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的难点与对策

2021-12-07 01:45:37毛玉屏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6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法律法规环境保护

毛玉屏

(柞水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陕西 柞水 711400)

1 土壤污染防治中的难点

1.1 防治意识淡薄

现阶段,国家日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但大多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是相对淡薄,尤其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由于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土壤污染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土壤污染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相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积累性,不但看不见闻不着,而且不会很快就显现出来,往往要经过10年或者20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导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意识不到土壤污染问题。

1.2 监测水平滞后

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这就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监测水平较低,对于土壤污染的监测工作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专业性的监测人才,且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壤监测项目开展较少,甚至缺乏土壤监测的站点,使得土壤污染监测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1]。而原有的监测技术和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土壤污染的监测作用,但随着土壤受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土壤污染分布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有的监测技术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1.3 防治法规不健全

由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尚不完备,缺乏健全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并且生态环境部门也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但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中,其内容仍旧不够细化,对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具体内容事项也不够详细,并且土壤污染防治监测的标准缺乏统一性,对于污染物的指标没有严格规定,导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缺乏权威性。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防治相比,土壤污染防治就较为落后,降低了土壤污染防治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1.4 防治技术落后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加剧了土壤污染问题,目前,由于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土壤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土壤污染的结构也日渐复杂,这需要高端化和专业化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进行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较为落后,尤其对于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相关的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都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和较长的防治周期,化学防治技术又容易降低土壤质量,而土壤重金属防治技术也仍旧处于探索实验阶段。

2 土壤污染防治的对策

2.1 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

由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因此,就需要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各科研企业和机构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研发,借助其具有的研发优势,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引进和落实具有示范性的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人们的防治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污染区域,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出新型的防治技术和模式,为其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2]。

2.2 拓展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渠道

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的拨款无法有效地满足土壤污染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因此,就需要注重拓展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筹集渠道。一方面,应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筹集作用,建立多元化渠道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并且在农村等地方地区设立防治专项资金,提供相应的政策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可以设立“污染者付费”体制,明确土壤污染的社会责任,由土地的使用者对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并且运用“使用者分担”模式,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从而有效地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2.3 开发新型土壤监测技术

土壤污染的监测工作是土壤污染防治重要的环节,土壤污染监测工作能够获取真实的土壤污染状况,从而更好地对土壤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现阶段,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土壤污染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土壤污染的监测水平,顺应现代化监测技术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土壤监测仪器单一化转变为集成化的市场情况,开发新型的土壤监测技术。积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新技术的科研力度,通过运用微生物技术、遥感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生化技术等科学技术,开发出符合现代化土壤污染监测工作所需要的监测技术,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需求。

2.4 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首先,应结合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防治工作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权威性,更好地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应注重明确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府责任和社会各个主体的责任,包含机构、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的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与义务,从源头上加强土壤污染的管控工作;最后,应针对性地制定统一的防治标准,根据土地的开发用途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土壤防治标准,并且应将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与其它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需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土壤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土壤污染的防治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环境安全,是我国环境管理保护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针对于农村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结构的日益复杂形势,结合实际的土壤污染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法律法规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冶金设备(2020年2期)2020-12-28 00:15:32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8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上海建材(2018年2期)2018-06-26 08:50:58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4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