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1-12-07 08:43:27常学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利设施水资源

常学尚

(甘肃省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高台734300)

目前,友联灌区农业灌溉与生态需水之间、灌溉用水与黑河调水之间、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面对水资源紧缺、分配水量逐年压减、灌溉水能耗高等问题,灌区需要全面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与水平,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真正使信息化成为助力“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手段。

1 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台县友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高台县最大的井河混灌灌区,灌区有小(一)型洼地水库3座,总库容859万m3;骨干引水工程6条,渠道总长163.2 km,高标准衬砌95.61 km;农业灌溉机井1 517眼。通过多年建设,灌区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输水畅通的灌溉体系,为灌区农业生产实现节水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目前,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地下水管控展开,从2014年10月高台县列为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开始,灌区对1 374眼农业灌溉机井安装了水资源控制器,配套安装了计量设施远程监测模块,构建的远程监测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机井运行情况远程监控;通过国控项目在灌区柔远、丰稔、站家、纳凌、定宁5条干渠取水口架设了在线计量设施,对取水口取水信息实时测报。

1.2 存在问题

虽然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与信息化总体要求和水利现代化发展相比,仍有差距,尚存不足。

一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灌区地下水计量设施远程监控系统初步建成,但由于技术原因运行并不稳定,水资源管控难以实现动态管理。虽然在部分干渠引水口架设了视频监控、在线计量设施,但这些设施均由上级部门直管,在灌区管理中并没有发挥直接作用,灌区运行管理仍以传统的人工凭经验操作为主,根本无法对水资源配置进行实时监控。

二是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人们普遍认为全面实现水利信息化是若干年后的事情,大部分人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管理措施,对水利信息化在助力灌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

三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水利信息化建设内容广、设备多、建设期长,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单位财力薄弱无力承担,已建成的信息化设施也因后续维护经费不足而无法正常运转,制约了信息化工程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

2 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在2019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对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补齐水利信息化工程这一短板成为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的关键因素。

2.1 水利发展对水利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实现新时期治水战略目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重中之重,而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新时期国家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都对水利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中,明确了灌区现代化改造的一项关键指标就是灌区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一要求对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重塑水利信息化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调控和水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使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势在必行。

2.2 水利发展对水利信息化需求日益突出

随着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发展,水利信息化在水情、工情信息监测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治水方略的调整和水利现代化发展对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水资源管控、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工程安全等信息化系统,完善覆盖全灌区的信息化管控网络,健全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借助水利信息化不断推动水利现代化发展,是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 灌区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对策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灌区要充分利用“十四五”难得的发展机遇,聚焦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水利工程巡查等水利信息化业务需求,利用先进的手段和途径,加快灌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3.1 紧抓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契机,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当前,甘肃省在纳入“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省景电灌区、省引大灌区、省疏勒河昌马灌区、白银市靖会灌区、酒泉市金塔县鸳鸯灌区先行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其他大中型灌区最迟在2025年底前完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要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契机,结合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在解决工程短板、骨干工程设施病险隐患的基础上,建立灌区取水计量设施和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准确调节、精确计量;建立水文监测、水环境监测、工程运行监控等系统,达到信息高度整合、资源深度利用、决策迅速快捷、调度智能高效,推动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运行管理中全面渗透、深度融合,真正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最终实现节水以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3.2 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

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实际,通过委培、外训方式使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转型升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以满足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加快形成职责清晰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全方位培养水利信息化骨干力量,打造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水利信息化长远有序高效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构建完善的水利专业化服务体系,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工作处理方式,转而使用更加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治水兴水合力。

3.3 进一步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

以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目为切入点,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在落实项目建设任务时,根据工程性质、规模,明确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提高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适当倾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比例,确保水利信息化优先发展、适度超前。以信息化在工程运行、灌溉用水方面的广泛运用为着眼点,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制度,足额落实水利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经费,因地制宜引进信息化先进技术和设施,促进灌区信息化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水利设施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