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作品:《了不起的老爸》
激情燃烧的配角岁月
小人物,见“人”不见“小”
微胖、圆目、憨笑,操一口正宗马普(即云南人讲的“不标准普通话”),关于他,知乎曾有一条答案不断被刷新的提问:哪一个“小人物”让你真正记住了演员王砚辉?
网友的回答,常如出一辙,2015年《烈日灼心》片尾156秒的真凶。惨绝人寰的宿安水库灭门案,在“他”口中,像是村口丢了鸡鸭般的小事,涎皮赖脸又略带自负的交代后,王砚辉还特意为角色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其实他们都不行,他们都不敢下手。”于是,在没有姓名、没有特写、单一机位、四肢被缚的156秒中,他仅凭台词、表情两種途径,便把观众的目光牢牢拴在自己身上。上映后,不少网友心有余悸地在评论区留言,建议警方仔细调查这位演员,理由是他们不相信毫无犯罪经验的人可能把凶手还原到这种地步。
作为王砚辉的朋友,编剧周葵的回答则是2007年《光荣的愤怒》,那是王砚辉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第一座电影奖杯(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的来处。在那个典型的乡村寓言中,王砚辉饰演村长熊老三,作为公权私用的十字路口,熊老三身上沉淀着太多人性的杂质,“水了吧叽的东西,他真的不适合,必须得承认这一点,他需要演那种极端的人物,才能放出他的光彩来”。周葵对挚友的了解在片中得到印证,王砚辉对“坏人”熊老三背后的故事,做了充分的填充,他既是村民眼中的霸,也是无能兄弟依靠的墙。在琢磨熊老三的过程中,王砚辉逐渐有了自己的方法论,“你得往人上走,不能往壳上走,不能去演那个壳”。
2008年《李米的猜想》中坐在周迅后座、用蛮力挣脱穷困命运的裘火贵,2014年《心花路放》中一句“纹身嘎,黑社会?”便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的底层“老大”,2018年《我不是药神》里浮夸中透露着荒诞的假药贩子张长林,2020年《风平浪静》里逃跑的父亲宋建飞......从初登银幕至今,近15年漫长的配角岁月中,关于开头那个问题,演员王砚辉为观众制造了太多可供讨论、可供回忆的精彩答案。
当主角光环加身时
坚硬的壳与柔软的心
恰是“往人上走,不往壳上走”这个贯穿始终的表演原则,在2019年为王砚辉带来了银幕人生的第一份“主角”邀约,《了不起的老爸》中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木讷、憨厚、吃苦耐劳、思虑周全,他讲不出几句好听的话,但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浸透着对儿子深沉的爱。
导演周青元被影迷戏称为“马来西亚张艺谋”,作为一个非本土导演,他对当时并无主角经验的王砚辉的选择,源自第一次看《我不是药神》,他说,在那个所谓的“狠人”张长林眼睛里,他看到了游丝般还未熄灭的温暖。随后与王砚辉的交谈,更令他坚定了这种直觉,周青元形容回忆中的他,像是“硬朗外形里住了个小女生”,而这种外硬内柔的反差,正符合周青元对“父亲”肖大明一角90%的想象。至于其余10%的惊喜,则是王砚辉周身散发的烟火气给他的。在《了不起的老爸》中,王砚辉把肖大明不仅捏成了一位地道的中国父亲,更用如山歌般跌宕婉转的重庆方言,把这个男人彻彻底底嵌入了“山城”叙事中。
从前是戏份有限的“惊鸿一瞥”,如今面对的是104分钟充足的表演时间与空间,不仅如此,《了不起的老爸》还一口气为王砚辉制造了两个角色——肖尔东口中的“老汉儿”和父亲假扮的“失语”看护赵师傅。前者与失明前的儿子频频冲突、剑拔弩张,后者对病痛中的儿子寸步不离,陪伴他一同“起跑”。一硬一软,形成一位平凡父亲生动的两面。
处理这种精分式表演,王砚辉在银幕上是头回,他需收起与对戏演员有来有回的“对打”惯性,将全部的张力,留给自己。除此之外,导演另有明确要求:要有喜感,但不能变成喜剧,而像是一种生活的细节。好在15年的配角岁月铁杵磨针,为他早早夯实了表演功底,时长与戏份的大幅度增加,对王砚辉而言,不过是将一段一段剔透、传神的表演时刻串联起来。电影放映,我们看见,王砚辉腆着小了一些的肚子,照样日常、忘我、毫无表演痕迹地在银幕上“生活”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此片中他凭一己之力,献上一段老汉儿与赵师傅有板有眼的“隔空对掐”,不仅惊到了电影中正在买鞋的路人,也力度适中地戳中了银幕前观众们的笑点与痛点。
成为主角之后
继续捏“人”,继续打磨
褪下角色外衣的王砚辉,令人联想到武侠小说中,某位因手艺精湛而将传说留在江湖的匠人,日常他懒于抹下面子,刻意融入某个圈子,开拓所谓的资源与人脉,金刚钻就放那儿,信任自己的人,自然会越过山水前来,“北方的风像拿刀子拉你,云南的风就像一个少女拿着她的纱巾撩拨你。可能我没有斗争精神,我不喜欢太凛冽。”这份“退”如他所料,保持了心安,也并未将真正的机会关在门外。毕竟,《了不起的老爸》中的主角肖大明正是因《我不是药神》中的配角张长林而“来”。
作为一直未离开云南省话剧团的资深演员,戏剧给了王砚辉最初表演时的“根”,而从前在银幕上用心打磨的一个个“配角”们,则如日复一日的肥料,滋润着他脚下这片提取角色的沃土,如今《了不起的老爸》再为王砚辉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作为电影主角,更长时间被镜头聚焦与观摩。虽然小人物与大人物、配角与主角,这其中的差别,于他而言,其实并无太大悬殊,“就像一个雕塑一样,从框架慢慢找你自己,调动你所有的素材,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你所有的积累,你得往上添泥,慢慢把这个人物成形,在脑子里变,再去表现出来”。每一个角色,无论在导演的脚本中出现过几页,到他手中,都要经历如此细致、求真地打磨过程。
作为观众,我们期待在即将上映的悬疑片《急速时刻》、剧情片《旁观者》中,无论主角与配角,都能遇见全新的、不同面的王砚辉。(文 小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