月23日,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夕说,沙特阿拉伯将宣布到2060年实现碳净排放零。本·萨勒曼在沙特绿色倡议论坛上说,沙特阿拉伯寻求“通过循环碳经济方式,按照沙特的发展计划”实现其目标。

欧盟成员国就欧洲数字创新中心工作计划达成一致

欧盟成员国于 10 月 15 日在数字欧洲计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同意了未来三年欧洲数字创新中心(EDIH)的工作计划,欧盟委员会将提供3.212亿欧元建立数字网络创新中心,支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向数字经济过渡。

俄罗斯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0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并表示,俄罗斯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应该计划大幅度提高森林管理质量,增加重新造林面积,扩大未受破坏的自然地域,并推广新的农业技术。

拜登签署万亿美元基建法案

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将为现有美国联邦公共工程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在5年内新增约5500亿美元投资,用于修建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完善供水系统、电网和宽带网络等。

企业:

星巴克基金会启动“展心计划”

10月27日,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會捐赠300万元,携手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开启“展心计划-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促进”项目。“展心计划”将面向青年心智障碍者开展为期三年的资助活动,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就业支持。

全球铁矿石巨头与宝武开发碳减排炼钢方案

11月12日,全球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Vale)宣布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寻求机会开发专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炼钢方案,并就淡水河谷投资于中国宝武生物炭中试工厂项目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中国银行22亿美元ESG债券伦敦交易所挂牌

11月12日,中国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6只可持续发展类债券的上市挂牌仪式,债券金额合计22亿美元,旨在为债券投资者提供风险可控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参与机会,激励经济实体关注并不断提升碳减排等方面表现。

社会组织:

WBCSD发布2022-2027年战略

10月28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发布其2022-2027年战略,彰显其领导力,加速系统转型的商业行动。通过WBCSD这一平台,全球领先的可持续企业聚集在一起,致力于加速实现净零、自然向好和公平未来所需的系统转型。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聚焦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新西兰奥克兰开幕,与会人士围绕疫后经济复苏、数字及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将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为亚太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饥荒援助计划明细

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主任大卫·比斯利公布《对亿万富翁的一次性恳求》援助计划,呼吁全球亿万富翁一次性捐助66亿美元,让4200万人免于饥荒。其中35亿美元用于粮食及运输;20亿美元用于发放现金和食品券;7亿美元用于具体国家的特定成本;4亿美元用于全球和区域业务管理、行政和问责。

COP26要闻全纪录

10月31日-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全球领导人和缔约方代表集中讨论如何确保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强化适应措施、建立起有韧性的社区和生态系统,动员足够的气候资金、支持全球气候行动,以及确定《协定》实施细则,并积极寻求全球协作。

Day 1-2    全球领导人峰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书面致辞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维护多边共识。第二、聚焦务实行动。第三、加速绿色转型。

英国: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了一项资助计划,作为英国清洁绿色倡议的一部分,以支持在发展中国家推出可持续基础设施和革命性绿色技术。

美国:美国总统拜登就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向世界各国领导人道歉,并表示这一举动让美国在达成气候目标上落后。

印度:印度总理莫迪正式提出了印度到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法国: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坚持富裕国家应当加快步伐履行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金融支持的承诺。

德国:德国留守内阁总理默克尔承诺,到2030年时,德国碳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65%,到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

日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加入削减甲烷排放的全球协议,而且将尽可能多地应用可再生能源。日本还将把对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危机的援助资金增加一倍,达到148亿美元。

泰国:泰国总理巴育上将承诺泰国保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2065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印尼: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威承诺,印尼将继续动员气候融资和创新融资,例如混合融资、绿色债券和绿色回教债券。

南非: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宣布资助南非淘汰煤炭。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初定为85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实现南非能源系统的脱碳。

脆弱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领导人发表演讲,呼吁富裕国家帮助他们实现能源转型,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终止砍伐森林倡议

全球100多位领导人发表《格拉斯哥领导人关于森林和土地使用的宣言》,承诺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并扭转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趋势,并提供1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用于保护和恢复总计超过1300万平方英里的森林。

绿色电网倡议

印度和英国启动太阳能光伏电网计划倡议——一个太阳,一个世界,一个电网(GGI-OSOWOG),以加强其国际太阳能联盟(ISA))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连接世界不同地区。

格拉斯哥突破议程

超过35位世界领导人支持并签署了新的格拉斯哥突破议程,该议程将使各国和企业共同努力,在這十年内大幅扩大和加快清洁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并降低成本。

全球甲烷减排承诺

105个国家签署了《全球甲烷减排承诺》。这一历史性承诺由美国和欧盟以及英国COP26主席国领导,相当于全球甲烷排放量的40%和全球GDP的60%。

“全球人类与地球能源联盟”成立

“全球人类与地球能源联盟”(GEAPP)启动,在未来十年里,该联盟将力争通过公共和私人融资渠道筹集总计1000亿美元,以加快全球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对绿色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的投资。

亚马逊贝索斯:支持恢复自然和改造粮食系统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宣布,他的贝索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将捐赠20亿美元,用于恢复自然和改造粮食系统。

Day 3    融资日

“格拉斯哥零净金融联盟”成立

来自45个国家、资产共计价值130万亿美元的450多家世界最大银行和养老基金宣布成立格拉斯哥零净金融联盟(GFANZ),承诺致力于实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目标,未来相关机构管理的所有资产都将与净零排放保持一致。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启动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正式启动,标志着朝着建立统一且全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披露迈出重要一步。

英国致力于成为首个实现净零排放的金融中心

英国宣布将成为第一个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的金融中心。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将被要求发布明确可行的计划,具体说明各家机构和公司如何从2023年起逐步实现净零排放。

Day 4    能源日

25个国家同意终止海外化石燃料项目投资

美国、加拿大和丹麦与公共财政机构签署了一份由英国领导的联合声明,承诺到2022年底前终止对海外化石燃料项目的融资,转而优先支持清洁能源转型。

印度、印尼、菲律宾:加入煤炭转型计划

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加入煤炭转型计划(Accelerating Coal Transition),成为该价值数十亿美元试点计划的首批受援国。新计划将投资于各种项目,从加强国家管理能源转型的能力到将煤炭资产退役或用作其他用途,以及为依赖煤炭的社区创造经济机会。

新加坡:2050年前逐步停用煤炭发电

新加坡正式加入弃用煤炭发电联盟(The 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承诺在2050年前,逐步停止使用未减排的煤炭发电,并限制对未减排煤电的直接融资。

COP26达成新协议:弃用煤炭

由190个国家和组织组成的联盟同意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并终止对新燃煤电厂的支持。当天,至少有23个国家做出了逐步淘汰燃煤发电的新承诺。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发布

由中国央行、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目前版本覆盖了包括能源、制造、建筑、交通、固废和林业六大领域的主要经济活动。

Day 5    青年和公众赋能日

14国做出产品效率提升承诺

14个国家承诺,在129家企业参与的气候组织EP100倡议的支持下,实现到2030年将照明、制冷、电机和制冷效率提高一倍的全球目标,实现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效率提升。

英国宣布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战略草案

英国宣布了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战略草案,以使年轻人具备推动未来气候行动所需的技能,并增强他们的能力。这包括引入小学科学模型课程,强调自然和对物种的认识,支持小学生发展保护技能。

超23个国家提出国家气候教育承诺

超过23个国家提出国家气候教育承诺,从学校部门的脱碳到开发学校资源。韩国、阿尔巴尼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承诺将气候变化作为其课程的核心内容。

英国公布8.5万英镑的研究赠款

英国公布了一笔8.5万英镑的研究赠款,用于支持国内流离失所监测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以提供有关难民儿童教育需求的更好信息,并促使国际社会做出更有效的回应。

超10国宣布保护海洋计划

超10个国家宣布签署“30by30”目标,到2030年保护世界上30%的海洋。这一目标目前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支持。

国际青年组织发表全球青年立场声明

国际青年组织(YOUNGO)发表了第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青年大会(COY16)全球青年立场声明,代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万多名青年气候领袖的观点。该声明直接向部长们提出了他们的优先事项,包括气候融资、交通运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行动。

Day 6    自然日

26个国家制定新的农业政策

26个国家提出新的农业政策,使其变得更可持续、污染更少,并投资于可持续农业和保护粮食供应免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需的科学。

英国宣布5亿英镑支持森林、农业和商品贸易路线图

英国宣布提供5亿英镑资金,以支持实施本周早些时候在世界领导人峰会期间推出的森林、农业和商品贸易路线图(FACT)。另外6500万英镑将支持“公正的农村转型”,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将政策和做法转向更可持续的农业和粮食生产。

世界银行通过气候行动计划

世界银行通过其气候行动计划,承诺到2025年每年花费250亿美元用于气候融资,其中包括重点关注农业和粮食系统。

《農业创新转型全球行动议程》

《农业创新转型全球行动议程》(THE GLOBAL ACTION AGENDA FOR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旨在增加对农业研究和创新的投资,以创造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低排放技术和做法。全球行动议程已经获得了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60多个盟友的支持。

近100家企业承诺成为“积极的自然主义者”

来自各行各业的近100家知名公司都承诺要成为“积极的自然主义者”(Nature Positive)。承诺包括超市承诺减少气候和自然损失对环境的影响,时尚品牌保证其材料的可追溯性。

Day 8    适应、损失和损害日

英国宣布2.9亿英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将宣布总额为2.9亿英镑的新资金,其中包括:2.74亿英镑用于促进亚洲韧性气候行动计划(Climate Action for a Resilient Asia);1500万英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在最需要的地方采取行动的适应基金;100万英镑用于支持更快、更有效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适应基金获得2.32亿美元资金支持

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等政府已经向适应基金承诺筹集2.32亿美元资金,这是该基金单次筹资最高的一次,是此前集体筹资最高时候的两倍多,其中英国捐款为2000万美元。

Day 9    性别日及科学和创新日

玻利维亚:促进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玻利维亚承诺促进妇女和女童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在其国家自主贡献中反映性别数据,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推动在有关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官方国家统计中使用性别分类。

加拿大:气候投资的80%用于实现性别平等

加拿大继续支持妇女在气候行动中的领导作用和决策,并确保其未来5年43亿美元气候投资的80%用于实现性别平等。加拿大还通过环境普查寻求投资,将环境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性别数据联系起来。

瑞典:将性别平等嵌入所有气候行动

瑞典宣布将性别平等牢固嵌入其所有气候行动的新措施,包括将性别观点纳入瑞典环境保护局(EPA)所有核心业务的工作计划。瑞典还宣布正在筹备一项国家战略,将性别视角纳入瑞典执行《巴黎协定》的工作中。

美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性别公平

美国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性别公平和平等作为其国家性别公平和平等战略的优先事项;将至少1400万美元的性别平等和平等行动基金用于促进性别平等的气候规划;并投资2000多万美元用于采取行动。

多国宣布建筑领域净零排放承诺

工业深度脱碳计划(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sation Initiative)推出一个成员国政府的活动,包括英国在内的承诺体现碳信息披露的重大公共建设不晚于2025年,他们还承诺到2050年主要公共建筑钢材和混凝土的净零排放,并努力实现将在2022年宣布的2030年减排目标。

47个国家承诺建立可持续的卫生系统

47个国家已承诺建立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影响、低碳和可持续的卫生系统,其中占全球医疗保健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的42个国家,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低碳医疗系统。这42个国家中有12个将截止日期定为2050年或更早,届时其卫生系统将达到净零碳。

“创新使命”联盟宣布四项新使命

由23个政府组成的“创新使命”联盟(Mission Innovation)宣布4个新的“创新使命”,各国将加快城市、工业、二氧化碳去除等清洁技术的开发,以及可再生燃料、化学品和材料的生产。“创新任务”涵盖了占全球排放量50%以上的行业。

全球首个适应研究联盟启动

全球首个适应研究联盟(Adaptation Research Alliance,ARA)启动。这一联盟由30个经济体的90多个组织组成,旨在提高处于气候变化前沿的脆弱社区的抵御力。

Day 10    交通日

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

中国和美国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绿色航运走廊”

19个国家表示,愿意支持建立“绿色航运走廊”——两个港口之间的零排放航运路线。这将包括部署零排放船舶技术,在港口安装替代燃料和充电基础设施,以便在全球主要航线上实现零排放航运。

零排放汽车宣言

30个国家同意共同努力,在2030年或更早,或最晚不超过2035年,在所有地区都能获得、负担得起和可持续。

零排放汽车过渡委员会发布2022年行动计划

零排放汽车过渡委员会(Zero Emission Vehicle Transition Council)将启动其第一个年度行动计划,并在以下高度优先领域开展合作:充电基础设施、二氧化碳或燃料效率标准和法规、重型车辆、支持全球转型。美国和英国成为联合主席。

“国际航空气候目标联盟”成立

国际航空气候目标联盟(International Aviation Climate Ambition Coalition)成立,承诺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和其他补充性合作倡议,共同推进减少航空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

金钥匙·低碳行动走进格拉斯哥

《金钥匙塑造中国企业低碳行动领导力报告》在COP26中国企业馆正式发布,报告收录了两年来金钥匙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企业案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担当与行动力。

Day 11    城市、区域和建筑环境日

英国推出2750万英镑帮助发展中城市实现零排放

英国政府启动了新的城市气候行动计划(Urban Climate Action programme,UCAP),以支持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地区加快向净零的过渡。

Day 12    城市、区域和建筑环境日

COP26健康计划

COP26健康计划由英国政府制定和实施,其合作伙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无害医疗保健(HCWH)、UNFCCC和全球气候与健康组织联盟(GCHA)。该计划包括三个主题领域: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的低碳卫生系统、COP26健康专业倡导、健康适应研究。

Day 13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

会期延时一天结束,全球近200个与会国家达成了这项旨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实现世界免遭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协议。各国政府就“逐步淘汰煤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的条款争论最为激烈。在谈判的最后一刻,中国和印度提出就淘汰煤炭的措辞进行修改,最后通过的文本措辞修改为“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协议强调需要“从所有来源调动气候资金,以达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水平,包括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支持,使总的数额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

资料整理自:COP26官网、Govt. UK、UN Women、politics.co.uk、联合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印度尼西亚日报、福布斯中国、星暹传媒、投资者网、洛克菲勒基金会、界面新闻、cnBeta.COM、中国能源网、财联社、新浪财经、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咦?气候会变化?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全球气候大不同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