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卓玛
(青海省共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813099)
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是广大牧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人畜危害相对比较大的主要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牛羊等中间宿而引起的包虫病称为囊型包虫病,主要通过犬传播。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牛羊等中间宿主而引起的包虫病称为泡型包虫病,主要通过狼、狐狸、田鼠等野生动物传播,因其治愈难度大、致死率高而俗称“虫癌”[1]。共和县根据《青海省防治包虫病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 年)》 要求,2017 年正式启动开展了以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四位一体”为抓手的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为准确掌握共和县近4 年来的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科学制定下一步畜间包虫病防治策略,2020 年11~12 月份,在县乡动物防疫专业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对共和县2020 年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并与2016 年畜间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侧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谷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3200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0.7~6.3℃,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250~450mm,无霜期平均88d。地理坐标为东经99°~101.5°,北纬35.5°~37.2°之间。共和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大县,全县辖7 镇、4 乡、99 个行政村。南北宽约155.4km、东西长约221.5km,总面积约1.73 万km2。有可利用草场1828 万亩,耕地50.59 万亩。2020 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54.38 万头(只匹条),其中牛9.78 万头,羊139.35 万只,鸡3.98 万只,马属动物0.51 万匹,建档家犬0.76 万条。
被检牛羊脏器均来自共和县范围内饲养,并在青海主月畜牧业有限公司屠宰场和青海省青海湖肉业有限责任公司屠宰场定点屠宰后的616 头只牛羊的肝肺等脏器。被检家犬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从本乡镇范围内随机购买的12 条家犬。被检犬粪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随机从本乡镇采集的90 条家犬的粪便。
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采用眼观、手摸和刀切相结合的方法,在屠宰现场检查宰杀后牛羊肝肺等内脏器官上的棘球蚴包囊,凡有棘球蚴包囊或钙化包囊的均判定为感染。家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采用剖检法检查犬小肠内的棘球绦虫,凡镜检发现棘球绦虫的无论数量多少均判定为感染。犬粪包虫抗原采用ELISA 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凡在犬粪样品中检测出包虫病抗体的均判定为阳性。
共调查了198 头牛,其中感染4 头,平均感染率为2.02%,共检出棘球蚴包囊7 个,平均感染强度1.75(1~2)个。检出的7 个棘球蚴包囊均在肝脏,肺脏和心肾等其他内脏器官均未检出棘球蚴包囊及钙化囊。具体调查结果详,见附表。
共调查了418 只羊,其中感染13 只,平均感染率为3.11%,共检出棘球蚴包囊23 个,平均感染强度1.77 个(1~5个)。内脏器官棘球蚴包囊检出情况为:肝脏检出棘球蚴包囊的羊6 只,共检出棘球蚴包囊10 个,平均感染强度为1.67(1~5 个)个;肺脏检出棘球蚴包囊的羊5 只,共检出棘球蚴包囊6 个,平均感染强度为1.2(1~2)个;肝肺同时检出棘球蚴包囊的羊2 只,共检出棘球蚴包囊7 个,平均感染强度为3.5(3~4)个;在心肾等其他内脏器官均未检出棘球蚴包囊及钙化包囊。具体调查结果详,见附表。
附表 共和县2020 年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统计表
共剖检了12 只家犬,在小肠内均未发现棘球绦虫,实验室检测家犬粪样90 份,犬粪包虫病抗原均阴性。
(1)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共和县自2017 年正式启动实施《青海省防治包虫病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 年)》 以来,以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包括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家犬驱虫后一周内犬粪的无害化处理)“四位一体”为抓手的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防治目标,与本县2016 年的牛感染率6.7%、羊感染率10.71%、家犬感染率33.33%、犬粪抗原阳性率20.1%相比,分别下降了4.68、7.6、33.33、20.1 个百分点。
(2)调查结果显示,包虫病感染肝脏的概率明显高于肺脏感染的概率,肝肺同时感染的概率比较低,心肾等其他内脏器官均无棘球蚴包囊或钙化囊。
(3)尽管共和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青海省畜间包虫病基本控制标准,但牧民群众吃生肉(风干肉)、用病害脏器喂狗和放养家犬、犬畜同圈,甚至在屋内养犬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包虫病传播流行的潜在隐患依然长期存在,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任务艰巨。
建议持续推进好落实好“四位一体”畜间包虫病防治策略,依法严格扑杀处置流浪犬,才能巩固好近4 年来取得的防治成效,有效防止畜间包虫病感染率再次上升或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