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芸
(成县龙凤山林场,甘肃成县742500)
核桃树属高大乔木,树高8~18 m,寿命可达300年以上,是果材兼用树种。其果仁营养价值高,微量元素丰富,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具有补肾健脑的药用价值。其木材纹理美观,耐抗击,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核桃树喜光、喜肥、耐寒,在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有保持水土、防风挡沙、降低噪音、改善环境的功效,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除东北、内蒙古和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是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首选树种。现将核桃树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核桃苗木繁殖方式通常有2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嫁接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繁殖,即实生繁殖。目前世界各地均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它的特点是结果早、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便于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管理。不足之处是无性繁殖需要砧木,而砧木苗则要通过苗圃进行培育。
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排灌条件且交通方便的地方。整地主要是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消灭病虫。
播种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即用冷水浸泡7~10 d,使其吸水膨胀至裂口时即可播种;秋播种子不需作任何处理,采收后可直接播种。核桃播种因种粒大宜用点播,即先做好1 m宽的苗床,每床播2行,行宽40 cm,株距10~15 cm,下种时核桃种子的缝合线要与地面垂直,种尖向上。播种量一般为1 350~2 250 kg/hm2,播种后10~15 d幼苗可出土,90%的幼苗出土后要结合灌溉追施尿素,追肥量120 kg/hm2,7—8月份再追施1次速效磷、钾肥,可促使苗木老化,提高越冬能力,2~3年生苗木即可用作砧木。
核桃园建设是丰产栽培的前提和基础,核桃为暖温带落叶乔木,光照充足时方能进行花芽分化和结实,适合年平均气温6~8℃地区生长,生长期160 d,盛果期可达30~50年。因此,核桃园选在阳坡或半阳坡且土壤厚度在2 m以上,pH值在6.5~8.5,地下水位2 m以下的川坝、丘陵和山区均可。山地建园时要先测出等高线,等高距一般为4~5 m,沿等高线设计栽植坑,然后结合道路规划设计出若干小区,小区形状随地形而定。
造林前先整地,整地时要深翻细耕,拣去石块和杂草。当坡度大于15°时可沿等高线开挖鱼鳞坑或反坡梯田式坑,坑的规格为1 m×1 m×1 m,坑内回填熟土、农家肥和化肥,早熟品种株行距为5 m×6 m,晚熟品种株行距为9 m×10 m。
核桃树栽植时先修根,即将苗木主根下端剪掉取平,并去掉劈裂和损伤部分,再将苗木根系浸入水中浸泡12 h后取出,再浸入300倍石硫合剂或1 000倍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1 min杀菌,最后将灭菌后的苗木根系放进2 000倍APT生根粉或丁酸等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30 min即可栽植。
栽植时将苗木根系舒展,放入坑内扶正,边填土边踏实并将苗木轻摇上提,覆土深度以超过苗木原土痕2 cm为宜,最后在树根周围刨盘、浇水,待水下渗后再盖上松土,覆上地膜。
水肥管理是核桃丰产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季栽植萌芽前灌1次水,随后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水。
秋季栽植后20 d左右灌1次水,土壤封冻前再灌1次封冻水。施肥原则上栽植当年以叶面施肥为主,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1次300~500倍液尿素,7月下旬停止氮肥供应,自8月起每半月喷施1次300~500倍液磷酸二氢钾至落叶前。在以后的幼龄期、初结果期和盛结果期都要结合灌溉进行根部施肥。
整形修剪是核桃丰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有短截、回缩、疏枝、长放、开张角度、摘心和除荫。稀植的晚熟品种一般以自然开心形为主,而密植的早熟品种多以纺锤形为主。修剪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因这时树木处于休眠期,剪后伤流较少。自然开心形是不留主枝,即无中央领导干,各级骨干枝去留灵活,这样修剪后的树木易整形,成形快,结果早。进入结果期后枝条逐渐开张,通风透光好,便于施肥和灌水;纺锤形多适用于早熟的密植园,即保留中央立直干,其周围保留8~15个侧枝且向四周伸展,下部侧枝略长,外观呈纺锤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户重视核桃树的栽植而疏于管理,使病虫危害十分严重,有些地方甚至绝收,造成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个别地方的农户甚至已将核桃树砍伐。有关资料表明:核桃树的病害有10余种,虫害有60余种。通常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有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和核桃枝枯病等;危害比较严重的害虫有银杏大蚕蛾、大袋蛾、衰蛾、尺蠖、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核桃横沟象、核桃扁叶 、芳香木蠹蛾、黄须球小蠹、铜绿金龟子、介壳虫等。
一是加强田园管理,及时去除病害枝和枯死枝,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适时施肥与灌水,提高核桃树抗病能力。二是彻底清除园内病死树、落地病果、病叶及采收时脱下的青皮,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三是核桃发芽前喷施1次1 00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半量式200倍液波尔多液,开花后3周开始每隔15天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直至果实成熟。
夜蛾科类害虫幼虫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用2%噻虫啉粉剂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 500倍液喷洒防治;天牛科类害虫幼虫期即4月中旬至8月底,清除虫孔内的粪屑,注入1.2%的苦烟乳油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或杀确爽1 000倍液,然后用泥土封口。幼虫羽化期用2%噻虫啉微胶囊2 500倍液或绿色威雷200倍液进行树干喷雾,消灭羽化成虫;保护害虫天敌,啮小蜂、双斑黄虻、啄木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