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品种金禧甜玉米的选育研究

2021-12-07 01:06王泽煌黄成宜湛东武黎孟龙
中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株型甜玉米区域试验

王 蒙 王泽煌 黄成宜 湛东武 黎孟龙

(1 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门 529142;2 广东省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江门 529100)

我国种业发展起步较晚,从1949 年以来,主要分为自留种、计划供种到市场供种3 个阶段。21 世纪初,随着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种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开放的同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甜玉米为新型高档果蔬营养品,老少皆宜,是广大消费者青睐的“黄金谷物”[1]。广东省是全国开展甜玉米育种研究最早的省份[2],育种水平全国领先。20世纪90 年代,广东省将甜玉米作为“三高”农作物以发展“三高农业”,甜玉米育种也因此获得“九五”百项工程立项。1999 年广东省成为率先开展全国甜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地区,并于次年开始承担国家甜玉米试验和展示工作。在市场和政府的双向推动下,甜玉米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从20 世纪80 年代的零星种植发展到近几年的15.3 万多hm2,成为了广东省当之无愧的优势农产品,同时也是广东省标志性农作物[3]。

甜玉米营养价值高,增值空间大,具有很高的加工附加值,种植效益显著,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特色农作物[4]。由于我国甜玉米品种选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种质资源严重匮乏[5],导致我国甜玉米品种与国外差距显著。广东省作为甜玉米育种的先锋地区,早期主要通过引进国外的种质资源进行甜玉米品种的开发,金穗1 号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旱作所选育出的首个通过广东省(1989 年)审定的甜玉米品种,随后,一大批优良的品种陆续通过审定。近几年,品种审定更是呈“井喷式”增长,同质化严重,缺少综合优势明显的甜玉米新品种。

随着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优质品种的缺乏限制了甜玉米产业的发展,各种业公司纷纷开展甜玉米品种的种质资源引进以及新品种选育与创新研究,以期突破目前甜玉米选育的瓶颈[6]。2008 年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引进中国台湾的甜玉米蜜黄2 号和泰国的泰引5 号作为基础材料,以多代自交的方式,选育出自有自交系TY-134、TY-99。2012 年以TY-134 作母本、TY-99 作父本,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高抗甜玉米新品种单交种金禧甜玉米。2017 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粤审玉20170005。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TY-134以中国台湾甜玉米蜜黄2 号为基础材料,从2008 年春季开始,以自交的方式,经7 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其生育期100~110d,株高160~170cm,株型平展,叶片细长,颜色浓绿,生长健壮;果穗筒型且粗大,单株产量较高;籽粒金黄色,果皮较薄,甜度高。

1.2 父本TY-99来源于泰国引进热带血缘甜玉米泰引5 号与自有自交系TY-18 杂交,自2008 年秋季开始,以自交的方式,经6 代选育而成。其生育期100~110d,株高120cm 左右,株型紧凑,叶宽且浓绿,生长健壮;抗病性及耐热性好,花粉量大;果穗粗短,单株产量较高,籽粒浅黄色、马齿型;果皮薄且无渣、甜度高,品质佳。

1.3 杂交种选育2012 年秋季以TY-99 为父本、TY-134 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2013 年春季在本公司江门育种基地种植该杂交组合,在同期种植的20多个杂交组合中表现优异。该组合株型半紧凑,整齐度好,长势壮旺,生长后期叶片绿度保持较好,产量高,品质优。2013 年秋季继续组配组合,在同期种植的31 个组合中表现为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粤甜16 号。2014 年将该组合命名为金禧甜玉米。2015-2016 年参加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17 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粤审玉2017000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2015-2016 年广东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金禧甜玉米生育期为73~78d,株高205~207cm,穗位高77~89cm,均与粤甜16 号(CK1)相当;穗长19.0~19.8cm,穗粗5.0cm,与粤甜16 号(CK1)、粤甜13 号(CK2)无明显差异;单苞鲜重均与粤甜16号(CK1)相当,优于粤甜13 号(CK2);千粒重明显高于2 个对照种,出籽率则相反。金禧甜玉米株型半紧凑,整齐度好,长势壮旺,生长后期叶片绿度保持较好。

2.2 抗性2015-2016 年广东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金禧甜玉米田间抗病性表现为高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大斑病、小斑病;接种鉴定表现为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2016 年广东省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金禧甜玉米田间抗病性好,表现为抗纹枯病、茎腐病等常见病害。

2.3 果穗品质果穗美观,秃尖较少,籽粒黄色,呈筒型,一级果穗率高于对照种。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达29.80%~33.56%;果皮较薄,厚度为61.83~76.09μm;适口性品尝专家评分为86.4~88.0 分。经品种综合评价,金禧甜玉米甜度较高,果皮薄,适口性良,优于粤甜16 号(CK1),与粤甜13 号(CK2)相当。

3 产量表现

2015 年金禧甜玉米参加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分别在江门、茂名、阳春、英德、云浮、中山、肇庆共7 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均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每hm2鲜苞平均产量16237.5kg,比对照种增产1681.5kg,增产率为11.55%,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2016 年续试,7 个试点每hm2鲜苞平均产量15105.0kg,比粤甜16 号(CK1)增产255.0kg,增产率为1.72%,增产未达显著水平;比粤甜13 号(CK2)增产1291.5kg,增产率为9.3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6 年金禧甜玉米参加广东省甜玉米生产试验,每hm2鲜苞平均产量15756kg,比粤甜16 号(CK1)增产9.15%,比粤甜13 号(CK2)增产16.92%。此外,所有试点数据结果显示,其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种,其中云浮点产量最高。

4 适宜种植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地区金禧甜玉米为针对华南地区鲜食及加工兼用型甜玉米品种缺少的状况,选育出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适宜加工、抗病性强、容易栽培、产量较高的甜玉米新品种,适宜广东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4.2 栽培技术要点

4.2.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金禧甜玉米耐寒、耐热性较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5℃,可根据各地的气温和茬口时间适时播种。由于灌浆期的光温特征对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将缩短灌浆期,因此,周年种植时间宜选秋季[7]。选择排灌便利、光温条件良好的连片肥沃地块,起垄种植,一般畦宽1.3m(包沟)。金禧甜玉米为半紧凑株型,适合密植,双行种植,株行距为28cm×60cm,种植密度为48000~52500 株/hm2。生产时应注意隔离,为避免串粉,应与其他品种在空间上保持300m 以上的距离,或者花期隔离30d 以上。

4.2.2 水肥管理金禧甜玉米喜肥水,耐旱耐涝性较差。施肥过程中,需要注重基肥与穗肥的施用。基肥在起畦时进行沟施,每hm2将有机肥18000kg与12%过磷酸钙600kg 混沤后施入;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撒施于畦面,使用复合肥300kg、氯化钾75kg,施后进行培土。注意防水防旱。播种后勤淋水,土壤湿度约70%为宜;出苗后,土壤湿度保持约65%;拔节至抽雄前期,土壤保持干湿交替;抽穗后,土壤湿度保持约75%。雨水多时,及时疏沟排渍水。

4.2.3 病虫害管理金禧甜玉米抗病性及适应性较好。苗期重点防治小地老虎、蝼蛄、玉米螟等,拔节期则以防治玉米螟为主,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阿维菌素或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兑水后喷施。喷施时间选择上午露水干后或者16:00-18:00 时为宜。

猜你喜欢
株型甜玉米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