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
【摘 要】实施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要掌握三个要领:抓住一个整合点,统筹考虑单元教学;找到纵线和横线两条线,贯穿单元教学要素,实现能力横向迁移;把握三原则,变“内容组合”为“学习组合”,将“碎片化”转为“结构化”,让“文本的整体性”与“文本的材料化”相结合。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整合;教学要领
当下的单元教学更多的是指一种教材的编排方式,而没有成为一种教学的模式。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本来各自独立,按照某一个标准编排在一起。如果不把它们整合起来,就会相互孤立,缺少关联。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可使单元内的各个教学要素形成合力,能够互释,有效迁移,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
一、抓住“一个点”,统领单元
“一个点”指“整合点”。所谓整合,是指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整体。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就是要把一个单元当成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统编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为此,选择“整合点”时,可以从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入手,把单元内部的各个点(如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等)串联起来。
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是个跨文体单元,四篇课文虽文体各异,但写的都是景物,形成一条贯穿全单元的明线。单元篇章页上关于语文要素的提示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综合分析课文、习题、语文园地、习作等单元构成要素,可以发现还有一条贯穿单元的暗线,那就是“怎样想开去”,具体来说就是联想、想象能力的运用。课文中,无论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运用,还是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交相推进,背后都有联想和想象的影子。因此,把“联想、想象能力的运用”作为单元“整合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找到“两条线”,有序推进
(一)找纵线,贯穿单元要素
拉尔夫·泰勒说:“课程的某一主要要素有可能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却仅仅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这样学生在理解、技能、态度或某些其他因素上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了防止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中主要的课程要素低水平重复,教师要设置梯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联想、想象能力的运用”,通过一系列听说读写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想开去”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具体做法是将主要课程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1.以画促“想”。图画是静态的、无声的、平面的。要想把画面变活,就要借助联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平面为立体,用语言来描述图画所描绘的生动情景。
设计学习任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请给每幅画加个小标题,概括这幅画的特点。观看骤雨图片或视频,抓住骤雨的特征,把这首诗改写成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2.以诗促“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文学作品中的山川景物,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的产物,须凭想象进行创构。
设计学习任务: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描述的两幅月夜图,说说哪些词语是直接写景的,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以写促“想”。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表情达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单元习作要求: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那么,怎样发挥想象“想开去”呢?可以搭建写作支架,先分析要变成的这种事物的特点、所处环境、用途,从这三个方面想开去,思维就有了方向。再把这三个方面的关键词寫出来,然后把这些词语连缀起来,就能形成一段内容统一、符合逻辑的话。
(二)找横线,实现能力迁移
“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的保持和学习的迁移(迁移的出现是有意义学习的标志)。”“简言之,保持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而迁移不仅要求学生回忆,而且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的东西。”相较于单个文本的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阅读教学走向了多文本,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同类文章,从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达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实现阅读能力的横向迁移。
宗璞的《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紫藤萝瀑布》等系列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对生命的热爱,而且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指通过描绘客观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找准言“志”之“物”,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志向或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认为:“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志”与“物”要“切至”,就是要恰当,莫把天鹅画成鸭子。
为此,可设计学习任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丁香结》中“物”与“志”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课外,学生阅读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绘出表示“物”与“志”关系的思维导图。绘制时要注意由“物”到“志”有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先抓住物的特点实写,再从物的某一个特点联想到与志的相似点,由此引发出对人生的感悟。
三、把握“三原则”,优化教学
(一)变“内容组合”为“学习组合”
单元作为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单位,把课文、注释、练习等内容按一定的标准组合在一起。严格说来,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之间本来没有逻辑性,单元中的课文是可以替换的。它们之所以能够组合在一个单元内,主要是因为符合“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条件。
变“内容组合”为“学习组合”,就是要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大任务的设计等,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使其更有利于學生开展深度学习。
加涅认为,要使学习得以发生就要仔细安排好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因此,教师要设计各种真实的言语活动情境,创造积极的外部学习条件,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例如,可以改进《丁香结》课后训练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创设一个任务驱动的言语活动情境:“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结与人生联系起来的?你平时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样化解的?能向你的好朋友说说吗?”这个言语活动情境把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者结合起来,提出挑战性任务,增加了语言交际对象,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习任务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助力达成目标的学习支架,即能否在学生已有知识同新建构知识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顺利提升为“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材中常常出现的一个学习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需要搭建学习支架。以《草原》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学习任务:默读《草原》第一自然段,圈画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并在边上用恰当的词句作批注。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圈画出来的词语和批注,直观了解学生的体会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将“碎片化”转为“结构化”
“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各体各派,应有尽有。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叶圣陶先生这段话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构成的文选型课本看似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体系完备,实质上课文之间关联性不够强,语文学科知识点相对分散。
结构化,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具体而言,就是在一个单元内,把各个教材要素整合、串联起来,建立起系统的语文要素框架以及循序渐进的上升梯度;在教材体系中,明确每个单元的核心教学要素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与其他相关单元有何联系。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小说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提到了想象;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艺术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也提到了想象。联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个单元对想象的关注点有什么区别?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这些都是进行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时要思考的。
(三)让“文本的整体性”与“文本的材料化”相结合
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着眼点是整个单元,单篇课文不再独立存在,而是成为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部分。在单元大目标、大任务的指引下,文本成为服务于任务的“例子”,或者说文本的一个部分成为了“例子”。以任务为先导,以文本为例证,文本材料化了。
强调文本的整体性与文本的材料化结合,就是要处理好文本的独立性与单元的整体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文本以一个独立的整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丰富内涵也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完美体现。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不排斥篇章教学,而是要革除篇章教学的弊端,让篇章教学高效省时。
除了本文前面提到的“比较阅读同类文章,从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教师还可以采取“教读课文得法,自读课文用法”的方式。这些都是让文本独立性与单元整体性辩证统一的好办法。再则,对于经典文本,当然可以全方位、多层面地挖掘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但是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往往是费力不讨好,想要面面俱到,结果是啥都没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单元“整合点”的统率下,单元内的课文构成一个相互协同、相互比较的结构化的整体,这实际上是保持文本独立性与单元整体性的另一种形式。
综上,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要立足系统思维,着眼整体建构,既要体现单元核心学习要点逐次推进的层级性,又要呈现教学内容分布从单篇到单元的有序性,让单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材的编排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8-49.
[4]加涅,韦杰,戈勒斯,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7.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55-159.
[7]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
[8]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语文建设,2019(21).
[9]徐洁.单元视域下的课时教学设计优化:以《蒲柳人家》一课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21).
(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4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