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媛,李湘球,徐 伟
(1 萍乡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西萍乡 337000;2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天门 431700)
萍乡市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既有作为赣西茶叶主产区的茶业经济优势,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功山景区的旅游经济优势,并建设了以武功山风景区为代表的现代化茶园,形成了生态茶叶重点保护生产区域达32000hm2。《关于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加大夏秋茶开发、促进茶旅融合、拓展茶叶新业态的指导意见。武功山风景区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引入生态特色和茶文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观光型生态茶园建设,形成观光游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茶园旅旅游项目,促进萍乡市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观光生态茶园是生态茶园和茶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整合构建“综合体”,是以生态茶园为主,以茶叶生产为依托而开发的具有旅游经济价值的新型“茶+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1]。观光生态茶园既满足了茶园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突破传统茶产业的发展模式,又开拓了以茶带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
1.2.1 “茶庄园”模式。“茶庄园”是以茶产业发展为主,在有机生态茶园基础上,融入优美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整合利用现有的茶场和各类茶文化的生态休闲娱乐庄园。“茶庄园”体现生态性、娱乐性及茶文化特征,设置观赏茶园生态美景、采茶、制茶、购茶、斗茶品茗、观茶艺表演、食宿等内容,建立多元现代化茶文化主体形态[2]。这种新型模式的“庄园”也是目前我国最为普遍的观光生态茶园形式,如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福建闽中魏氏生态茶庄园、宁波福泉山庄茶场等。
1.2.2 茶旅特色小镇。茶旅特色小镇是指结合自身区域茶的产业,规划和开发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茶文化村镇,呈现“茶叶生产、茶园生态、茶园文化、观光旅游”特色[3]。茶旅特色小镇建设落实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带动茶产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向发展[4]。目前,茶香特色小镇的代表以松阳县茶香小镇、杭州龙坞茶镇等。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产茶历史悠久,属赣西茶叶主产区域。萍乡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丘陵地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主产茶区为芦溪县及境内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和莲花县。其中,优质茶园多集中在芦溪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的大王庙景区及灵芝峰景区附近,茶树品种包括野生茶树和群体种茶树以及适应性较好的福鼎大白茶。
赋有“中国美丽田园”美誉的武功山,是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历史久远,文化源远流长。创办融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户外赛事于一体的国际帐篷节,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大力推进休闲茶园、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随着武功山景区旅游公路建设的完善,旅游公路周边的景点逐步开发,如“小洞天茶博园”“武功玉叶南岭茶文化村”等,丰富了旅游功能。此外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紫溪村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旅游,将茶与“吃”、茶与“赏”融入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实现双赢。
萍乡市农业发展处于走“以少胜多、高效、特色”的发展农业道路,围绕“1+4”产业,调优、调顺和调绿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萍乡市茶叶生产历史长远,1965 年万龙山垦殖场成立后,由谭家坊分场重新开垦恢复种茶,从本地群体种及“福鼎大白”,到引种龙井43 和乌牛早等,现今开始引种黄金芽、迎霜等抗性良好的茶树,品种多样。目前,武功山旅游景区规划路道已完善,可将此区域作为生态观光茶园示范点。
现代观光型生态茶园的建立,必须匹配与之相存的茶产业建设。萍乡市茶叶品种较为单一,品种知名度尚不足,茶叶生产以小茶园为主,规模小。结合当地政策,引领或扶持龙头企业,扶植创立有代表地区性名茶品牌,如武功玉叶、万龙松针等有机生态茶,逐步形成品牌影响力及凝聚力。生态旅游建设中,“绿水青山”乡村生态旅游被划为重点旅游建设内容之一[5],而观光生态茶园可作为打造区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的重点项目,普及茶文化,拓展茶功能,延伸产业链。
从农业与旅游业发展来看,萍乡市本地区的茶业与旅游业没有良好的定位目标,茶旅战略布局及发展规划单一、资源浪费,并没有达到多元性、交叉性的融合。萍乡市茶旅规划及产业布局需以“茶+旅游”双产业主导定位,促进传统的茶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特色旅游项目结合,着力打造具有丰富性、观赏性、体验性的现代化特色生态观光旅游产业[6]。例如,在武功山风景区内建立与之临近的茶场,可结合武功山风景区、茶场茶园及其他农业生态园,建立旅游观光生态茶园,发挥景区优势、城郊优势等,实现茶业一体化发展。
武功山景区旅游项目虽带动了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小产区的生态茶园特色,但缺乏特色产品及特色观光旅游方案,未能体现“茶+旅游”定位,茶旅融合缺乏具体性的规划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也指出,江西茶叶与旅游应以“资源共享、无缝植入、有机结合”的理念发展。江西省内的茶文化特色小镇以赣南虔心小镇为代表[7],其被评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江西省5A 级乡村旅游点”等,可作为生态茶园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特色生态文明基地。目前,萍乡市芦溪县、莲花县、武功山景区均有生态休闲旅游区域,如武功玉叶南岭茶文化村、小洞天茶博园等雏形茶庄园。
萍乡市大多数茶园只采春茶一季,少部分茶园会采谷雨后的茶叶试做红茶,如“武功红”茶叶;夏季以后的茶园基本不采摘,因而利用率较低。根据江西省茶业发展实施方案及意见,萍乡市应深度挖掘茶产业综合利用生态茶园,推广夏秋茶茶园综合管理及生态防控技术,提升夏秋茶品质[8]。现有茶叶加工企业多为半自动化加工,产品以绿茶为主,技术落后,茶叶种类单一。萍乡市应结合本地茶叶生产特色,优化茶叶种类及加工技术,配套研发符合生产条件的大中小型联装流水生产线,提升茶产业装备能力。同时,根据茶树品种特色,逐步开发红茶、白茶等试制茶类,丰富茶叶种类。如,将适应性较好且适合制作绿、红、白茶的福鼎大白茶树,研发成本地特色的条形红茶、朵形白茶等。
“研学旅行”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现代中小学研学中逐渐开发以茶为主题的游学茶园风貌、茶文化等项目,目前被各个产茶地区纳入一项重要发展路线[9]。茶山研学项目,让学生通过学习采茶、制茶体验互动,打开其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充分挖掘茶学内在哲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萍乡地区以茶为题的研学项目处于逐步开发阶段,应深度研发武功山景区茶园观光研学,将武功山茶园观光区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场地;结合茶文化体验馆,将“体验式”融入研学教育中,以“小洞天茶博园”“武功玉叶南岭茶文化村”为主的茶文化体验馆设置文化研学区、制茶体验区、茶艺品茗区;学生学习茶叶的生长环境,体会茶叶的制作,欣赏茶艺文化,打造集采茶、制茶、茶艺等相结合的综合研学路线。
随着茶旅文化建设的推进,观光型茶园已然成为现代茶旅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萍乡市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向好,为求稳健及辅助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必须脱离传统单一发展模式,将茶业资源与旅游业资源有效融合,走向规模化、差异化、特色化,注重各个产业资源的高度融合,发挥旅游价值与农业价值双向取向。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交通及服务业高度融合,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改善单一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特色产业的升级及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