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1-12-07 17:00:34河北省张家口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邵蕾
河北农机 2021年9期
关键词:种薯蚜虫田间

河北省张家口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邵蕾

在栽培马铃薯的过程中,气候和传统种植模式等都会影响到其栽培,而且马铃薯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到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我们要重视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马铃薯早疫病

1.1 发病特点

对于马铃薯早疫病来说,其病原是属半知菌类。该类病原有着多样的寄生途径,它能生长在死亡的植株与其他植物上面。如果条件比较潮湿,在寄生的植株表面,病原菌会形成大量的孢子,孢子能适应广泛的温度,并能通过大风进行传播。早疫病出现的孢子有着较少的数量,发病时间相对较早,在繁殖寄生并传播的过程中,病原菌一般是通过植株的叶片来进行传播,且有着较慢的发展速度。病原侵染叶子后,黑色的小斑点会在叶子表面出现,而后病斑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成熟的斑块,会出现一个同心圆其周围凹凸不平,叶子的边缘会变得枯黄并出现黄褐色。如果植株有着较差的抵抗能力,就容易发生马铃薯的早疫病,主要体现为较高的温度以及较大的田间湿度,或者植株水分不足,以及植株在生长发育中有不良现象。

1.2 防治措施

要对该种疾病进行有效防范,就要对栽培管理重视,要让马铃薯的逆环境生长时间缓解,让植株确保有充足的水肥,对氮肥的使用量要严格控制,防止让植株徒长,这样才能让植株生长健康,进而让马铃薯抵抗病原的能力提高。在收获完前茬作物后,要进行深耕灭茬,对土壤进行翻耕,可以将土壤当中的病原杀死,这样就能让第2年初次浸染的数量减少。在马铃薯封垄后,植株进入到生长稳定期,每天隔10d要喷洒一次保护性的杀菌剂,比如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果有患病植株出现在田间后,要尽早使用杀菌药物来预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都是一般常用的药物,要每7d喷1次,要完成3次喷洒的工作。

2 马铃薯晚疫病

2.1 发病特点

对于马铃薯晚疫病来说,它的病菌适合冷凉高湿的条件,这种条件下繁殖很快,白天22℃以及夜间10~13℃,95%以上的湿度是其最合适的发病温度。在栽培马铃薯的过程中,地势如果较低洼,有黏重的土壤、大量的积水在田间、较大的种植密度,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使用太多的氮肥,就会让植株的生长较弱,容易发生该病。患该病后,近似圆形或不定形的小病斑会出现在马铃薯的叶尖或者叶缘,初期呈现为水渍状的绿褐色小斑点,而后边缘逐渐变成灰绿色的晕圈,病斑的边缘不清晰,如果有较大的湿度,一层白色的稀疏霉菌层会在病斑外缘出现。干燥时叶子会变成干枯状,如同薄纸一般容易碎裂。病菌侵害叶柄和茎秆后,不规则的褐色条状斑纹会出现在上面,严重时会发生萎垂以及卷曲现象,患病的植株会出现折断问题。病原侵染块茎后,褐色的大斑块会出现在表面,皮下薯肉会发生褐色,而后病斑慢慢扩大,最后马铃薯会出现腐烂现象。

2.2 防治措施

对该种疾病进行防范,要对轮作制度进行科学的制定,在同一个地块防止长时间种植茄科类作物。对无病的种薯进行选择,避免让病种薯进入到田间。对种植地进行科学选择,以便让土壤保持疏松多孔,最好是壤土与沙壤土。在播种前要将底肥施足,要多使用有机肥,对化学肥料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要对氮肥的添加量控制好。要按照品种的特性对其最佳的密度进行定制,以便让田间保持较好的通风透光性,这样才能让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如果发现田间有患病植株存在,要及时选择药物来对其治疗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600倍、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600倍、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600~800倍、25%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以及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喷雾都是常用的药物。要每5~7d喷洒一次。

3 马铃薯环腐病

3.1 发病特点

在马铃薯的病害中,环腐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受到环腐病侵害后,马铃薯的微管组织系统会发生病变,开花时为主要的发病时段,症状有初期症状与后期症状两种。叶子脉络间的绿色状变成斑驳状是其初期症状,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全叶都会出现这种症状,叶子出现枯黄并向上卷曲,从局部不断扩散到全株。由于环境与品种的不同,环腐病的症状也会不同,植株矮缩、叶发黄且小、较少的分枝、萎蔫现象等就是一般性的症状;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植株就会出现较快的萎缩速度,叶片还是青绿时就发生了枯死,病株茎部与茎基部都出现了淡黄色或黄褐色。病块茎切面的维管束出现发黄或褐色,并形成环状的腐烂,甚至有空腔出现,用手挤压会溢出污白色的菌脓。对于马铃薯植株而言,其病症有着传染性,出现病变的维管束会将新的部位传染。在播种感染病毒的块茎时,种薯中潜藏的病菌会进行传染,这对后续耕种来说就会成为一种病毒来源。环腐病对马铃薯种植的整个过程会有直接的影响,就算马铃薯存储起来,它的发病点也会继续传染,如果严重的话,会出现烂窖。

3.2 防治措施

要想防治环腐病,就要通过检疫和杜绝菌源以及使用无病种薯为中心的多种防治措施。(1)检疫马铃薯的种薯。环腐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不过该病不会进行外界传播,只会传播于具有相同属性的物质中,带病的种薯是其病发根源,只要严格管控种薯的选用,就能使其发病率与发病范围减少。(2)将马铃薯良种培育基地建立起来。可以使用脱毒技术来培育马铃薯良种,将种薯品质管控体系构建起来。在培育薯苗的过程中以及耕种过程中,避免病毒对其侵染,让种薯的品质确保优良。(3)对种薯的质量进行确保。播种前要挑选好种薯,将病薯淘汰;盛放种薯的器皿进行定期清洗与消毒工作;尽量将体形小的整薯下种,如果使用的是切割的块状种薯,一定要将清洗与消毒工作做好。

4 马铃薯病毒病

4.1 发病特点

在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中,病毒病也是一种主要出现的病症。该病的发生一般是在小范围内,其症状也较轻,不会让经济损失严重。马铃薯病毒病的传染性能跨作物,发生病情时会对其他的农业作物带来侵扰。发生该病时会有三种表现:第一是花叶出现变化,马铃薯的叶片会有不同的颜色出现,病情严重,花叶会发生萎缩症状;第二是坏死症状,出现该病情时,褐色的斑点会出现在叶和叶脉以及叶柄还有枝条与茎蔓上,随着病情的严重,斑点会形成成片的坏死条斑,叶子甚至会枯萎脱落;第三是卷叶症状,叶子发生卷曲,若不能进行控制,叶片会慢慢变硬和变脆,卷曲会形成筒状,进而出现枯萎脱落。

4.2 防治措施

(1)将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建立起来,能对马铃薯病害进行有效防治。通过脱毒育种技术来对优质的种薯进行培育。(2)按照不同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毒病的优质薯种。(3)在马铃薯培植过程中做好防病和祛病工作。在对有机底肥和增施磷以及钾肥施加时,要符合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肥料剂量。

5 二十八星瓢虫

5.1 病害特点

对于这种害虫来说,不管是成虫还是幼虫都会蚕食叶肉与内部的果实,叶片被蚕食后只会留下表皮,这种表皮会出现褐色与深黄色,最终使其枯萎死亡。如果有严重的虫害,叶片就会全部枯萎,幼虫对马铃薯叶片的危害要比成虫更高。一般情况下,会让马铃薯产量减少25%,如果严重,甚至会让马铃薯产量减少55%。

5.2 防治措施

(1)考虑到二十八星瓢虫的生活习性,开春期间就要清理掉农田周边的杂草,这样可以让成虫与幼虫的密度减少。(2)通过人工方式来捕捉成虫与幼虫,例如成虫在成长阶段会发生假死,在这期间可以集中烧毁虫卵叶片与成虫,这样就能控制虫害的繁衍。(3)通过适当剂量的药剂来防治,可以使用适当比例的保得乳油、快杀灵乳油、万灵广谱速效低残留农药,将其均匀喷洒到害虫居住的杂草与农田,喷洒的量必须要充足。

6 马铃薯蚜虫

6.1 危害特点

马铃薯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该种害虫有着多样的寄生范围,可以生长在多种作物上面。在马铃薯叶子背面会群聚成虫与若虫,对马铃薯叶子的汁液刺吸,这样导致马铃薯叶子发生枯萎进而脱落。马铃薯蚜虫在叶子背面群聚,还会将大量的蜜露分泌出来,会严重污染叶子,会造成煤污病,对叶子的正常光合作用会造成影响,导致叶子出现枯黄进而脱落,如果危害比较严重,整个植株会出现死亡,这样对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会有着直接影响。

6.2 防治措施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蚜虫很容易出现,要想对该种害虫进行防治,就要将田间地头的杂草及时清除,通过灌溉及时将害虫的越冬场所及时清理掉。此外,还要对田间的种植密度进行控制,防止定植的密度太大。很多虫子是蚜虫的天敌,通过害虫的天敌可以有效减少蚜虫的繁殖,还能让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瓢虫科的甲虫与黄蜂是蚜虫的天敌,也可通过蚜霉菌来杀死蚜虫。如果田间的发病率符合防治标准,在防治时就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可以将内吸颗粒杀虫剂用来使用,例如播种时使用70%的灭蚜松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90g防控期60d。可以将0.1%的灭蚜松以及0.2%的敌百虫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阶段,每667使用1~1.5kg,兑30kg水喷洒于田间,或者使用30%的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有着明显的喷雾效果。

7 结语

现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然而病虫害直接影响到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此,相关人员要对病虫害的常见种类进行探索和研究,对病害的病原体与虫害的生活习性进行认真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来提高马铃薯的年均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种薯蚜虫田间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蚜虫婆婆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