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利
摘要:通过研究推拿治疗落枕方面的文献,为落枕的临床推拿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选取近年来的落枕的中医推拿治疗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对临床上常见的落枕推拿疗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比较各种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文献分析显示:落枕的推拿疗法大多效果确实,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推拿;落枕;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落枕,又称失枕,是指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本病为颈项部常见病症,轻者数日之内即可自愈;重者可出现疼痛难忍,迁延数周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工作上的不便。另外,长期反复的落枕,使颈项部肌肉经常痉挛紧张,有发展为颈椎病的可能。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病属中医学中“项痹”的范畴。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研究法对近年来的落枕的各种推拿治疗进行评述,以完善落枕的中医推拿治疗,为落枕的临床推拿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流行病学
国外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颈痛的年发病率为14.6%,而患者首次发病后的1~5年内持续性颈痛或者复发引起的颈痛发病率为50%~85%。由此可见颈痛发病率之高。引起颈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创伤、肿瘤、感染与退行性改变等。“落枕”为中医学病名,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急性颈痛”的范畴,根据疼痛研究国际协会(IAPS)的标准:病程小于7 天为急性期颈痛。虽然目前对于急性颈痛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较少,但是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可小觑。
2 对落枕的病因病理分析
2.1 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
颈项部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导致颈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肌肉的一侧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损伤,肌肉缺血痉挛、僵直,引起颈部疼痛,并伴活动受限。
2.2 急性扭伤
突然转头或抬重物可引起颈部肌肉和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发颈部疼痛。
2.3 外感风寒湿邪
《素问·痹论》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 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部分患者睡眠时颈肩部暴露于外,感受风寒湿邪,致使颈部肌肉收缩,局部气血循环受阻,经脉不通,发生拘急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
2.4 其他
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如颈部外伤、颈椎病、肾虚等, 也可导致落枕的发生。
3 临床上常见落枕推拿疗法评述
3.1 单纯性推拿疗法
3.1.1 传统推拿治疗
朱纯生运用㨰、揉、四指推、点压拿捏、弹拨、拔伸摇、点按患侧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指掌骨间远侧半寸处)等推拿手法治疗48例落枕患者,1~3d内治愈率达97.9%。钟敏运用拔伸推拿配合点压治疗落枕48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后,推拿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PRI(疼痛分级指数)及颈椎活动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
3.1.2 新式推拿手法治疗
除传统推拿疗法外,近年来还涌现出许多新式推拿手法,在落枕的临床治疗中也有不错的疗效。邹卫华运用点按新落枕穴(经验用穴,位于闪腰穴与扭伤穴连线中点处) 治疗落枕30例,痊愈20例,好转9例,未愈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痊愈5例,好转22例,未愈3例。治疗组痊愈率为 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67%,未愈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
马培锋等用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治疗一次后,治疗组40人中,39人痊愈,1人显效,0人有效,0人无效;对照组采用一般推拿手法治疗,40人中19人痊愈,20人显效,1人有效,0人无效。
动伸推拿法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推拿疗法,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罗凛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蔡慧芳等人将 60 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推拿疗法 ;治疗组采用罗氏动伸推拿疗法。治疗5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3.3%,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7%和96.7% 。李昭龙选取80例落枕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用一般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动伸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90.0%。
3.2 推拿配合其他疗法
3.2.1 推拿配合针灸
高淇等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方法治疗34例落枕患者。首先在颈肩部行局部放松、痛點点揉、指腹擦法、颈部斜扳等常规推拿手法,待患者颈部疼痛及活动度改善后,针刺患者健侧前臂手三里穴附近的压痛最敏感点。用该法1次治愈12例,2次治愈14例,5次内34例患者全部治愈。
3.2.2 推拿配合中药
吴芳等人用通络止痛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落枕40例。治疗组40 例予以通络止痛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d后比较疗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0.0% ,治疗组为95.0%。
胡海等观察了推拿结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人。对照组采用蜡疗热敷结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加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治疗组的治愈率(67.35%)大于对照组(46.94%)。
3.2.3 推拿配合理疗
陈威等研究了推拿结合特定的电磁波谱照射治疗落枕的疗效。将60 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结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对照组采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 5 min,采用 Myotonometer 快速肌张力检测仪测定静息状态下斜方肌的肌张力。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Z =-2.561,P = 0.010)。
3.3 其他疗法
除中医推拿手法外,目前临床上尚有一些其他手法也用于治疗落枕。如雷晓辉等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PNF技术在治疗落枕中的疗效进行了觀察。结果显示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落枕治疗效果较好。
4 总结
落枕是临床常见脊柱类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急性扭伤以及外感风寒湿邪等。落枕的推拿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单纯推拿治疗和推拿配合其他疗法两大类。在其他疗法中,以针灸、理疗、中药等为主。这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但各种疗法的适应证和操作尚未得到规范和统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近年来有文献研究指出,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如PNF技术、麦肯基疗法等)在落枕的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将不断深入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落枕的新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与服务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房敏,宋柏林,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
[2] 袁港,宋柏林.落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19,35(01):188-192.
[3] 苏贝,夏敏慧.落枕的推拿手法评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0):195-196.
[4] 朱纯生.推拿治疗落枕4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01):24.
[5] 钟敏.拔伸推拿配合点压治疗落枕48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4):31-33.
[6] 邹卫华.点按新落枕穴治疗落枕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志,2017,38(07):57-58.
[7] 马培锋,陆强,韩旭,沈志全.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即刻疗效观[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7):24-26.
[8] 蔡慧芳,罗凛,周纯祎,周艳,伍华兵.动伸推拿治疗落枕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01):51-54.
[9] 李昭龙.动伸推拿法治疗落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5):937-938.
[10]高祺,彭柳,黄祖波.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落枕34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04):167-168.
[11] 吴芳,刘天举,李佑飞,周长征.通络止痛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落枕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1):69-70.
[12] 胡海,徐西林,张杰,张晓峰.手法推拿结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落枕49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0):94-95.
[13] 陈威,孙懿君,吴耀持.推拿结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4,26(10):25-27.
[14] 雷晓辉,王学良,马奔,李艳.PNF技术在落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