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彤 孙新旺*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儿童面临与自然割裂的困境,而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儿童熟悉的成长与活动场所,对开展自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自然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从场地的本质与功能两个角度研究自然教育对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打破界限、模拟生境、巧用小品、重视参与5点设计策略,并以南京市马群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为例,为今后幼儿园设计和改造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幼儿园;户外环境;自然教育;设计策略
自然教育的概念最先是由著名启蒙思想教育家卢梭提出,其理念核心是“归于自然”,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独立、健康的人[1]。关于自然教育的应用,中国在城市公园、居住区、社区花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均有较多实践。幼儿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学前机构,将儿童集中进行教育和保育,能促进儿童身体与心智健康发展。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作为能接触自然的载体,可以让儿童在户外游戏中接受自然教育,提高对自然的认知,从而拉近儿童与自然的距离。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幼儿园户外景观缺乏活力,环境简陋粗糙,且儿童游戏设施单一,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儿童主动探索自然。因此,文章立足于幼儿园这一具有教育功能的社会场所,探析自然教育对其影响及可行策略,为自然教育发展和幼儿园户外环境营建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思路。
自然教育源于18世纪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要在自然中进行,服从自然法则,成人不应强加干涉剥夺儿童的权利,要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然发展,最终成长为完全自由的人[2]。之后,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理论丰富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认为日常的园艺劳作活动能让儿童更快体验和融入自然[3]。国内自然教育起步较晚,但很多学者认为目前的自然教育已不同于卢梭时期的理论,郑芸认为卢梭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要顺从自然天性,而当代自然教育更侧重儿童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4];李鑫和虞依娜认为当代自然教育更接近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环境教育,但不同于环境教育广泛的保护环境和爱护生态理念,自然教育更加注重儿童在大自然中的感知体验和自主学习[5];张家希和张晓燕则将自然教育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以科学地了解与尊重自然为前提,通过系统的手段帮助儿童融入自然,培养爱护自然的责任意识,实现儿童与自然有效联结的教育过程[6]。因此,可以将自然教育的内涵总结为以下两点:
重建自然与儿童的联系,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自然性是儿童最根本的天性,所以当儿童长时间不接触自然,就会产生自然缺失症、肥胖症等问题。儿童的天性如同稚嫩的幼苗,成年人作为教育者,应当引导孩子顺应本性探索自然,若总是依据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不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会出现“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
增强自然体验感知,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自然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式教育,需要儿童参与体验户外活动来获得经验知识,比如利用树叶进行绘画创作,开辟种植区记录果蔬生长情况,在雨天观察土壤里的小昆虫等,极大地丰富了儿童对自然的认知,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团队意识。
在自然教育中,除了将培养对象“自然化”外,一个自然的培养场所也极为重要。幼儿园户外环境通常是指位于幼儿园中、除建筑内部空间以外的空间形态,由种植绿化、活动场地、屋顶天台、运动场及其附属设施组合而成,是一个“点、线、面、体”相结合的环境[7]。根据户外环境的绿化程度,可以将幼儿园分为自然幼儿园、绿色幼儿园和无绿化幼儿园,其中自然幼儿园还可分为森林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森林幼儿园主要分布于欧美国家,例如英国“小小森林人”幼儿园是以当地原有的森林基底为依托,让儿童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通过复杂多元的丛林探险活动获得更多自主学习与动手的机会[8]。乡村幼儿园则以日本自然学校为代表,将教育机构设立在山区、农村这些城市远郊地带,通过农耕活动及野外游戏提高儿童自然生存力,接受认知体验型的自然教育[9]。以坐落在雾岛连山山脚下的宫崎县MRN幼儿园为例,园区外的田园风光和园区内原有4棵大树相呼应,在庭院中设置浅水小池塘和高低起伏的迷你岩洞,通过模糊室内外边界的设计手法吸引儿童到户外运动。而现代城市里的幼儿园生态资源限制大,占地面积较小,在远离周边自然场地后,教育者大多通过室内授课或定期组织出游的方式进行自然教育,并不能将其完全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因此,2016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五条明确提出幼儿园户外场地要配备相应规模的种植园地,进一步强调了感知自然、体验参与的重要性,将自然教育从理论普及过渡到动手实践。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幼儿园采取农业种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西安市魏寨幼儿园通过开辟独立场地打造可食农作物景观,开设农事农活体验活动将自然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日常教育中[10]。
从场地的本底性质来看,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设计有了很大改变,但目前国内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形式仍然单一,可简单概括为去自然化的“器械—围栏—铺地”模式[11],场地内的植物绿化大多是为了满足绿地率要求,而较少有实际意义。自然教育强调利用自然资源营造生态友好的户外空间,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构建自然课堂,让儿童能随意进出绿地,扩大接触自然的范围来满足儿童自主游戏的真实需求,对园区户外环境的整体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场地的功能性质来看,幼儿园户外环境除了用于绿化观赏、美化校园环境外,更多的是为师生提供一个通勤社交、游戏活动的场地,在自然教育的融入下,户外环境成为了自然科普课堂,花草树木的气味、形态、色彩配置也为儿童带来更加多元、多层次的感官体验[12]。例如,日本船桥市幼儿园是一所拥有层叠环形结构的幼儿园,建筑外围的乔木环带作为绿化屏障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中庭的自然缓坡通过空间上的纵向延伸,使建筑和户外景观融为一体,为幼儿提供跑、跳、爬等自然能力的机会。而屋顶露台的蔬菜园和校园里的开放式厨房相结合,通过“播种—种植—收获—烹饪”的方式开展饮食教学系列课程,进而满足幼儿“五感”发展的需求。
自然的多样性赋予了儿童玩耍的多样性,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石头流水等自然要素都能成为儿童游戏的材料[13]。以北京IBG幼儿园为例,设计师使用真正的草坪为基底,配置大量的绿色植物,以乡土树木为主基调,有意识地将庭院和周围街道相融合。选用自然木材营造树屋,让儿童站在树屋上伸出手就能触摸到大树的叶子,身处绿意盎然之中,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自然变化。
目前中国幼儿园户外活动主要在硬地和塑胶铺地上开展,种植绿化仅作为户外环境的点缀和背景,自然生态性薄弱的同时,边界围合感也逐渐增强,绿地零碎化、边缘化严重。因此,可以利用沙子、草皮等天然材料,结合起伏变化的微地形,创设自然化的软质活动场地,既能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又能拉近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绿色植物不仅可以改善生态小气候,美化园区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在树种选择上,应优先种植观赏价值高、易养护管理、无毒无害的乡土树种,考虑常绿树与落叶树、开花树与彩叶树的搭配,确保四季均有景可观。结合幼儿园户外场地的活动功能需求,通过孤植、丛植、片植的方式划分场地空间,采用花境、花坛、垂直绿化等种植形式丰富植物景观层次[14]。
景观小品作为户外环境中的辅助要素,不仅可以提升儿童在自然认知活动中的游戏概率,还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与自我联想能力[15]。采用自然或可再生材料,对自然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进而达到科普的目的。考虑到导视小品需满足易辨识的性质,可以将儿童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融入设计之中,如选择花草、宠物等童趣造型烘托环境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通过视、听、嗅、触、味五感对自然进行最基础的观察探索,由于儿童的视觉能力和感知心理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别,应根据儿童身高和视野设计符合他们行为习惯的感知空间。为了增强环境中的感知体验,强调以触觉为主导的复合感官体验,可以在游戏设施外观上提供新鲜感吸引孩子进入活动,例如将树屋滑梯、攀爬网和传统的沙坑结合,利用自然材料与竖向空间结构引导孩子进行多元的感官活动[16]。
马群幼儿园(润康苑分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占地面积约6 500 m2,内部设有景观水池、种植园地、塑胶跑道和成品游戏设施(图1)。该场地现状条件为:原有绿地预留较少且大多沿围墙边线展开,绿地率仅占总占地面积的15%;游戏设施均为塑料制品,极少运用自然材料,对园内儿童缺乏吸引力;活动场地功能单一,与自然教育相关的科普小品几乎没有,亟需规划。
1.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润康苑分校)总平面图
通过梳理整合场地信息,综合分析自然教育的教育功能和体验诉求后,将“重建儿童与自然关系”作为设计主题,最大化保留现有绿地资源,充分尊重孩子、老师、家长等公众意见,打造以自然教育为主题,同时兼顾沉浸式游玩形成趣味性十足、自然而多元的幼儿园。
根据儿童日常的活动需求,场地总体布局可分为动静两部分,西侧结合场地原有的植物资源打造林下空间,是较为静谧的半开敞空间,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读书、课下交流的空间。东侧和北侧是儿童主要的户外活动场地,是适合儿童随意奔跑、娱乐玩耍的开放空间。按照空间性质与功能作用,可以将场地划分为入口活动区、室外活动区和中庭活动区,并围绕节气与四季变化,通过合理设置趣味性游戏节点,增设具有冒险性和文化性的无动力游戏设施,创造与自然互动的条件,丰富自然教育体验。
3.4.1 强调场地的自然性
室外活动场地铺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选择纯天然的草皮材料,例如园区入口通过种植丛生草花模拟乡野生境,将现状坡地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形成“滑草隧道”(图2),最大限度将滑梯、台阶踏步融入自然之中,体现自然教育的亲自然理念。为更好遵循原有地形地貌,将场地东侧有起伏变化的灌木丛改建成坡度为10°左右的规则草坡,并设置管道、台阶、拉绳和攀爬网,让儿童通过钻洞、登高进行认知与探索自然活动(图3)。在角落处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素材,让儿童利用树枝、石块、瓦片等废弃材料搭建昆虫小屋,为各种昆虫和小型两栖爬行动物打造遮蔽休憩场所,通过近距离观察到昆虫习性,明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由哪些组成部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植物设计上还结合围墙、栏杆布置立体绿化,如“轮胎花篮”是用废旧轮胎种植色彩艳丽的花卉,让儿童系统地了解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做法及其对环境改善的意义(图4),进一步强调了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引导儿童接触自然的重要载体。
2.“滑草隧道”景观设计
3. “山地探险”景观设计
4.“轮胎花篮”景观设计
3.4.2 增强教育的参与性
参与式景观主要表现为人工造景,在设计中主要由各类开展自然课程的场地组成。如利用废弃的砖石在建筑后方开辟种植区,搭建12个1 m × 2 m的菜地,种植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常见果蔬植物,包括西红柿、茄子、草莓等。同时利用PVC管设置垂直构架,让孩子能清晰观察到葡萄、丝瓜等爬藤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自发进行园艺活动(图5)。在位于场地东北角的戏水区附近种植睡莲、菖蒲等开花净水植物打造自然驳岸,拆除原有护栏后可组织一些适合幼儿的集体活动,例如在老师的引导下赤手光脚站在前滩观察水中的小鱼、打水仗嬉戏等,深入地认知所处的水生环境,使幼儿对大自然有更为强烈的综合感知体验(图6)。同时,借助儿童亲近动物的天性,在场地西侧较为私密的林下空间设置萌宠小屋,饲养体型较小的鸡、鸭、兔等动物,通过互动喂养方式增进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让幼儿更真切地感受动物的生长变化,加深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爱心(图7)。
5.“一米菜园”景观设计
6.“魔法溪流”景观设计
7.“萌宠乐园”景观设计
3.4.3 彰显景观的文化性
文化小品在不同场景中的穿插设计是以科普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图解形式让儿童了解并感受自然的魅力。如利用简易节气图标的滚动积木装饰一楼室外栏杆,通过图画内容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自然气候,科普节气种类,做到寓教于乐(图8)。另外,设计将中庭空间改造成具有高低落差的“自然课堂”,不依靠枯燥的书本与讲解,而是通过户外活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墙壁上悬挂的废弃玻璃瓶可作为自然教育主题的互动装置,由幼儿园老师带领儿童一起进行声乐演奏,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价值意义,从点滴里感知与学习自然知识。
8.“积木栏杆”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合理开展儿童自然教育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幼儿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场所,是适合进行自然教育的场地之一,建立一个自然化、生态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已成为必然。因此,在其营建过程中,要结合自然教育的内涵,考虑其融入幼儿园户外环境后的积极影响,利用自然景观元素、划分感官体验空间及开展各种互动活动,使自然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均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以此唤起儿童对大自然的尊重之情,为儿童提供一个主动贴近自然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