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阳,吴秀达,杨应钦
(广西乐业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乐业 533200)
我国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地,近年来猕猴桃种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很好地满足了消费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猕猴桃栽培及种植管理过程中,如何降低病虫害威胁,确保猕猴桃整体产量、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历来是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从猕猴桃种植的特性和生长环境入手,对病虫害的机理、特性和形成原因进行探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1]。为此,要从“稳产增收,提质增效”的理念入手,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确保猕猴桃种植得到最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确保产业化种植持续健康推进。及人为干预等手段,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消解病虫害造成的威胁。比如,对严重枯败、濒死的果树,要及时砍伐,清理区域内关联性树木与土壤,防范病虫害的扩散。
总之,以综合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原则为依托,确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路线,进而推进防治工作有序开展,为猕猴桃种植的稳产增收提供保障。
猕猴桃属阔叶果树,喜水怕涝,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日常灌溉的有效维持十分重要。同时,猕猴桃对土壤透气性要求很高,因此保持土壤水分平衡也十分重要。为此,猕猴桃的种植与林间管理工作相似,都常以“苫墒保墒第一,浇水灌溉第二”为基本原则,这也是猕猴桃抚育和林间管理平衡性的体现。与之类似的是,猕猴桃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也要追求“控管平衡”的基本目标,即从日常林间管理和果树抚育的角度入手,加强病情、虫情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提出预防性策略,同时做好防治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因此,“预防为主,注重监测,防治结合”是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借助信息化监测、人为筛查与病情虫情分析等多种手段,可以加强对猕猴桃果树的有效监测,提升预报与预警能力。
要坚持“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及时人为干预”的原则,将多种防治举措融合起来,降低甚至消除病虫害威胁,确保猕猴桃种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灰霉病、根线虫、花腐病、叶枯病、苹果小卷叶蛾等,会对猕猴桃的枝叶、根茎及果实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与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大面积果树枯黄萎缩,引发果实品质下降与减产等不良后果。为此,必须综合运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性防治
从猕猴桃种植与林间管理的需求入手,针对常见病虫害进行预案设计,同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预报制度,对提升防治水平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具备显著价值,要引起足够重视。
如前文所述,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呈现出不同形态,具体表现和危害也存在一定差异。要立足于常见病虫害的机理和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细化防治步骤,对不同阶段的病情和虫情开展有效防治。尤其要坚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原则,运用化学防治为主、其他防治办法为辅的措施,提高防治综合效能,突出种植与日常管理的功能性需求,确保病虫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下文针对猕猴桃种植与田间管理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防治建议:
2.1.1 灰霉病
灰霉病是常见于开花期、结果期的病害,对猕猴桃产量与长势具有显著危害。防治灰霉病,要采取积极人工干预的手段,对发病的花朵、果实进行摘除处理,防治病害扩散;对发病严重的果树,要用翠润药剂治疗,消除病害扩散隐患。
2.1.2 根线虫
根线虫是猕猴桃种植中的常见虫害,会对植株的根系生长造成显著危害。酸性土壤很容易孕育根线虫,因此要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来调节土壤酸度,以此降低根线虫繁衍几率,另外也可用药剂防治,用阿维菌素灌根等方式灭杀根线虫,消除虫害威胁。
2.1.3 花腐病
花腐病多由假单孢菌感染造成,属于典型的果树细菌类病害。处理花腐病,要对雨水季节的果树植株进行“重点关照”,尤其是从植株密集的区域入手,开展细致检查,根据枝叶、花芽的表面状况作出判断。在防治中,除了要改善藤蔓、枝叶密集区域的通风条件之外,还要喷洒化学药剂,如采果后至萌芽前喷3次8~100倍浓度的波尔多液,萌芽至花期喷洒100 mg/kg的农用链霉素等。通过适量化学药剂的喷洒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花腐病状况。
2.1.4 根腐病
根腐病多发于猕猴桃的根部,通常不易引起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枝叶与植株根茎的腐烂将威胁植株机体成长,严重时会导致果树死亡。根腐病的防治要注意时令与土壤状况,从每年3、4月份起观察植株土壤及水分状况,尤其对积水处的植株进行细致探查。同时,发病的植株要用氯氟氰菊酯水剂灌根和喷洒防治,同时定期观察,辅以其他手段进行救治。另外,发现根腐病的土壤区域要做有效标记,短期内不宜栽培猕猴桃果树。
2.1.5 苹毛金龟子
苹毛金龟子是一种金龟科害虫,对猕猴桃的花器官具有极大危害。目前,对猕猴桃种植中出现的苹毛金龟子的防治主要采取人为干预手段和化学药剂喷洒相结合的方法。如,根据苹毛金龟子的习性,对成虫进行集中捕捉消灭或在开花前在藤蔓周围洒施4%敌马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伴随着土壤翻耕作业,将药剂混入其中以达到杀灭目的。
2.1.6 苹果小卷叶蛾
苹果小卷叶蛾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对猕猴桃果树会造成严重危害。从过往经验看,苹果小卷叶蛾主要危害猕猴桃的花蕾和嫩叶处,对生长期的果树影响很大。通常,这类卷叶蛾一年间可繁衍生长3~4代,且以2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枯枝落叶上结茧越冬为主要活动特征。防治小卷叶蛾,可采用生物与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如培育一定量的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进行防治。在繁衍量极大时,要采用化学药剂喷洒处理,如在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为害期用20%杀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溶液喷洒,以消除其威胁。
在猕猴桃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通过有效监测预警体系的建构,能够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预报性信息,进而践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监测和预警技术形成的防控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提升技术化防治工作的力度和水平,确保预防预报工作取得有效进展[2]。为此,要立足于猕猴桃产业化种植的需求,建立以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为基础的监测预警系统,打造有效的监测预警和预报工作模式,提升预测与预报能力,为病虫害的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例如,通过搭建红外线监测设备建立智能化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对猕猴桃果林状况进行全天候监测。通过有效监测、预警,可以降低人为监测和管理存在的不足,确保监测预警与预报工作密切配合,提升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准确度,为防治举措制定提供依据[3]。除此之外,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有效下沉和利用,建立与信息化监测预报手段相结合的技术指导制度,强化科技指导作用,将猕猴桃种植与技术督导密切融合,提升预防预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比重和力度,确保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隐患。
综上所述,以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为诉求,猕猴桃的种植工作要秉持整体化思维,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病虫害防治突出重点,展现综合化防治效能。要坚持“预防为主,有效监测,防治结合”的根本原则,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人为干预举措相结合,切实提升防治综合质量,为减少病虫害威胁、提升猕猴桃种植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