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农业农村局 刘宏途
当下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在现代化技术背景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技术投入力度加大。在深松整地及秸秆还田农业工作的开展,为当前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加之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提倡,深松整地与秸秆还田工作也受到了极大推广。本文就深松整地及秸秆还田工作的优点出发,对该项技术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对策。
开展深松整地作业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具备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松整地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国家及相关部门开展深松整地工作,为广大农户带来了好处,改变了农民对深松整地专业的认识,促进新观念的形成与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深松整地工作在大众普及认可的前提下取得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深松整地工作大大提高了土壤吸水能力。相关研究调查显示深松整地的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能够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深度,从而大大提高土质疏松程度,改善耕地的性能,利于雨水的渗透同时降低地表水流速,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蓄水能力,丰富土壤肥力。其次,深松整地工作提高了土地效益。深松整地工作实现了土壤对于肥料的溶解能力,从而能够实现粮食产量的增加,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流失。另外,降低了化肥对于土壤深层以及河流的污染,在该种方式下,广大农户深切感受到深松整地工作的开展,改善了土壤的三相比例,降低了耕地损失,大幅度提高了产出效益。再次,有利于形成良好耕层结构。深松整地作业对土壤具有消除的作用,在农作物播种过程中会出现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的土壤压实的情况,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并不利,但在深松整地作业下,可以消除土壤压实问题。另外,深松整地工作也使土壤形成了良好的工程构造,大大降低了外界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为作物生长、早熟提供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最后,深松整地工作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不少农民对土壤的使用仅局限在当下,没有放眼土壤未来的长久循环利用层面,因此,很多农民种地忽视了对于土壤的养护工作,导致土壤耕层有机物质流失、肥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深松整地工作基础上,可以通过实行保护性工作,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来实现对土壤肥力的保证。
第二,秸秆还田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秸秆还田能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秸秆还田观念的提出与应用,我国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秸秆还田示范推广基地,调查研究显示,秸秆还田工作实施后,确实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与孔隙度,从而对土壤坚实度进行调整,协调土壤水分、肥力、透气性以及热力情况,从而保证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另外,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能够进一步肥沃土壤。其次,秸秆还田能减少土壤被风侵蚀程度,从而在春季抗旱保墒。通过秸秆还田,能够在地面进行覆盖,从而使土壤中水分不易蒸发,提高土壤温度。再次,秸秆还田能够大大改善土壤环境,对土壤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以及能源物质,在实现秸秆还田工作后,土壤中微生物增加了,提高了土壤活性,维持了土壤酸碱平衡,土壤当中的养分趋于合理化。最后,秸秆还田工作优化了环境,防治了污染。在干旱时期秸秆还田工作确保了地面水分,工程蓄水量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雨季,还能够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加了耕层蓄水量;在光照过于强烈的时期,土壤表面秸秆的覆盖能够大大减少阳光对土壤的直射,从而维持地表温热。另外,在秸秆还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定期除草,从而能够对田地中的杂草数量进行控制,使土壤有机物得到充分保障。整体来看,秸秆还田工作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与秸秆还田工作的结合,技术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善了土壤环境。机械化粉碎深埋还田技术的实施,能够使秸秆当中的一些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深埋至土地深层,待秸秆腐熟后,增加土壤营养,发生中和反应,使土壤酸碱值趋合理。机械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确保土壤中有机物质,提高土壤通透性,使土壤得到改善。第二,机械化秸秆粉碎深埋还田技术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土壤养分的增加,降低化肥用量,节省生产成本。在秸秆还田与深松整地技术下,可以使秸秆中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密度大,对农产品需求量也大,考虑到我国人均耕地数量较少,因此,为满足当前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就需要发展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除了投入科研力度、研发优良品外,利用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也是重要途径。这是当前农户可以直接进行应用的一种高效率生产方式。另外,考虑到当前我国土壤利用现状,大部分农户为追求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我国土壤肥力流失,田地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土壤板结程度加重,因此,在这种现状以及现实需求下,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环境,实现质与量的双重收益是当前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不断更新,机械化秸秆还田与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就是基于该种背景所产生的,将两种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确保土壤肥力以及农作物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深松作业与秸秆还田能够更加直接有效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绿色化可持续性地进行农作物生产与种植,符合当下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秸秆还田与深松工作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综合来看,未来秸秆还田以及深松联合整地机是农业发展的必要产品,因此,未来市场需求量会随之上涨。就我国当前来看,每年产生秸秆量巨大,实现秸秆有效利用也是需要进行探讨的重要问题,而机械化秸秆还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的实施以及1GIZ系列秸秆还田深松联合整地机的研发与推广,为秸秆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向。综合来看,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收益。因此,在未来该技术发展市场巨大。当前,国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来支持农业发展,随着该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推广应用,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也会很好。
为推进机械深松整地技术与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的结合与推广,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树立技术推广意识以及秸秆还田理念,从国家政策方面,起到带领作用,强化领导阶层责任意识,为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政策帮助以及组织保障。在领导层面的带动下,通过层层申请任务,签订深松整地作业责任书,将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责任落实到每个层面,实现各个阶层对该项技术工作运转的责任到位,形成目标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大部分农户并未从观念上接受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一些技术的推广仍然采取抵抗态度,因此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首先需要农户在观念上进行革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农户培训工作,加强农民对先进技术的了解,并搭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与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示范基地,通过带领群众亲身观看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向农户展示该项技术的优越性。另外还需大力宣传深松作业补贴政策实施办法以及致富带头人案例,从而调动广大农民实施该项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确保农户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加强农户对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及秸秆还田工作的操作培训工作。在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同时要与秸秆还田农机作业衔接,从而让农户建立起秸秆还田与深松整地保护型工作作业模式。通过相关领域专家指导,确保农户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开展深松作业,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机手操作水平,从而实现深松作业质量的提升并确保作业机具的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在传统作业模式下,我国当前耕地普遍存在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板结等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以及秸秆还田工作已不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同时,传统模式之下对土壤质量破坏已经十分严重,需要对农业耕作方式进行调整。因此,实现工作技术的更新与推广是当务之急。尽管当前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为农业发展提供方向,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摸索,从而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