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霖 刘志龙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辨别疾病性质的2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可以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阳胜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因此,寒热可作为一种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然临床证候往往复杂多变,所见之证并非单纯为热证或寒证,尤其是一些病程较长、病因复杂的疾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寒热并用之先河,其运用寒热并投之法,或增减药量,或变化药味,总以切合病情,分清主次为根本宗旨。《伤寒论》之寒热并用方剂,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为探寻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方法及药物配伍原则,笔者将《伤寒论》中的寒热并用法举隅如下。
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本方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伤寒溯源集》有言:“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盖以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也”。伤寒,是指外感风寒而表邪未尽,当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瘀热,是指湿热之邪郁于内,而见身黄、目黄、小便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能发汗解表、利小便,又能清解在里之郁热,故以此主之。尤在泾云:“此亦热瘀而未实之证,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在里也”。方中麻黄辛温,主入肺经,可散体表皮肤之寒气,配伍辛温之生姜、杏仁,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赤小豆、连翘、梓白皮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可清解在里之湿热;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气清薄偏浮,入体内善行肺经,不助水气也[1]。
1.2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第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162条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两条文均论述了误用汗法、下法后,邪热内传,邪热壅肺而致喘的证治。表邪化热入里壅肺,肺失肃降,导致肺气宣降失常,故见气喘之证;肺外合皮毛,邪热壅滞于肺,热迫津液外出,故有汗出之证。麻杏石甘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专疏肺郁,宣畅气机;石膏辛甘寒,直清肺胃之里热而生津,麻黄、石膏相伍,去麻黄之热性而取其宣肺平喘之功效[2],又能透邪外出;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宣肺平喘之效;炙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寒热并用,共奏解表清里,宣肺定喘之功效。
1.3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七日,发热微恶寒,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条文论述了邪犯少阳,表证未解。本证系太阳表邪未解,而邪犯少阳,进而发展为太阳少阳并病。本方的证型特征为发热微恶寒,发热与恶寒并见,乃太阳表邪未解,“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邪”,此处的“微”字,说明恶寒程度较轻;且仅见肢体烦疼,而无周身疼痛,从以上症状来看,说明经过六七日,太阳表邪已转为轻微之象。微呕,比小柴胡汤证“喜呕”程度轻,频次少;心下支结,较胸胁苦满而亦轻,说明外邪初犯少阳,枢机不利,但病邪不重。太阳、少阳证候俱轻,故取桂枝汤与小柴胡汤药量各半,合剂而成,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散太阳之表邪;以小柴胡汤清里透表,宣利枢机,以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2.1 黄连汤《伤寒论》173条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此条文中的“胸中”与“胃中”是指在体内相对的上下部位而言,“胸中有热”,是指邪热居于胃脘部,上至于胸膈,表现为呕吐;“胃中有邪气”,是指寒邪居于腹部,部位在脾,下至肠腑,表现为腹痛、下利。黄连汤证的病机为上热下寒,胃中之热邪上逆,而腹部寒凝气滞,故用清上温下之黄连汤以治之。方中以苦寒之黄连清胸中之热;以辛温之干姜散胃中之寒,二药相合,清上温下、平调寒热,共为君药;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胃和中,使脾胃升降之司得复,桂枝温阳升清,既助干姜以散寒,又使体内上下之阳气得以宣通,故而呕吐止,腹痛除。本方的服法为“昼三夜二”,即白日服3次,夜间服2次,其意在少量而频服,防止药被呕出,使药性更为持久。
2.2 乌梅丸《伤寒论》338条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本条原文论述了蛔厥的主要症状与病机特点。其上热缘于厥阴肝木相火之妄动所致,下寒乃由于太阴中土寒湿之不化。蛔厥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体内素有蛔虫,另一方面是因为肝热而胃寒,故用乌梅丸以清上温下,安蛔止痛。方中乌梅经醋泡制,增加其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之功效,为君药;蜀椒、细辛味辛温性,辛可伏蛔,温能祛寒;附片、干姜、桂枝温脏祛寒;用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泻火;人参、当归调养气血,并配以米粉、白蜜,资其谷气,驱邪不伤正,又可培土御木。综观全方,攻补兼施,寒温同治,缓肝调中[3]。
3.1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154条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特点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不畅。痞证的成因为中焦寒热阻滞,脾胃升降失司。 半夏泻心汤证表现为虚、实、寒、热以及气机升降失常:其虚证乃系脾胃阳虚,可见便溏、泄泻;实证表现为中焦气机不畅,湿热阻滞而有痞满;其寒乃因脾胃阳虚而表现为脘腹冷痛;其热乃因湿热阻滞而出现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清阳不升故见下利;浊阴不降故见呕吐。治当和中降逆,平调寒热,用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以泄中焦之热,干姜、半夏辛温以散脾胃之寒,用人参、大枣、甘草补脾助运,以复脾胃升降之司。诸药相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为治疗痞证之良方。
3.2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359条曰:“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本条论述的是上热下寒相格拒的证治,其发病机理为平素本有脾胃虚寒,而又复用吐、下之法,使得脾胃更伤,而引起表邪内陷,入里化热,因而出现寒热格拒。从病位上看,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最容易同时感受邪气,在五行中,胃属阳,脾属阴,“阳道实,阴道虚”,故而胃多实热证,脾多虚寒证,脾胃同病的时候常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证候[4]。《绛雪园古方选注》云:“厥阴寒格吐逆者,阴格于内,拒阳于外而为吐,用芩、连大苦,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向导,开通阴寒。但误吐亡阳,误下亡阴,中州之气索然矣,故必以人参补中,俾胃阳得转,并可助干姜之辛,冲开阴而吐止”。仲景立足于本病的病机,即胃中有热,脾中有寒,寒热错杂,中土格拒,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治之。方中黄芩、黄连苦寒,可清泄胃热;干姜性辛热,可温脾散寒;为防止芩、连之苦寒攻伐脾胃,故用人参扶脾补益中气。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和脾胃。刘渡舟在《伤寒论十四讲》中曾指出:半夏泻心汤与干姜黄芩黄连汤皆能够调和阴阳,使寒热错杂之邪得以和解,但半夏泻心汤功在治痞;干姜黄芩黄连汤功在治呕[5]。
3.3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热郁在少阳,阳虚在内里,所以临床既可见口苦、口干等热象,又可见肠鸣、便溏或腹胀等太阴脾虚的寒象。“胸胁满微结”提示患者经过汗、下之后,肺内阳气下陷,郁积于肝内,阳气与水饮相结,故有了“微结”的感觉。由于此证具有往来寒热的特点,证属少阳,故以小柴胡汤作为底方,方中柴胡、黄芩能够和解少阳之邪,畅达枢机;瓜蒌根生津止渴;牡蛎软坚散结;桂枝、干姜合用,能振奋中阳,温化寒饮;炙甘草调和诸药。因无呕吐之胃气上逆,故去小柴胡汤中半夏、生姜;由于体内有水饮结聚,故去人参、大枣,以防甘温壅补。此方寒热并用,既能清泄肝热,又能温散脾寒,可以和解少阳枢机,宣化水饮。 陈慎吾先生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者,用之最恰。”刘渡舟认为本方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胆热脾寒证。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寒热同见之病机主要体现在外寒内热、上热下寒、寒热错杂3个方面,总以温清并用为治疗大法,调和阴阳,和解寒热。各方证虽都有寒热同见之特点,但在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各不相同,在药物的配伍上也有所差异。通过《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之研习,从中领悟张仲景遣方用药的原则,学习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在临床中,我们必须要抓住主症,详察病机,辨证论治,方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总言之,寒热并用法是《伤寒论》中及其重要的内容,是张仲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一大创举,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实践应用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