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华,龙成昌,王 陈,张驰强,周鑫伟,周 庆
(贵州省植物园,贵州贵阳 550004)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是我国特有的人工栽培高效经济树种。种仁富含Ca、Fe、Zn 及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达78.4%,高于所有草本油料作物。药用上有止咳、润肺、驱蛔虫、防癌等功效。假种皮含醇、酮、醛等芳香成分,可提取芳香油和浸膏[1],假种皮化合物香榧酯(TG-01)是一类全新化学结构类型抗艾滋病病毒先导化合物[2]。树皮可提取高级香精和工业栲胶[3]。木材可用来造船、做枕木及工艺雕刻等[4]。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可用于庭院、园林绿化,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经济林种。
为此,从优质良种及造林地的选择、香榧苗栽培和抚育管理、套种、病虫害防控等环节来探讨香榧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达到香榧树早产、稳产、丰产的目的。
香榧为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裸子植物,常绿、高大乔木,属第三纪孑遗植物。雌雄异株,稀雌雄同株,风媒花。雌树冠幅开张,多呈卵圆形或扇形;通常大孢子叶球两两互生在由混合芽抽生的枝条上,为8~10 对;雄树较雌株挺拔、树干直立;小孢子叶球是椭圆形的球形花蕾,对生在雄花枝叶腋间。香榧一个有性繁殖周期需历时3 年,即从花芽原基形成至果实成熟、采摘。第1 年下半年花芽分化形成;第2 年春开花授粉,同年8 月底完成受精;第3 年香榧果成熟,白露前后采摘。因果实在树体时间较长,故也称为长寿果[5]。香榧根系为肉质根,生产上称为“兰花根”。
香榧适宜温暖湿润、凉爽的气候,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山地丘陵地区,肥沃深厚、排水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尤其在淋溶土上长势良好[6]。香榧长势慢,种植前期收益不高,特别是实生树需15~20 年才挂果,若挂果每年皆可采收,树龄长达几百年。故在推广香榧产业时,果实的产量与质量是站稳市场的关键,运用科学、合理得当的栽培管理方法是保证香榧早产、稳产、丰产的必要条件。
在不考虑外界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因素的情况下,果树品种的选择是其具有优良品质的前提。选种时,可根据种植需要选择雌(雄)株。一般遵循的原则是选择性状稳定、高产、优质、病虫害少、花粉量多、花期与雌株接近的雄株,香榧种仁种衣易脱落,果仁紧实酥脆、回味清香。在每年9 月份白露前后,香榧完全成熟,即假种皮呈黄绿色并微微开裂时采摘。采摘前禁施采前肥,避免成熟的果实返青。采集过程中,注意轻采轻摘,以免误碰掉当年幼果,对翌年的挂果量造成影响。种子采收后做好后熟和催芽的处理,待假种皮呈现微紫色时脱去,将种核薄摊在阴凉处晾干,同时注意保湿和防霉。至11 月利用双层拱棚层积法催芽,在种子开裂露白时即可取出播种[7-9]。
选择造林苗木时,最好选择2 年+5 个月或以上的大苗、壮苗,浅栽壮苗覆土至土球上方约3cm 处,不仅可以保证造林成活率,还可以保障植株健康快速生长。若苗木过小,易导致栽种失败,甚至出现僵苗[10]。
造林地宜选择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排水性良好的湿润砂壤土或壤土,pH 值5.0~7.5。不适宜易板结、瘠薄的土壤。造林前需深翻整地,有条件的地区可深耕细作,施足底肥。时间多为秋季,造林地坡度较平缓可采用全垦方式,坡度较大时采用带状或条状方式整地。基肥选用充分堆沤腐熟的有机肥,15~25 kg/穴[11]。
4.1.1 实生苗繁育。香榧充分成熟时,采集种子待后熟及催芽后播种培育实生苗。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很强,所以播种时间宜选在种子露白或开春进行。若种子当年不萌发,则进入休眠状态,筛除掉腐烂种子等待来年发芽。对准备播种地块,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将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穴内,株行距为10~20cm×30~40cm,播种后为保持土壤湿润,可在轻覆薄土后再覆盖一层干稻草[8]。
4.1.2 嫁接苗繁育。造林用苗木多为购买的嫁接苗,可直接栽种。也可将培育2 年后的实生苗进行同区域嫁接,直接栽种,省去了运输等带来的弊端。嫁接可在树体休眠解除后的3 月中下旬进行,采用劈接或插皮接的方法,将优良品种的接穗用作接穗嫁接,如遇高温天气需加盖遮阴网,成活率达85%以上。嫁接后培育2~3年,即苗高约55cm 则定植造林。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除草、松土、施肥等。造林1~2 年后,每年除草2 次,夏季或秋收前,以人工除草的方式除草,忌伤根。也可“春削秋挖”,秋挖是指香榧采摘前结合清理林地深挖冠幅投影外侧土壤,深度在20cm 左右;春削指雨季到来前,浅削除草不伤根。培育2 年后,应逐年向外扩穴,为根系提供充足的伸展空间。
造林后第2 年开始施肥,每年施2~3 次肥料,地径10cm 以上已结果大树每株施1kg 西洋复合肥,地径5~10cm 结果树施0.5kg 西洋复合肥,地径5cm 以下小树施0.2kg 西洋复合肥。施肥时,在树冠正投影外缘挖环状沟,将复合肥与挖出沟土混合后均匀撒于沟内,之后浅覆土或不覆土[12]。
肥料用量和种类等要根据树体长势而定,多年挂果很多的香榧树更应保证足量“月子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都可以施用,但不要只使用某一种元素的化肥。一般采用环沟法施肥,切记不要撒施在根系上,以免烧根,牢牢把握先轻后重的施肥原则。
香榧采收后可进行整枝修剪,剪掉过密的细弱枝、有损伤的枝条和8 年生以上的下垂枝,剪除生长势旺盛的中央枝顶芽,留下单生粗壮的萌发枝。
为提高授粉率和结实坐果率,香榧花期可进行适当的人工辅助授粉。或者在林中按5%的比例,在上风向位置栽种雄株,利于香榧自然授粉。
香榧生长较缓慢,种植初期投入及管理成本高,投产较迟,投资回收期长。故在香榧林下套种短期经济作物可相对弥补这块短板,持续激发农户种植香榧的积极性。香榧林下可套种苜蓿、紫云英等豆科绿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养分结构,也可种植多花黄精、白芨等中药材。香榧林下展开套种,既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光能,协调利用土壤养分;又可以通过对套种作物的管理,增加香榧根系萌蘖力,利用作物枯枝落叶分解的积累,培肥土壤;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进而以短养长,促进香榧产业良性稳定发展。
套种时需注意作物种类的选择,种植位置要适当,不能侵占香榧树体的营养面积,距离树体过近会与香榧树争水争肥。林间不宜栽种攀援类植物和高大植物。
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西、贵州等地扩展香榧种植的速度很快,并且多为香榧纯林,极易导致某一种病害、虫害加剧,或次生灾害上升为主要的病虫害,对果树的生长、果实的品质等都有影响,严重的可导致香榧树成片枯死,极大损害农户的直接利益,对整个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为了防止该现象的出现,首要任务就是要有效控制香榧病虫害的发生,发现苗头及时控制。虽然香榧树与同属于坚果的核桃、山核桃以及美国山核桃相比病虫害较少,但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相应的深入研究较少,同样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先生物后物理,科学防治不马虎”的原则[13-14]。
及时清理香榧林内杂草,防止其与香榧树争肥;林地内穿插开通排水沟,定期清理沟内杂草,保证排水畅通。适时翻土深耕,灭杀土内越冬虫害(幼虫、虫卵);合理施肥,保证香榧树养分充足。
如香榧介壳虫,发病植株量少、虫口密度小时可人工摘除,或摘除掉感染果实。利用病虫害天敌防治;净化香榧生长环境。做好极端天气时香榧林的防护管理。
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和病残果;树干涂白;夏季可考虑对蛾类成虫进行诱杀,减少虫口基数。做好香榧树复壮,提高树体自身抗性。
应用合适的化学药剂对已经造成大面积染病或感染虫害的植株进行防治[15],将病虫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香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一整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产量、品质等,所以在生产中要严格按照栽培措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