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波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就目前的课堂评价而言,存在标准单一、知识至上、缺乏互动、流于形式等问题。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课堂实效。
一、强调过程,重视能力
片面强调结果、忽视过程是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僵化的一大主因,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付出和表现疏于评价,却对结果性的考试成绩过分关注,极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甚至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因而,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反馈等多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考察学生的投入状况、表现情况、学习程度、进步空间,争取更加全面地认识、评价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者,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要把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作为评价重点。最后,教师要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朗读大会、时事分析等,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文献等,收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资料,派出代表阐明观点。教师不能只对该小组所阐述的观点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还要把学生的资料收集过程、分析过程纳入评价体系。有位学生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表达了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經济的长处,又能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因为它既避免了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又激发了经济活力。”教师评价道:“很好,你能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优点结合起来思考,看得出来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理解得很透彻,如果你能举例说明宏观调控的手段就更加完美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有了更大进步。
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形成的过程既是学生自身努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鼓励、督促、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过程评价、能力评价作为思想政治课评价的重要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活学活用、探索实践,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二、尊重差异,形式多样
下药要“对症”,教学也应因材施教。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从单一角度来评价学生,要看到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状况下的表现,对学生做出合理确切的评价,发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教师不仅要看到纸笔测试的价值,还要通过口头表达、日常观察、谈话交流等途径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做出综合评价,在动态中观照学生的发展进程。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互评、阶段评价、成长记录、个人自评等方式构建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个体差异的评价体系。另外,教师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开放性原则,对于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的考查,要尽可能多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测试,尽量增加与生活相关的测试题。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对于抽象的哲学观点,学生理解吃力,个别学生对难点问题模糊不清,逐渐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把握学情,让学生之间交换作业、试卷,评价对方的优缺点。再者,教师可以改变书面测试的标准,注意难易适中,防止脱离实际,提供情景分析、灵活开放类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不要单纯以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要包容学生的个性思考,多角度理解学生。此外,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做出综合评判。教师在多方面考查学生之后,要及时向学生反馈,开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要通过多样的评价体系调整学生状态,激发学生潜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取长补短。
三、多元开展,提高素养
教师要开展多维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素养,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正以取得进步。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手段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建议家长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通过鼓励、引导,教育孩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入实践,借助社区服务、观影看展、参观教育基地、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深入体会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在有所思、有所感的基础上有所行,让社会其他群体看到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做出评价。
例如,在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生活中思想道德冲突的案例,然后提出辩题:正方观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存在正相关关系”,反方观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让学生开展辩论。在完成之后要让学生思索自己要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真正把理论转化为能力。再者,教师要把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在册,从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态度、阶段考核、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整体评价学生,给家长提供参考,让家长在此基础之上观察学生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对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要及时鼓励、表扬,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要点明原因,使其尽快改正。同时,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进行必要的干预、监督,家长要提醒学生养成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信友善等品质,在学生面临道德选择困难时,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判断,勇敢抉择。此外,学校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关乎社会美德、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勤工俭学,安排学生服务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特殊人群,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此外,在社会实践中,他人的赞赏和评价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道德修养。
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个层面开展的思政课评价体系,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学生互评,取长补短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尽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互评中取长朴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讲授新课之前,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新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同时,还要收集和整理不懂的难点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讲课时有的放矢、增强指向性,又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讲和学习。其次,当教师讲解完后,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并将总结的学习成果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互评,看谁总结得全面到位。点评时,点评者要真诚地指出存在不足的地方,最好能给出合理化建议,被点评者要善于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从而在互评中取长补短。最后,根据小组完成情况,教师让不同小组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培育学生的共同参与精神。
例如,在教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中外历史上有关贪官污吏被处分的资料,并剪辑成视频,同时,让学生充当法官,大胆想象处理这些案件的各种方式。学生可以先独立制作相关的视频作品,尝试设计案件的处理方案,个人完成后在小组内部分享。然后,在其他小组成员的点评和指导下,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作品和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挑选小组代表,让其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最终作品,让其他小组担任评委,并以作品内容是否全面、处理方案是否新颖等标准,给出最终的点评成绩。按照这样的方式,完成对所有小组展示成果的点评,并给出最终的点评成绩。最后,教师要对全部活动做出总结和评价,要奖励表现优异的小组,奖励的方式以发放文具奖品和颁发荣誉证书为主,讓学生在激励中不断前行。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消除学生不敢表达的胆怯心理;又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付出终有回报的幸福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并实现法律知识和法律情感的内化,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并利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主动参与课堂评价,直面现实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主要功能。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为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评价策略应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多种方式相协调、多元主体相促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与时俱进、综合全面、平等自由、尊重个性的评价,让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模式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注:本文系江苏省第二届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模式及质量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K-e/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