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宁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推动财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区别,其更加注重对业务流程的开发,将企业的内部资源与外部客户综合起来,进而为提升财务信息搜集和运用的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论文基于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重要性以及特点,针对其中存在的认知局限、管理体系局限、信息整合程度不高以及财务管理架构设计存在风险等问题,切实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eed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an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and integrates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customers, 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mport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cognitive limit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limitation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degree is not high as well as financial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design risks and other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關键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信息化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76.1;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91-03
1 财务信息化概论
1.1 财务信息化的含义及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财务信息化能够将集成财务信息、深度挖掘等技术手段充分结合起来,进而为凸显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奠定良好基础。尤其在现代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内容更加需要从内容的广度和管理价值2个方面来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融合,进而使得财务信息能够在共享利用中得到最大效用的发挥。
1.2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优势:
一方面,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保证符合规范的财务信息输出,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
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也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促使财务信息与企业战略发展能够保持高度统一,进而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作出贡献。
2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特点的分析
如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许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面对的主要难题,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有了新的特征,总的来说,新时代下财务管理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2.1 信息资源得到共享
通过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和计算机都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查看,并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性共享,这样财务人员可以相互配合,更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另外,不同的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同步分享数据信息,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财务管理范围被拓宽
受到审计目标和对象的限制,传统的财务管理涉及的范围小,但随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的范围不断地扩展,财务管理的范围也被不断地拓宽了,且更具有开放性,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要进行更频繁的信息交流互动,企业的监管水平也要不断地提升,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2.3 财务管理的时效性提升
传统的财务管理不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不高。在大数据的运用中,企业财务管理更具有时效性,并且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审查,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速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力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努力抓住这个机遇,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攻克技术难关,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让信息技术真正地服务到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更具有发展前景。
3 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 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局限
当前大多数国企职工都具有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但在某些企业中,财务信息化认识水平较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地说,管理层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够,进而使得信息化技术难以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实现高效融合,这将导致国有企业无法积极开展财务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除此之外,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于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方法难以做好实践运用工作,同时在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尚未得到提升的情况下,也难以为国有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化服务。在新时代和新技术刚到来的背景下,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勇气面对新技术的运用,大多数企业都更乐意驻足观看,不敢于打破自身的传统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企图在其他企业的革新中寻找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害怕失败而选择安于现状,使得企业审计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不足,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脚步,完成审计工作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
3.2 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不合理
国企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契合市场发展行情的系统作为保障,但由于国有企业在财务信息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現象,这将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进程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由于企业没有掌握并结合实际的业务情况和发展要求,造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起始点与实际不符。部分国有企业业务需求难以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相契合,由此使得财务信息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利用率低下的现象,这将难以保障财务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财务、资金等方面已经完全数据化和数字化,财务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或计算机中,数据化是对信息数字化后的更高运用,许多企业没能意识到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不同,没有构建企业自身的数据库,对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以及存储工作不足,导致大数据技术没有数据库的支撑,难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3.3 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程度不足
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整合财务信息,使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受到传统观念限制的过程中忽略对现代化技术的融入,进而将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整合效果难以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思想与方法的重视不够,仅仅用技术代替人工,并未充分做好相应的利弊权衡工作,这将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难以得到决策支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也难以得到提升。在传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在财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而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财务管理的方式依然较为滞后,由此将难以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在不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下,也将使得初期阶段的成本管理资料出现不精确、不合理等问题,进而将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方案难以得到实施。除此之外,由于国有企业所涵盖的业务种类较多,由此将使得成本管理难以得到统一化处理,进而将使得成本费用支出情况难以得到控制。同时在相关制度尚未得到规范的情况下,也将使得工作展开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进而将导致最终审核业绩难以得到可靠依据的支撑。
3.4 财务管理架构设计存在风险
财务管理体系结构设计是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架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工作,进而为促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在财务管理架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以下2个方面的风险:
①体系结构设计和财务信息化模式不匹配,国有企业在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尚未与企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进而使得企业财务的管理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②管理组织体系结构的功能模块不清楚,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缺乏明确的模块职能划分,由此将使得财务管理的进程受到限制。
4 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4.1 全面树立财务信息化意识
为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就需要做好观念上的更新和转变,期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应学习并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期间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宣讲会、讲座以及培训等方式使得企业员工增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为推动财务信息化做好准备。国有企业也需要特别重视强化财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差异,要求管理层及员工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在充分认知信息化建设目标的指导下,正确运用财务信息化技术执行业务。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能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针对一些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司法教育,利用相关的违法处罚案例警醒和鞭策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流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其次,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其能适应新时代下的工作模式的转变,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胜任财务管理工作。
4.2 构建契合实际的财务体系
要有效地保證国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现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企业要针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与传统业务进程之间的区别,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满足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②企业要掌握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及特点,深入分析财务信息资源和财务管理工作性质,进而使其能够在精准的财务信息模式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业务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期间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确保数据的来源规范,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其次,了解审计单位的各项特征,分析出数据信息的特点,方便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汇总,对于零散的数据信息,定位疑点数据和重要信息,进行数据综合利用,提高数据的分析效率;最后,实时收集和更新数据库,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保证数据运用的效果。
4.3 推进企业业财融合
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多系统、智能检索”的特点,科内信息系统并不存在一定的交叉性,这些系统主要是部门需求,但各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由此将极易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得到追溯以及连接,进而形成信息孤岛,这将不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预算过程。财务会计多处于经济业务的末端,无法实现对财务管理系统的事前控制、事后分析和综合集成。以政府会计系统与国有企业会计系统对接为契机,期间可以通过相对成熟的数据接口技术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充分结合起来,将能够使得各种数据对接和各种信息系统实现二次开发,进而为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期间财务部门可通过财务系统对预算数据进行转换,业务数据可由财务系统转换,而后反馈给业务部门预算执行,进而使得业务部门能够以财务部门的预算情况作为基本依据,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业财融合背景下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以及参与程序,使得业务部门能够与财务部门构建跨部门协作工作体系,进而增强预算执行力,同时为实现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4.4 合理设计财务的管理架构
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的支持,就无法保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顺利进行,而这又是财务信息化所必需的准备工作。企业应该考虑并明确管理体系结构的内容,深入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信息化建设目标、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合理设计财务管理体系结构内容。此外,应该给予组织架构一些弹性。对于组织结构的设计,不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即使可以考虑,那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变化,也会造成管理组织结构的落后。为此,企业应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不断完善组织结构,保证它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实际和财务信息化需要。公司可以在内部建立监督反馈机制,规避组织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风险,并定期进行调整。国有企业从意识层面上认识到需要融合,转变国有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模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使财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运作有更多的了解,对自身财务状况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实现精准化管理,财务和业务数据成为一种共享服务,同时也为国有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5 结语
总而言之,将财务信息化融入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的规划和整理效果,因此,国有企业应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率,使其契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丙国.浅谈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J].商讯,2020(09):71-72.
【2】陶付琴.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14):148-150.
【3】吴晓峰.关于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探讨[J].商讯,2021(01):55-56.
【4】徐娟娟.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究[J].纳税,2020,14(3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