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提升策略

2021-12-08 22:23陈振锋刘燕华
现代园艺 2021年19期
关键词:风景区乔木游人

陈振锋,刘燕华

(1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2 朝阳县城乡规划局 122000)

1 景区植物景观简介

朝阳大凌河风景区位于朝阳市区大凌河两岸,始建于2002 年,大凌河水利风景区总面积为921.5hm2,其中水域面积533.3hm2、绿地面积358.2hm2,是朝阳市区绿地面积最大、园林植物树种最多、植物景观效果较好的风景区绿地。景区共有树种51 种,其中落叶乔木28 种、常绿针叶乔木5 种、落叶灌木16 种、常绿灌木2种,乔木与灌木种数比为1∶0.55;常绿针叶树与落叶树种比为1∶5.6。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设计是以尊重植物生态习性、景区立地条件,科学合理为原则,运用多种类植物,适地适树进行生态性设计,达到了生态多样性要求,保证了植物良好生长。以模拟自然界植物生长群落进行艺术性设计,形成了错落有致、疏密结合的自然植物景观,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2 景区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2.1 植物景观以绿色为主,缺少常色叶树种季相

景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春季有山楂、杏树、梨树、李子树等观花植物;夏季有红花刺槐、国槐、福禄考等观花植物;秋季有银杏、元五角枫、黄栌等秋色叶植物;冬季有皂角、山桃、红瑞木等观茎、观果植物。虽然植物四季景观比较鲜明,但在夏季植物景观色彩几乎全部是绿色系,色彩比较单一。

2.2 植物景观以乔灌木为主,缺少地被植物层次

景区内植物景观群落结构规划为乔-灌-草复层种植方式,但由于较为干旱,大部分草坪已经退化和死亡,地被植物层次已经缺失。为保证灌木接受足够的阳光,现有灌木几乎是栽植在林植乔木的边缘或开敞的草坪外缘,虽然目前植物景观在水平结构上有植株疏密变化,但在垂直结构上乔灌草的层次没有达到规划设计的效果。另外,景区有些灌木整形修剪过重,整形后的灌木严重影响了开花结实,减弱了自然的形态与色彩,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与景观效果。

2.3 植物景观以单一开敞空间为主,缺少多样植物空间

景区内植物景观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原密植的树木个体的持续生长不断挤压空间,促进了其纵向上的生长,形成顶面覆盖。由于乔木林下很少有灌木及小乔木种植,植物空间类型基本以开敞空间为主,给人以通透性、私密性差的感受,缺少半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

2.4 植物景观以春夏秋景观观赏为主,缺少北方冬季特色景观

景区内植物主要以春观花、夏遮阴、秋赏色为主,冬季植物景观缺少北方应有的特色。相比之下,冬季植物景观只有常绿针叶树种点缀之中,显得单调而缺乏生气,而园林植物景观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应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2.5 植物景观以欣赏为主,缺少科普功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植物的种类和观赏特色,有意识地对植物进行识别和鉴赏,而大凌河水利风景区作为植物认知的最有利场所,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 大凌河水利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提升指导思想

在原整体规划指导下,以“以人为本”为前提,以生态学为指导,在充分运用各种植物的同时,以本地乡土植被为主体,突出地方植物特色,适当引用外来植物,确保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植物季相变化的不同,选择常色叶和秋色叶树种,让植物四季景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景观艺术风格。

4 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提升策略

根据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方论证和研究,充分考虑了工程造价、实施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以下策略。

4.1 丰富植物季相景观

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是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特有的艺术精髓。植物的叶、花、果以及枝干等随着季节演变不断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状态以及不同的意境之美,植物季相景观对园林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

4.1.1 植物独有的叶片色彩是表现季相景观最具魅力的艺术特征。景区内夏季以大面积绿色为主,植物景观比较呆板,植物色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叶、花、果等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彩叶树种来营造活泼轻松的景观效果。景区内引种金叶榆、红叶太阳李、金叶白蜡、金叶卫矛等彩叶树种成块栽植或穿插种植在绿地中,互相衬托,既加大景深,又丰富了植物景观在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4.1.2 营造主题景观林。大面积林植同一树种,能够与其周围植物形成较强的色彩对比,更加强化林植景观的色彩效果。为突出风景区中的特色植物景观,对景区内现有部分乔灌木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大片种植同一季相的树种,营造主题景观林,如春季发叶早的竹柳、开花早的辽梅山杏、春秋季叶色变化显著的茶条槭等来形成主题植物景观观赏区。

4.2 增加植物景观层次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结构是增强植物景观观赏性的主要手法,一旦结构形成,观赏效果一般不受季节变化和时间的影响。

4.2.1 调整林冠线和枝下高线。林冠线是由上层大乔木、小乔木的树冠形成,不同的乔木种类、树体大小的变化、栽植的株间距等都可以塑造跌宕起伏的林冠线,增加植物群落景观的动态感;在景区内林冠线没有起伏变化处,需增加高大乔木或移走局部的乔木,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

枝下高线主要是指纯林的乔木群落基本郁闭,但由于枝下高线较高,视线仍然是通透的,并且形成了足够的林下空间,是夏季较受欢迎的体闲活动空间;冬季的纯林也是别有特色,整齐的树干和冠型,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纯净,也更能突出枝干的质感。

4.2.2 增加中层花灌木和下层宿根花卉。在景区内原有植物景观基础上,通过在乔木林下增添耐阴的开花灌木和下层宿根花卉,营造独特的花境或花海效果,提升景观层次性。如种植朝鲜黄杨、紫萼、大花萱草、珍珠梅等。在乔木的外缘种植喜阳的榆叶梅、连翘、丁香等,增强林缘线的变化,丰富景观层次。

4.3 营造多样植物景观空间

通过植物围合形成的不同景观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私密空间)给游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视线被遮挡的密林小径(私密空间)到视线开阔的林中空地(开敞空间),形成明暗对比,让游人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在景区植物景观提升过程中,主要通过增加3 种不同功能的植物景观空间来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动的多元化感悟空间。

4.3.1 缀花草坪开敞空间。缀花草坪开敞空间主要是在原林下开敞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去除原有草坪上的杂草,种植适应本地生长的宿根花卉,如玉簪、大花萱草、鸢尾、福禄考等,在林下增设木栈道,形成通透的开敞空间,满足游人游乐、休息等功能要求。

4.3.2 乔灌木围合半开敞空间。乔灌木围合半开敞空间是在大面积疏林乔木的区域,根据附近游人活动特点,对乔木单一开敞分割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在林下密植耐阴灌木或小乔木,或对原目标乔木整体移位,开辟出小型乔灌木围合的私密半开敞空间。

4.3.3 乔灌草围合的闭合空间。在景区内,现有的亭、廊、花架等围合空间是闭合空间,是游人交流、休憩的私密空间。随着游人量的增加,这些园林建筑组成私密空间已不能满足要求。根据景区现状,提升植物景观的同时,可以利用树形优美的乔木、灌木、宿根花卉以及草坪形成光影变化丰富的林下覆盖空间,开辟碎石铺装场地,设置休闲座椅,为游人创造多样的闭合和游玩的空间,满足游人的私密空间要求。3 种植物景观空间在景区内交替分布,也让游人可以欣赏到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并可达到丰富游人体验的目的。

4.4 营造冬季植物景观特色

对于北方冬季长达5 个月左右的风景区,冬季植物景观营造也是景区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

4.4.1 营造多彩的冬季植物景观。冬季大凌河风景区大部分的植物枝干都是褐色的,色彩比较单调,容易引起游人的视觉疲劳。在景区内增加鲜艳色彩的枝干和宿存的果实树种为冬季景区的景观增彩。朝阳冬季可观赏枝干色彩的园林植物有古铜色枝的山桃、红色枝干的红瑞木、黄色枝干的金枝垂柳等。果实鲜艳的树种有金银忍冬、紫叶小檗、丝棉木。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这些植物,不但可以提升景区冬季植物景观,而且可以吸引鸟类,为景区增添了欢快的生活气氛。

4.4.2 营造光影变幻冬季植物景观。冬季,高大的落叶乔木以蓝天为背景,勾勒出了枝干的线条美;如落叶后刺槐的枝干刚毅,栾树的苍劲,新疆杨的挺拔,馒头柳树形的浑圆,龙桑、龙爪槐的虬曲,绦柳和垂柳的飘逸等,以及其他许多园林植物落叶后的枝干呈现出的各种美姿,都会给人以很强的视觉艺术冲击力。运用这些树种落叶后枝干表现出来的线条美营造多姿多彩的冬季植物景观,给大凌河风景区增添无穷的艺术气息。同时,这些树种因冬季积雪覆盖而成为白色,这更使其本身的树形、树姿、枝干线条美的特色更加明显,游人常常为这种植物自然景观的变化感到欣喜,这是春夏秋三季所没有的特性。

4.4.3 营造树形多变的冬季植物景观。常绿针叶树种是景区绿地中主要的冬季景观,但配置过多的常绿针叶乔木会形成阴冷之感。为了在冬季有绿色可赏又不给人以压抑之感,通过多种修剪方式将部分针叶树种形成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树形。在景区景观提升中,充分利用这些优美的树形,营造出常绿但又不失轻松活泼、丰富多彩的冬季植物景观。

4.5 增加植物景观科普知识

进入景区的游客在游赏植物景观的同时,了解植物基本知识,增加景区植物的科普功能和价值也是景区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

4.5.1 植物标示牌。在景区内植物树干上悬挂植物标示牌,让游客认知植物种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相关信息,使游人在景区内游赏植物景观的同时,又能掌握一定的植物科普知识,提高游人的文化修养。

4.5.2 植物标识系统。在植物标示牌上加入二维码,游人可利用手机扫二维码,获得植物相关知识以及植物学家的名人轶事,让植物科普不仅仅停留在植物认知的层面,更符合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

5 结语

朝阳大凌河风景区通过对景区内植物景观在季相、层次、空间、冬季特色上的重新组合和演变,创造了景区植物景观在时空上的系列性、连贯性,形成了动态四维植物景观效果。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城市绿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展示朝阳地方特色、乡土文化的绿色载体,朝阳大凌河风景区势必成为朝阳的一张崭新名片。

猜你喜欢
风景区乔木游人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登神农顶
找出犯罪嫌疑人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
超级隐身术
怪树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