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翔宇
(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甘肃庄浪744699)
庄浪县位于甘肃中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共18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293个村,总面积1553km2,总人口45.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06万人。现有耕地6.133万hm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164hm2。县境内海拔1405~2837m,无霜期160d,年平均气温8.1℃,近10年年均降水量530mm。十年九早、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是庄浪县的基本水情,全县水资源总量9039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40m3,分别是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的1/10、1/5和1/3,全县农村群众饮水十分困难。
近年来,庄浪县结合相关规划和水洛河现状,在不影响河道原有功能、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清理利用已污染的河床质,改善河床底质条件,通过新修生态护岸和人工湿地,构筑生态隔离带,防止污染物直接入河,收纳和降解面源污染物,逐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和天然的降解纳污能力,改善水洛河河流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促进流域达到水功能区类水质要求,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基于这一背景,庄浪县积极争取资金,于2020年9月开始实施了庄浪县水洛河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本文就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水洛河上游分为南洛河和北洛河,两支流于庄浪县城汇合,汇合后称下洛河。下洛河流至秦安县莲花乡注入清水河,在静宁县周家峡口流入葫芦河。水洛河总长度67.5km,其中北洛河长41.3km、南洛河长31.5km,下洛河长26.2km,流域面积942.99km2(庄浪县境内878.69km2)。水洛河属山区性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分配不均,河水暴涨暴落,主流左右摆动频繁。
北洛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苏台乡马鹿沟与黄草沟,沿途纳入梁河、外儿河、章麻河、小河子沟等支流,流经通便、通化、良邑、水洛4个乡(镇),于水洛镇何马家与南洛河汇合,全长41.3km,河道平均比降26.6%,流域面积345.85km2。
南洛河发源于关山西麓韩店镇的社火沟北,沿途纳入店峡沟、花崖河、马寺沟、试雨沟、寺门沟等支流,由东北向西南流经韩店、南坪、水洛3个乡(镇),于水洛镇何马家附近与北洛河汇合,全长31.5km,河道平均比降22.4%,流域面积355.91km2。
下洛河由南、北洛河汇合口处起始,沿途纳入吊沟、孔家沟、长尾沟、青龙沟等支流,流经朱店镇、万泉乡,于徐家城出境与清水河汇合后经清水峡汇入葫芦河,河流长26.2km,河道平均比降8.4‰,流域面积241.23km2。
庄浪县水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南洛河上起南坪大桥,北洛河上起良邑大桥,两河交汇后至下洛河石门口大桥,治理河道总长度32.8km,其中南洛河治理段长7.8km、北洛河治理段长10.4km、下洛河治理段长14.6km。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清理污染河床质,改善河床底质条件。沿目前的混凝土边坡的坡脚种植爬山虎,为硬质坡面覆绿,改善环境面貌。利用污染河床质覆盖当前的混凝土边坡,再种植适生植物吸收污染河床质的氮磷,进一步拦截排入河流的污染物,形成综合护坡系统。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城区河段修建跌水,营造人工河道湿地,沿岸种植千屈菜、水葱等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在靠近主城区河段将河道分为河道湿地和边滩湿地,通过跌水引水上滩,对边滩湿地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可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湿地水面,改善河流枯水断流期的河道生态环境。
1.3.1 地形地貌 庄浪县地处六盘山西麓,陇西黄土高原东缘。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405~2857m,最高峰为六盘山山脉的桃木山,海拔2857m。六盘山纵列于县城东部,5条余脉呈树枝状东西延伸。全境处于新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构造区。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和孟家台(华亭市境内)至上店断层的影响,构成了东北部基岩裸露高山区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两大基本地貌单元,并奠定了庄浪县现代地貌的骨架和格局。在其基础上接纳了松散岩层—黄土的堆积,由于黄土质地结构疏松多孔,受到了外力的侵蚀作用,地表呈群山层峦、千沟万壑之貌,河谷、丘陵、高山相间分布。
1.3.2 地质构造 庄浪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祁昌贺“山”字形构造体系西翼马蹄形盾地内,六盘山隆起带关山西麓,主要受陇西旋卷构造体系所控制。未发现有大型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形迹出露,属构造相对简单地区,新构造运动主要以垂直升降为主。黄土残塬塬面高出区域侵蚀基准面约200m,河谷形成多级阶地,都反映了该区域垂直升降运动的强烈。
1.3.3 水文地质 河道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细粒土砾类土及新近系中上新统甘肃群泥岩构成,具体岩性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2al+pl)砂壤土:黄褐色,稍密、稍湿、硬塑,土质不均匀,具大孔隙。含少量砾石、碳屑等。该层厚度为0.3~3.1m,含细砂—中砂及粘性土团块,顶部0.3m含大量植物根须,主要分布于河漫滩表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2al+pl)卵石混合土:杂色,稍密、稍湿,层厚0.4~5.0m,卵石母岩以石英岩、灰岩、砂岩为主,磨圆度一般,呈次椭圆状或次棱角状,粒径2~30cm,中粗砂填充;卵石含量约30%~60%,砂泥质充填,弱胶结;主要分布在砂壤土层下部,局部河段河床、河漫滩大量出露。新近系中上新统甘肃群泥岩(NG)泥岩:红褐色,以黏土岩为主,连续分布于工程区河床质下部,厚度大,产状基本水平,层位稳定;该层厚度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2.7m;强风化层呈类黏土状,结构疏松,含水量较大,属极软岩,易于挖掘;主要分布在河床、河漫滩下部。
1.4.1 以防洪安全为前提,生态治理为根本的系统性原则 水洛河生态治理应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等考虑城市建设与河流治理之间、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之间的关系,合理科学的布设拦河水工程,形成稳定的湿地水面。
1.4.2 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保持可持续性的原则 河道生态治理整治要顺应河道的自然特性,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恢复河道的自然魅力,加强水环境保护。坚持恢复自然生态风貌和人工干预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但必须认识到目前河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确保河流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4.3 与两岸生态协调衔接的原则 拦河跌水建筑物布置以满足河道行洪能力、尽量避免布置碍洪建筑物为前提,与上下游、左右岸在建及己建成的蓄水工程衔接,使水利工程与两岸生态建设浑然一体。
由于采取渠化泄洪的治理思路,河道仅被定位为满足泄洪的需求,河流浅滩、滩涂被防洪堤隔离到堤防外。新修河岸仅为硬质防护坡面,丧失了对面源污染物的拦截和降解功能。渠化后的河滩地面积十分有限,受常遇洪水频繁冲刷,河滩上植物难以生存,导致河滩裸露,河流植物和生物失去了生存和栖息环境,滩地天然湿地的功能丧失,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亟需转变观念,进行综合系统的治理。
水洛河流域径流多由降雨补给,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水洛河的河流枯水期流量不足,干旱月份河道常发生断流现象,2016年9月份便出现过断流现象。水资源本就不丰富,加之缺乏调蓄水利用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维护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态功能,枯水期河道缺水甚至断流加剧了对河流水质安全、生物群落等的不良影响。水洛河南坪大桥断面至徐城村断面为庄浪县社会经济的发达区域,干流涉及良邑、庄浪县城、朱店镇、万泉镇,支沟涉及大量村庄和农田。目前,仅县城实现了雨污分流和污水集中处理,乡(镇)及农村还没有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普遍存在靠近村庄段沟道垃圾沿河倾倒,雨污混排,生活污水、化肥、农药、禽畜排泄物等农业面源污染直接排入支沟,再汇流入河的现象,水污染负荷大。
水洛河水质较差,枯水期还会断流,为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短缺,人文景观、文化设施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相适应。
河流治理应突出为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发展服务的理念,加快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生态治理格局,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发展更有保障。
水洛河是庄浪县的“母亲河”、护城河,但水洛河流经区域社会经济发达、污染负荷大,河流自身枯水流量小,甚至断流。河道渠化、硬质防护、滩面裸露,河床质质量较差,致使河流丧失了稀释、降解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因此,需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改善河道水质,使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水洛河作为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两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应该成为水面开阔、水草丰美、水生动物种类繁多、植物季相景观丰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地段,然而目前河道生态功能下降,生态景观效果缺失,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差较远。为了实现庄浪县委、县政府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的目标,必须对水洛河实施生态治理,彰显庄浪山水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支撑庄浪县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实施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既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又切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工程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