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双鱼石构造发现了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孔隙型气藏,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风险勘探一等奖,“当年批复、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剑阁天然气净化厂一次性投运成功,揭开了川西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规模增储上产的序幕。
2021年以来,在双鱼石和九龙山等重点建产区连续获5口日产百万立方米高产气井,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气藏天然气探明储量通过股份公司审查,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截至目前在双鱼石、九龙山地区二叠系已陆续获得了22口工业气井,11口百万立方米级气井,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
川西地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具有“一超、两高、六复杂”(超深、高温、高压、构造复杂、储层复杂、气水关系复杂、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井筒完整性复杂、地面条件复杂)的特征。为了破解勘探开发技术瓶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公司)用“三个一体化”高效推进川西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
“地质+地震”一体化,强力推进勘探部署和实施。针对重点建产区山前带超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储层非均质性强等技术难题,开展真地表各项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攻关,提高复杂构造成像精度,落实构造细节,指导靶体设计及导向跟踪。开展“双高”保真保幅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利用地质统计学储层反演技术及小尺度裂缝三维精细雕刻技术的应用,精细化目标优选和跟踪工作,始终抓住单井产量的“牛鼻子”,双鱼石地区高产井培育初见成效,连续获得4口百万立方米级气井,其中双鱼001-X8井成为该区首口日产超百万立方米的气井(目前按80×104m3/d连续生产)形成高产井地质模式,针对不同储层特征区块,优选不同井型,为直井、水平井高产奠定基础。
“地质+工程”一体化,钻井提速成效显著。针对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难钻地层机械钻速较低、地层安全窗口密度窄的特点,集成应用空气锤、个性化钻头+高效井下动力工具,配合气体钻井、精细控压、地质导向、垂直钻井等工艺技术,引入“钻头钻具一体化服务”,推广新工具使用。机械钻速较“十二五”提高72.25%以上,周期缩短33%以上。双鱼001-X3井完钻井深8 600 m,创中石油陆上最深水平井纪录。针对超深复杂储层改造难题,攻关形成“裸眼分段+胶凝酸酸压;尾管射孔+暂堵转向+闭合酸化”为主体的精准储层改造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储层产能。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开发井平均测试产量由55.66×104m3/d,提高到126.40×104m3/d,有力支撑天然气效益勘探开发。
“勘探+开发”一体化,助推高质量发展。针对高压、含硫、水侵识别难度大、井筒完整性评价复杂等特征,坚持按“地层—井筒—地面”三结合分析生产动态、“气藏工程+采气工程+地面集输工程”三统一的工作思路制定开发措施。深入攻关,形成超深碳酸盐岩有水气藏产能评价及水侵预判技术,地面综合配套治理措施成功解决完整性管理难题,形成“等压设计+固定式油嘴+笼套式节流阀”的超高压节流标准化工艺。剑阁天然气净化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现360×104m3/d的长周期生产,在成功实现“两年一修”的基础上,天然气年处理量增加2亿立方米。
下一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持续围绕川西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有利区,以寻找孔隙型规模储量为目标,强化基础地质研究,加大风险勘探力度,开展工程技术专项攻关,加快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力争再获得2~3个油气战略新发现。
(中国石油西南油田公司川西北气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