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新品种三澳占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2021-12-07 03:03郭恋华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稻苗水层叶枯病

郭恋华

(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武宣 545900)

伴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技术推广,常规水稻育种也渐有了成绩,在其品质提升、分蘖能力、茎秆抗倒伏能力、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正是因为这些进步,一批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正在逐渐开始推广,比如:三澳占、金灿99、丝香一号等。

三澳占于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引种审定,是广东农科所选育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株型适中,分蘖力强,叶色绿,叶姿中等,抗倒性强,耐寒性中弱,后期熟色中,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粳籼89长1~3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达到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适宜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早、晚造种植。符合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被审定通过[1]。

1 选育经过

三澳占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4年,经广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先选用三七早 /922// 澳雪占作为母本,再与番粳籼进行杂交,历经三年六个月稳定出圃,终于在2007年看到成效。2007年,这一生长期较短、成熟较早的农作物有幸进入观察区,进行生产力测定。同一年,其晚季作物参加农业科学研究所品比试验,命名为三澳占。2008年参加广东省晚造预试,2009 年、2010 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性状

相比其他常规水稻,三澳占的株型适中,分蘖力强,株叶颜色较绿,叶姿平平,抗倒性强,耐寒性中等偏弱,后期熟色好。三澳占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为:晚造平均全生育期是115天左右,比与其母本杂交的粳籼89(CK)要迟熟2天左右,平均株高在102厘米左右,上下浮动2厘米,穗长22厘米,平均每667平方米有19.6万~19.7万有效穗,每穗粒数在138~143粒区间内,结实率86.5%~87.7%,千粒重18.6克。

2.2 产量表现

三澳占在2008年第一次参加省预试,就成功拿下预试品种第1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456.6千克,比粳籼89(CK)增产10.9%。第二年晚造参加省区试,比粳籼 89(CK)减产4.09%, 平均产量为390千克,虽有减产,但不是很明显。2010年晚造复试,比前一年对照增产了1.27%,平均产量为411.06千克,增加了20.62千克,效果不显著。同年晚造生产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78.44千克,对比晚造复试,减少32.62千克,减产4.44%。

2.3 抗性鉴定

三澳占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由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鉴定,经过区试鉴定,该品种高抗稻瘟病,中B群抗性频率为90.6%~92.31%、中C群抗性频率为94.44%~95.8%、总抗性频率为93.4%~94.12%,病圃鉴定穗瘟2.5~3.5级,叶瘟1.5~1.75级,中抗白叶枯病(IV 型菌3级,V 型菌7级)。试验示范期间,纹枯病发病程度轻,植株上未见稻瘟病发生,未见严重倒伏现象。

2.4 品质检测

三澳占由某地区技术监督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依据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国标)和DB44/181-2004标准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各项理化指标为:出糙率80.2%,整精米率73.2%,垩白粒率2%~4%,垩白度0.6%~1%,直链淀粉17.4%~18.3%,胶稠度75~76毫米,长宽比3.6~3.7,食味品质得分81~90分。

3 栽培技术

3.1 良种选育,合理播种

3.1.1浸种消毒

选种后,需要经过24至36小时的浸种并消毒,给稻种消毒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种子表层上的病菌,使其不把病菌带入秧田,确保种植效果。种子消毒可采用多菌灵800倍液进行消毒,并浸泡12小时,不用频繁换水,早晚换水即可。

3.1.2科学催芽

科学催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用38℃温水催芽至破胸露白,用时约10小时;第二,水温保持在30℃左右,用时约24小时;第三,待长根长芽约0.5厘米左右进行播种。

3.1.3合理播种

每亩用种量1.25~1.40千克。如进行抛秧的,均匀播于40~50块抛秧盘,机械插秧播20盘左右,播种前要进行育秧土的准备,育秧土要过建筑筛(沙筛)。

3.2 秧苗管理,适期移栽

3.2.1秧苗管理

初期秧苗比较脆弱,早稻需采用薄膜或地膜保温育秧,并且时刻注意温度,当温度大于15℃,采取日揭夜盖的方式;当温度小于15℃,全天盖膜,适时通风,防止病害发生。如果遇到下雨天,不要在雨后天晴时突然揭膜,这样会导致秧苗涝死,正确的做法是先通风炼苗,再揭膜,与此同时要注意洒水。在秧苗移栽前5~7天,要根据秧苗的具体情况酌情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还可以给长势较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帮助其恢复生长。

3.2.2适期移栽

待秧苗长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就要将其移栽到大田里,这样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对移栽的大田同样有要求:要犁田、耙田,而且要在耙田的最后一遍时施肥,每亩地施尿素5千克左右和茶籽饼等,因为茶籽饼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可以被广泛应用在蔬菜、水稻、花卉等作物上,防治蜗牛、田螺、蚂蟥、稻飞虱、稻叶蝉、红薯小象甲等害虫。移栽前大田的泥土要沉实,可以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力争早插、浅插。

3.3 水肥管理,病虫防治

3.3.1科学施肥

肥料的用量一般根据大田的面积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施500千克有机肥和40千克钙镁磷肥做基肥。在秧苗移植后的第5天至第7天,第一次施返青肥,每亩地施尿素5千克。移栽第二周后,采用挪威复合肥施第二次分蘖肥,每亩施16千克。第三次施肥时间为稻苗抽穗前15天左右,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施尿素3~5千克、钾肥3~5千克,这是保花肥。除此之外,还应根据稻苗的具体生长情况酌情施肥,例如稻苗在抽穗期叶片颜色淡绿时,应该补施粒肥,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施尿素2千克,也可以喷施叶面肥[3]。

3.3.2水分管理

稻苗每个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都不同:返青期间为促新根要将田间的水层深度保持在2~3厘米;分蘖期为促进早生快发,田间水层深度应保持在1.5~2厘米,要注意的是像机插秧、抛栽田块这些基本苗较多的田块,在接近封行时一定要注意晒田控苗;在幼穗分化期为使稻苗吸收充分的水分,田间水层深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如果抽穗期正巧碰到了高温天气,解决方法是灌溉5厘米左右的水层缓解高温热害;待稻苗抽穗结束后,就不需要保持常湿状态了,应该采取间隙灌溉方法;蜡熟期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主要以干为主;收割前5~7天断水。

3.3.3除草方法

稻田除草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现在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除草剂除草,人工辅助即可,这样就能把人们从繁重的除草工作中解放出来。化学除草剂是选用60克53%的抛秧星可湿性粉剂,与细泥混合撒施,或者将其与化肥搅拌撒施,这一工作是在移栽后的5~7天进行。还应注意的是施药期间田间要有一层薄薄的水层,保持3~5天后恢复正常管理。

3.3.4病虫防治

根据广西武宣县病虫预测预报,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及时施药,以防为主,水稻的病虫相对来说又比较多,要采用化学药物等进行综合防治。一造水稻生育期120天左右,其中施药次数3~4次,可以防治稻飞虱、稻螟等害虫和纹枯病等病害。三澳占品种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因此在重稻瘟病区和白叶枯病常发区,更应该做好适当的防治工作[4]。

猜你喜欢
稻苗水层叶枯病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浣溪沙·乡村四月天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夏雨来临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公子家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黑月亮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