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铃超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18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紧紧围绕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目标,聚焦粮食生产六大环节,精准施策,采取推广先进技术、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培育新型主体、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四轮驱动”举措,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粮食生产六大环节机械化生产能力、规模化经营能力显著提高。2020年11月,该区顺利通过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验收。
通州区有12个乡镇(街道),是稻麦生产区,全区总耕地面积5.48万hm2。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2.3万hm2,水稻种植面积2.4万hm2;小麦总产量13.46万t,水稻总产量22.81万t。全区耕整地机械化水平为99%,种植机械化水平为99%(水稻机插率为80.5%),植保机械化水平为99%(高效植保能力达100%),收获机械化水平为99%,机械化烘干能力为91%,秸秆机械化还田率为85%,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5.3%。
区政府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领导小组,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求各有关部门、各镇(区、园、街道)要充分认识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关键环节,狠抓薄弱环节,努力补齐创建工作短板。农机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及专家组,着力提高业务指导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制定了适合本区的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紧扣时间节点,落实关键措施,以财政投入为引导、机具装备为支撑、技术服务为保障,组织各镇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通州三农热线”公众号宣传农机补贴政策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让创建活动在农民群众中家喻户晓。先后组织召开区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2次,重点推广应用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召开镇级机育秧、高效植保、收获、粮食烘干、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插秧等现场培训、观摩会和演示会20余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现场为农民讲解水稻生产机械化操作技术要领。
开展送农机、送科技、送服务、送政策“四送”下乡活动,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农机大户、农机手和返乡农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1],培育了一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机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提高农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多次举办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赴如皋、张家港等地学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经验。
聚焦粮食生产六大环节,精准施策,采取推广先进技术、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培育新型主体、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四轮驱动”举措,强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累计投入6 000余万元财政资金,强攻水稻机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机械化薄弱环节,着力补齐示范创建短板。出台奖补政策,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示范创建,全区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先进、适用、节能、智能高效的复式作业机具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36.75 kW及以上大中型拖拉机1 425台、播种机4 156台、插秧机1 339台、秧盘播种设备185台、高效植保机械1 511台、联合收割机1 245台、秸秆处理机械3 513台、烘干机540台(总吨位7 299 t)。共建成标准农机库69个,总建筑面积3.17万m2。2020年建成南通市首家无人农机示范基地。目前,全区共有无人植保机83台、智能插秧机6台、智能收割机1台、智能拖拉机4台。
积极推动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区累计培育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672家,农机社会化服务总面积1.55万hm2。推进农机服务模式创新,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机服务组织基础上,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机化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粮食生产规模、粮食产量、烘干中心的烘干能力及服务半径等实际情况,重点扶持烘干中心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建成烘干中心(点)135个,配套烘干机540台(日处理能力达7 299 t),实现产粮镇机械化烘干全覆盖。区农业农村局结合举办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开展农机维修检查、粮食烘干中心走访等活动,深入镇村开展粮食烘干机保险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投保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提高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通过示范创建,近年来,通州区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距离农业生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机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推进农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4.2.1 加强政策引导
应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发展中高端农机装备,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实现各种智能农机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4.2.2 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购机补贴、作业奖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智能化农机装备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2.3 注重示范引领
建设智能化农机示范基地,通过举办智能农机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推进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的市场化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