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述论

2021-12-07 01:42赵丽霞
关键词:机制特色时代

赵丽霞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P376)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既是广大青年学子的深造之所,也是宣传贯彻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2020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工作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共十七条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要求高校应主动作为,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因此,全面建构其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机制,将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不但要在学习宣传中重视“往深里走”的感性认知过程,而且要在贯彻落实中重视“往实里走”的理性实践过程,通过再认识、再实践的往复过程总结并构建具体的实施机制。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建构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开放与创新、持续发展与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P343)。因此,从学习宣传到深刻领会既是“在学懂弄通、明理明道中领悟思想深度”[3]的感性认知过程,也是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坚定信念的基本过程;从指导行动到贯彻落实既是“在联系实际、引领实践中彰显思想力度”[3]的理性实践过程,也是检验真理、应用真理、发挥效能的基本过程,两者相互贯穿,互为始终。从认识、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始终是两个既前后相沿又互为前提、既一以贯之又周而复始的紧密相接过程。所以,只有在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的全过程中保证做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才能确保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才能形成坚持深化开放与不断创新的新局面,才能维护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系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建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可以积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研究,以科学机制确保理论武装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成效持久性,实现在高校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学习机制的创新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提供方法论指导,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再次,实施机制的完善可为地方院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对其它行业或单位也能起到积极的辐射影响。最后,有助于确保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四为”方针的办学方向,推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使高校师生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精髓并指导实践,构建“大思政”[4]的工作格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建构的研究现状

当前,深入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走深走实”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出了积极响应,学术界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深入探讨与广泛研究。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

截至目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建构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要关注视角。查少刚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原理”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有机”,要坚持“八个相统一”,重点考虑“三个问题”:确定融合重点,设计融合方式,优化融合路径[5]。曹淑敏提出坚持“动态进”“系统进”“深入进”等“三进”基本原则及其构想[6]。曹敏、王志刚、张敏认为,要从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进行规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7]。

二是以当代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关注视角。王丽华提出要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创新大学生话语表达体系,观照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始终抓住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主线,避免偏重文本宣教,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和“化大众”[8]。谭妤晗等认为大学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中感悟习近平的奋斗经历,学习习近平的赤子情怀和工作作风[9]。洪晓楠等提出新时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在于转换教材和课堂的话语体系,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促进理论成果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内涵育、向外导行[10]。

三是以部分领域工作机制构建为主要关注视角。洪晓楠等提出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面临着阵地保障落实有待强化等问题,要以整体性、精准性、创新性和全局性四大思维推动构建协同运行机制[11]。李志亮等构建了高校共青团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包括学习、融入、互动、协调、考评等五大机制[12](P98-107)。何凤梅从整体学习宣传落实程序、具体的“四进四信活动”内容以及“青年大学习”行动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长效机制[13]。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代大学生群体、部分领域工作机制构建三个方面为关注重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相关成果较多,但从整体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不足,学术界的关注点主要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缺乏高校全局的整体性建构。二是对受教育群体的研究不够全面,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个群体,对高校教师队伍关注较少。三是缺乏较为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建构,存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的维度构建认识不够充分、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精准、各种子机制内在运行机理梳理不够科学等问题。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建构的路径

综上所述,新时代要求高校主动作为,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但在现实工作中又存在着上述问题和不足。如何建构其在高校“走深走实”的机制,采取何种路径和策略来保障相关工作机制的运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我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可从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入手,建构起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持续推动这项工作有效开展。

(一)建立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组织保障。良好的组织架构可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的有效实施。高校在优化组织设置时,应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层级式、网格式管理模式。既要充分发挥职能主管部门等条状组织体系的指挥协调功能,又要强化二级院系等块状组织体系的管理功能,鼓励基层管理工作特色发展、主动作为,从多个层面建立起推进“走深走实”的组织保障体系,实现“走深走实”工作网络的全覆盖。第一,学校党委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其他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领导小组,建构起强有力的工作保障。第二,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规划处、科研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理论教学、理论培训、教材建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方面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机制的构建。第三,各二级学院要以院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以院党委委员、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等为基本成员,广泛动员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加入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队伍,构建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局面。

其次,完善制度保障。制度体系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重要基石。高校要重视建章立制,以制度刚性促落地、见实效、保长效。各级党组织要扛起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细化工作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形成学习宣传贯彻的完整工作系统。第一,在时间维度上,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推进、年底有总结”。第二,在工作要求上,重点突出全面学习领会、制定具体措施、检验落实成效三点。第三,在工作进程上,抓好严格对标对表、夯实主体责任、精细分解分工、强化盯办推进、加强激励奖惩、确保落实落细六个环节。总之,要坚持“做精、做细、做实”的原则,切实把宣传贯彻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过程,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

最后,健全资源保障和阵地建设。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在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全面保障,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重要路径。同时,要加强五个阵地建设:一是要加强课堂阵地建设。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价值观念引领、政治素养培育的主渠道,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高校要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专项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二是加强公寓阵地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学生公寓的“软环境”;三是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高校要设立专门机构、拨付专门经费、搭建专门队伍、抢占网络阵地。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方式,运用动漫动画、网络视频等接地气的方式,不断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要加强班级和社团阵地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通过精心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五是要加强党校和工会阵地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党校在教育培训全校党员干部以及工会在联系服务全校教职员工方面的功能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培训学习的必修内容,定期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和学习研讨,切实加强对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

(二)创新改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评价机制

首先,提升评价机制的信度。信度指的是评价结果可靠性高且具有稳定性,要求评价内容要注重系统性与发展性,评价对象要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评价过程需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评价机制的信度,就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总体目标、长期性目标与具体分目标、短期性目标相结合。第一,在近期目标的落实上,注重强化考核评价机制,争取做到及时激励、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弱化现象。第二,在长远目标的落实上,注重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整体性把握和系统性推进。第三,要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目标轨道,按照由远景目标到近期目标的顺序来科学制定,推动从近期目标到长远目标的逐步实现,从而构建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走深走实”评价机制。

其次,提升评价机制的效度。效度主要指的是评价过程体现真实性和正确性,效度是评价和判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充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师生群体的价值导向结合起来,才能使其被有效地接受和吸收,进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不同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设计,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且卓有成效地传递给广大师生,真正解决好“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达到让广大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听想听,并进一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同时,教育的方式方法需与师生的情感价值有效的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通过情景剧、微视频等形式来宣讲,让广大师生主动接受、主动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的成效。

(三)健全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的奖惩机制

构建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客观评定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及工作目标,实行责任制,运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衡量其工作业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研究课题,对立项的课题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课题成果纳入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评价范畴。发挥先进榜样积极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从而持续深化推进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

另外,该机制的构建还需结合反向惩戒机制。反向惩戒与正向激励是对立的统一,是在客观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的总体部署、实施手段、实施内容、评价策略等诸方面的情况基础上,对工作中存在的推进不足进行惩戒,从而达到反思整改的目的。比如,在高校的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中,可将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中的贡献度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特别是针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落实不够上心、不够到位的情况,要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惩戒,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同时,要善于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客观反思分析,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工作精髓和要义,进而更加行之有效地推进这一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立足党的百年奋斗新征程,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新时代的高校必须积极构建保障有力、评价科学、奖惩分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走深走实”工作机制,为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政治引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高校力量”。

猜你喜欢
机制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皮革机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