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晓波 徐春春 周建霞 纪龙 陈中督 虞涛 陈晓阳* 方福平*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通讯作者:fangfuping@caas.cn)
水稻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考古学研究证据表明,我国祖先早在10 000 年前就开始驯化和栽培水稻,7 000 年前水稻栽培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现代生物信息学研究也表明,大约8 200 年到13 500 年前在长江流域即出现了最早的栽培稻,该成果第一次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证实了水稻起源于中国。水稻生产不仅为世界50%、我国6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口粮,以水稻为主体的稻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蓄水源、调节温度、净化水质等方面的生态作用也十分显著[2]。近年来,各地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充分挖掘彩色水稻、梯田水稻、农耕体验等稻田文化的旅游价值和以水稻为主的“插秧节”“丰收节”“开镰节”等节庆品牌方面的经济价值,也取得显著成效。
浙江省拥有上万年的稻作文化历史,具有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存,如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青田稻鱼共生、湖州桑基鱼塘、云和梅源梯田、杭州南宋八卦田等遗迹遗存、农耕景观,以及各地的一些民间风俗、禁忌信仰等精神文化[3]。目前,浙江省共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 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个,总数居全国第一。2005 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亚洲唯一入选的农业系统;2015 年,距今1 000 多年历史的“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 年,“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一年新石器时代稻作文明的典型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深入挖掘与利用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对于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稻作遗址数量众多,包括上山、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系列文化遗址。2000 年,金华市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发现将浙江的历史推进到了1 万年以前,是浙江万年文化之源。2006 年11 月22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2020 年4 月,袁隆平先生专门为浦江万年上山遗址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2020 年11 月,在“上山遗址发现2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 多位专家学者得出结论,上山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历年来的考古新发现、生物信息学研究及其成果揭示,稻作农业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4-5]。据统计,目前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10 000 年左右的水稻考古遗址仅有4处,包括江西万年的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6]、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7]和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8]。与万年仙人洞遗址仅发现水稻植硅体相比,上山遗址在早期文化层发现了2 粒炭化稻米颗粒,尽管数量较少,但也提供了早期水稻耕种的最直接证据[9]。2000 年,考古调查队在金华市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在第8 文化层发现了1 万年前具有驯化特征的水稻植硅体,提供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初始驯化证据;在中晚期文化地层发现了丰富的炭化稻米;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据测距今11 400—8 600 年,比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夹炭陶片早了3 000 多年,比跨湖桥遗址发现的夹炭陶片早了2 000 多年;上山遗址还发现了丰富的打制石器,包括水稻的耕作、碾磨工具等,具备了早期农耕生产的考古证据,表明上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
浙江省稻作遗址数量众多,按照遗址所处的不同年代具体可以分为上山、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系列文化遗址。其中,上山文化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目前在浙江境内总共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遗址19处,普遍分布在浙江中南部低山丘陵之间的河流盆地,其中以金衢盆地最为密集,包括浦江上山,义乌桥头,嵊州小黄山,永康庙山、太婆山,金华青阳山、三潭山等遗址。其中金华地区有13 处,占2/3,堪称我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浙江省已经陆续发现上山文化(距今11 400—8 600 年)、跨湖桥文化(距今 8 000—7 000 年)、河姆渡文化(距今7 000—5 300 年)和良渚文化(距今5 300—4 000 年)等史前文化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均不同程度发现了稻作文化相关的遗存遗迹,涵盖野生稻的驯化与栽培、稻谷主体的产生和发展、稻作生产用具的演替和稻作场所等生产活动空间的变化等。其中,上山文化时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食物匮乏,先民开始尝试耕种野生稻来增加食物来源,稻作农业开始孕育;跨湖桥文化时期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等可以用于耕种的生产农具,证明稻作农耕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稻作农业开始形成;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通过采集获得的橡子、菱角等野生植物尽管仍是食物来源之一,但随着人口大幅增长,稻作生产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稻作农业逐渐形成规模;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以稻作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依靠农业生产才能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漫长的稻作农业起源过程也终于基本完成[10]。浙江省内存在的这些不同年代的稻作文化遗址形成了目前国内脉络最为清晰、最为系统、证据链最为充分的稻作文化遗址群。
稻作文化遗址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上山、河姆渡、良渚等稻作文化遗址为世界稻作起源于中国增添了新的证据,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稻作文化资源,对于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稻作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2.1.1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讨论时进一步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20 年9 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了我国考古工作。
2.1.2 坚定浙江省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上山”为源头的系列稻作文化遗址不仅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在不同地层发现的古稻遗存也为深入研究稻作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加强对上山等稻作文化遗址的挖掘与保护利用,弘扬浙江省拥有万年历史、灿烂成就的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遗产,把“上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作为提升“重要窗口”的成色来打造,是坚定浙江省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2.1.3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世界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其本质不仅仅是在怀旧和保护,更重要的是使其具有永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通过充分挖掘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系列稻作文化遗址、遗产的文化和品牌效应,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农业多功能,让其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文化宣扬、农业观光旅游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于提升地方产业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2.1 水稻面积大幅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以来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呈较快下降趋势。2020 年水稻种植面积仅 63.6 万 hm2,比 2011 年减少 13.8 万 hm2,减幅达19.0%。其中,上山遗址所在的浦江县水稻面积仅有0.14 万hm2,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在的青田县水稻面积仅有0.45 万hm2,云和梯田所在的云和县水稻面积仅有0.19 万hm2。若水稻面积持续下滑的势头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浙江省重要稻作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便失去了重要载体。
2.2.2 价值挖掘不够充分
在稻作文化保护与价值挖掘方面,江西万年县利用先发优势已经打造形成了“稻作遗存、稻作技术、贡米产业”为核心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其本土品牌“万年贡”的评估价值已经超过70 亿元,并先后吸引益海嘉里、山东鲁花等大型企业落户万年,成功将稻作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6]。但浙江省内稻作文化遗址,特别是“上山文化”系列遗址目前大多仍主要停留在考古研究阶段,在稻作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教育等多功能价值挖掘方面不够充分。
2.2.3 资源整合利用不足
浙江省稻作文化资源在数量和地方特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划,未能将稻作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除了传统稻作文化资源的内部整合利用外,在传统稻作文化资源与现代稻作技术的融合发展方面也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为代表的水稻育种、耕作、植保、遗传、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均居全国前列,但这些现代稻作技术优势与稻作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未能有机结合。
2.2.4 保护利用程度不够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促进更积极地保护,既要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开发,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护”。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较多、形式多样,但重视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不足。尽管近年来仙居、永康、嵊州等地陆续推进稻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但在促进稻作遗址与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并没有出台实质性举措,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撑,对当地产业发展的促进和支撑能力不够。
日本政府和民间历来高度重视对稻作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发和利用。一是申请物质遗产项目。日本政府协同民间组织对稻作祭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定有37 种,文化遗产由具体单位保护;申请物质遗产不仅可以提升知名度,还能够利用文化软实力增加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二是出台相关法律保护。陆续出台《地域再生法》《生物多样性地域合作促进法》《农山渔村活力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激发了各地发展乡村文化的自发性、积极性,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三是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大力推动传统的稻作节日走向城市,让更多人参与稻作文化的发展过程,提高经济收益,传承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四是提升大米品牌价值。大米是日本的重要文化之一,在越光大米主产地新潟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通过文化传承来保护越光大米的品牌荣誉。
3.2.1 出台法律法规
我国部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陆续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强对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2012 年,云南省出台《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强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8 年,普洱市出台《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规范古茶树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活动;2021 年,泰州市出台《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加强垛田保护,传承和弘扬垛田传统农业文化,推动垛田永续利用。此外,湖南常德、江西万年等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办法,加强对城头山遗址、仙人洞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3.2.2 发挥品牌效应
蒙古敖汉旗利用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把“荣誉”变为“生产力”,“敖汉”小米品牌估值已经超过113.5 亿元。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将梯田的保护利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等相结合,推广稻鱼、稻鳅和稻鱼鸭共生等模式,项目区及辐射区水稻综合种养实现总产值11.7 亿元。江西万年县围绕年糕、米粉等米制品,成立加工企业12家,年产值16.8 亿元,占全县GDP 的43.0%。山东夏津县利用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桑产业,目前全县桑类加工企业近20 家,年加工椹果2 万t、桑叶1 000 t,并让10 万农民参与其中。
3.2.3 建主题博物馆
我国部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遗产地陆续建立相关主题博物馆。2016 年,浙江省诸暨市中国香榧博物馆开馆,是中国首个研究香榧历史文化、展陈香榧苗圃树种的实践基地;2019 年,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元阳县正式开馆,集中展示红河哈尼梯田发展历史及农耕文化、文物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019 年,为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隆平水稻博物馆在长沙开馆,通过1 200 多件文物展品和丰富的多媒体设备,集中展示与水稻相关的文化、知识。
3.2.4 举办大型活动
各地通过举办大型丰收节、旅游节、论坛等活动,扩大遗产地影响力。江西万年县举办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开展系列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广泛挖掘收集相关民间民俗资料,赋予稻作文化更多更新的文化内涵;云南元阳县先后举办实景农耕文化节、国际越野马拉松比赛、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等系列节庆活动;云南广南县举办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展现广南传统八宝稻作文化,提升水稻产业价值,举办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此外,江苏兴化举办千垛菜花旅游节、广西隆安县举办“那”文化旅游节、湖南澧县举办城头山世界稻作文明论坛等。
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一系列稻作文化、稻作遗址是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形成了国内脉络最为清晰的稻作文化遗址群,值得传承与深入挖掘。为此,建议在加快推进“上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上山遗址公园为依托,加快建设一个藏品多、种类齐、品质高、能体验的高规格国家级水稻博物馆,弘扬传统农耕和稻作文化。
2020 年11 月,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浦江挂牌成立“上山稻作研究基地”。建议集中整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金华、嘉兴、宁波等地方水稻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集聚和行业影响力等优势,深入挖掘稻作文化资源,加快浙江省稻作科技创新,推动“上山遗址”所在地成为世界稻作文化、稻作科技研究基地。
稻作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建议充分利用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方面优势,开展优异育种材料发掘与创新、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具备国内外领先优势的水稻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加快选育推广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体现浙江省特色和优势的突破性水稻新品种。
充分利用“上山文化”等稻作遗址品牌和知名度,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万年上山”等区域文化品牌,推动稻作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拓展农业功能,依托稻田景观、文化和品种资源等发展相关产业,通过打造绿色优质大米等产地品牌、产业模式,促进遗产地农户增收,带动沿线村庄发展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稻作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