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2021-12-08 20:39孙丹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对策

孙丹丹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论述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最后重点阐述相应的强化措施和成效。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marching towards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of building a powerful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the important material and political basi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t pillar and dependent force of the Party's govern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enterprise cultur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n discusses the precaution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paper emphatically expounds the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關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6.1;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118-03

1 引言

国有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背景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发挥着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支撑战略、提升管理、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满足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构建一套具有行业特色、满足企业需要、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是国有企业亟需研究的课题。

2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灵魂”,是所有行动的关键“思想领导”。实践证明,优秀企业必须有优秀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会对企业形象树立、人才队伍培养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在生产经营、科学发展中发挥推动作用。

2.1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内部凝聚力、实现企业愿景的重要抓手

企业文化在国企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经营过程中的价值进行提炼、传播,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员工紧密团结、精诚协作,共同向着企业愿景不断迈进。企业文化是一根纽带,将员工、国企之间的未来连接在一起,并让每个员工都能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荣誉感。企业员工一旦对企业文化产生了认同感,便会对其思维、行为产生指导效果,并转变、影响其思想观念,最终将所有人员凝结在一起,促进国企不断向前发展。

2.2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激发员工责任感、增强企业认同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企业文化核心要素的宣传、视觉形象设计等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落地,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在投身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决策层需要向员工传递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危机意识,让所有人员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发自内心地认可,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国企能够有序顺利发展,离不开员工队伍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良好的企业文化会成为增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推动力。企业文化所承载的“以人为本”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文软环境,促使员工以共同的价值观作为尺度,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提升企业认同度。

2.3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企业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时间长久的推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国企成功的重要催化剂,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力,如研发行业关键技术、科技数字化的管理平台、稳健可靠的财务状况、开放透明的生产经营氛围、客户第一的商业理念、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成果,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更能够持续有效助推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3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3.1 突出个性塑造,切忌拿来主义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特色。某个公司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因正面事件而得到高度关注,其自身企业文化容易被过度推崇。建设企业文化,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总结继承自身优良文化和管理经验上,结合时代需求、环境变化,突出行业或企业特色,进行文化创新。但有些企业不考虑自身情况,对别人的内容进行全盘接收,不顾这种“借来”的文化能否被员工接受,以及经营行业等方面的因素限制,盲目效法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优秀企业看齐。这种生搬硬套的企业文化,往往脱离企业实际和员工需求,失去了其本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势必造成劳民伤财的情况,最后事倍功半、不了了之。例如,有些企业精神的表述大致雷同,“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等词语排列组合,不但缺乏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无法提升亲切感和认同感。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国内外的许多优秀企业对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表述都简洁明了,个性突出,如国家管网集团的企业愿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等。

3.2 优化顶层设计,切忌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在不同的领域、企业、团队中彰显出的优势、特点都存在一定差异。企业文化的内容随着企业的萌生、发芽、成长、壮大等各个阶段,逐渐与企业经营活动深度融合,成为员工队伍心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带领其全力投身国有企业发展进程,奠定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地位。在当下的社会中,虽然大多数企业开始注重文化建设工作,但是真正能够被称为发展“灵魂”的却非常少见。有些企业的顶层设计意识不足,只是将文化作为外在形式,如通过印制手册、喊口号、贴标语等方式进行设计、创建、推崇,却忽视了其中存在的精神力量,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形式化的“面子工程”。其实质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确定方向,没有真正达到让文化辅助经营、让文化推动发展的根本性目的。例如,有的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停留在小范围内开展文化活动,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即便开展文化活动,也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等。

3.3 准确研判形势,切忌闭门造车

当前,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加剧。在多重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始终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准确研判形势,牢记“央企姓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环环相扣,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企文化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要开放大门办企业,充分融合国外先进文化理念,不断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带头推进企业文化落地,践行企业文化价值规范,对内提升凝聚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文化建设中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用文化建设推动国企改革浪潮步步前行。

4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4.1 利用“传帮带”方式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充足时间来完成的工程。想要达成该目标,便需要让管理层与基层人员共同努力,坚决拒绝急功近利的思想,抛弃过去以短期专业培訓为主导的建设方式。要在国企内部营造优秀的文化学习氛围,让管理层、基层人员能够感受、融入环境,并对自身工作时的理念、方式进行规范,从而实现长久、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例如,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传帮带”的方法,强化国企文化建设。由于国企之中的员工数量相对较多,想要将所有人员都吸纳入建设工作中,“传帮带”方式与普通模式相比较时,效果更佳。通过将不同部门内部的人员分为不同的小组(3~5人为一组),选择出其中的优秀人员担任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学习,并对其中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会远超过短期培训。不仅如此,组长需要在日常之中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加强自身的文化内容学习时,还要将组员的规划制定出来,明确学习的关键点,制定出适宜的考核制度,从而将国企内的学习氛围不断优化。

4.2 深度融合中心工作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想要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行强化,便需要与党建工作进行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精神动力。国企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坚持以党建思政作为工作开展的指导,让二者进行充分的融合,并依据其自有的作用,进行培养、提炼、宣传。长时间以来,党建思政一直都存在于日常工作之外,未能对其进行合理、充分的使用,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在国企的内部,为确保党政方针能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要重点关注以下2点:一是党建不仅为国企的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其不断发展、宣传贯彻国企内部的精神,还在强化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强化提供了保障;二是党建为国企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工作的快速开展、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了自身素质,还利用先进的政治思想对员工进行武装、依据优秀的形象进行带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心中,使其成为工作过程中的力量,从而激发出员工的热情。

4.3 充分借力新媒体

国有企业要善于将新媒体打造成颇具企业特色的文化媒体平台,运用现代信息媒介,弘扬企业文化理念,应对负面舆情,提高公众认可度,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建立维护企业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抖音账号,开发应用企业办公移动客户端,运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打开大门办企业,“现场+直播”“线上+线下”带领公众实地走进企业一线,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企业、理解企业、支持企业,打造维护良好企地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运用微信、微博平台发布企业对口扶贫、支持地方应对疫情的有力举措,及时应对企业不良影响,据统计,自新媒体应用以来,中国石化负面舆情比例从2012年的42.6%降至2017年的4.8%,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公众号下留言点赞,企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针对员工看待事物的观点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企业需要适时正向引导,开展线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征集整改、开设“员工有话说”栏目,进一步创新畅通员工沟通交流和监督渠道。

4.4 加强文化制度建设

想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便需要对其中的制度条例进行完善,确保开展过程平稳、顺利、有序。只有对国企内部的文化建设进行优化,才能够让工作在进行过程中能够依据相应的规范流程,并使其逐渐成为国企经营活动开展时的重要组成因素。为此,需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内容进行完善,为个性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需要对国企内的真实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其作为基础,制定出科学、有效、可行性强的计划方案,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在构建相关制度内容时,部分国企会对其他公司进行借鉴,但这未必真正适合自己,为此,需要拟定出与自身基本情况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内容。需要对培训管理制度内容进行优化,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日常培养工作进行结合,让所有职工都能够深层次地了解、掌握精神内容。需要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并将其落实在每名负责人员的身上,之后使用适宜的效果检测方式,对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

4.5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工作人员的想法、态度,都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管理人员开始注意该方面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时,国企内部的工作开展便会愈加高效、高质。为达到该效果,便需要对国企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的培训,带领其对本企业内部的文化、精神内容开展深层次的研究,让其在实践中落实、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带头作用。同时,国企内部需要对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其中主要注重文化建设与自身未来发展之间协同的关键意义,并能够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产生清晰准确认知,将其与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对传统的管理方式、理念进行优化。不仅如此,需要构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制度,让理论、实践进行结合,从而有效检测管理人员的具体学习效果,督促其在工作中进行应用。

4.6 创新文化建设方式

国有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文化战略目标内容具备清晰准确的了解,之后开展具有特色的建设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地创新文化建设方式,形成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标准,将自身的凝聚力、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在创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时,需要开展对外的品牌资产投资,创造出相应的知名品牌,强化自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制定出的战略目标。企业在制定清晰明确的文化战略计划方案时,需要对其中的可执行性进行多加考量,确保其能够达到文化创新的目标,让实际效用价值得到强化。国企在进行文化构建时,需要依据自身的客观事实、未来发展重点、全面战略目标的良好融合,确保工作具备创造性、规划性、可执行操作性。国企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需要对自身的定位进行明确,依据此来形成较为具体的目标、意义、宗旨、内涵,确定自身未来前进的方向,让该工作逐渐向具体化发展。同时,企业需要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进行明确定位,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外在客观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将独有的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精神展现出来,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对其进行认可、接受。不仅如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價值观念作为核心内容,对精神文明、行为文化的目标进行确定,实现对行为标准、规章制度的多角度整合,创建起形象文明、战略发展的目标,将自身的品牌资产进行强化。

5 结语

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细致分析后能够了解到,企业文化虽然不是物质上的财富,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其带来一定的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着深刻影响。为此,在强化文化建设工作时,需要将企业长久发展作为目标,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优良作风,从而让企业时刻焕发生机、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殷玲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实践研究[J].青春岁月,2020(2):442+441.

【2】许惠.供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分析[J].科技风,2020(2):219.

【3】董宝军.“以人为本”的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0(2):166-167.

【4】刘冰.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9(19):166.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对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