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1-12-07 12:55许江华
北方药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结肠炎

许江华

(廉江巿中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是由于肠道慢性炎症反应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多发性、反复性,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在青壮年、老年人等群体中更为常见,患病位置主要集中在乙状结肠、直肠或整个直肠。疾病的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与许多消化道疾病相似,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腹泻、反复腹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发热、恶心、肛门灼热、皮肤病变、肠鸣等症状,若疾病长期存在,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患者出现体重降低、面色苍白、注意力下降等相关症状,让患者饱受疾病的困扰。对于慢性结肠炎临床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西医通过抗感染、对症治疗的方式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的干扰,但是长时间的用药患者易出现耐药性,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到患者用药依从性。随着中医治疗的不断推广,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为患者及医生所广泛认可[1-2]。基于此,本文将以我院16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慢性结肠炎患者1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每组84例。其中甲组,男性45例,女性39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8.27±2.46)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85±0.29)年。乙组,男性43例,女性41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48.32±2.14)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4.92±0.34)年。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批,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甲组8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予以医治,口服美沙拉嗪(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9980148,药品规格0.25克×24片/盒),用温水送服,每次1g(4片),一天三次。

甲组8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甘草10g,桔梗10g,砂仁10g,木香10g,白豆蔻10g,陈皮10g,茯苓15g,炒白芍15g,莲子肉15g,葛根15g,扁豆15g,白术20g,山药20g,薏苡仁20g,党参30g。对于腹泻症状严重、腹痛强烈患者可增添诃子10g,延胡索10g,乌药10g;经常胀气可予以苏梗10g,槟榔10g;对于四肢寒冷,在天气转凉时腹泻、腹痛加重患者则应增添补骨脂10g,肉桂10g,干姜10g;对于出血严重患者则应增加仙鹤草10g,槐角10g,榆炭10g。将上述药材用800mL水煎服,当药汁在200mL时停止,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8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两组临床症状以及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观察记录,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镜检查结果肠黏膜无充血、水肿情况,为治愈;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肠黏膜冲虚额、水肿情况好转,为有效;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与胃肠镜检查结果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2)炎性因子:在用药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将血液样本予以每分钟3000r离心处理,时间为5min,于-75℃中保存,运用ELISA检测IL-10、IL-17、TNF-α、CR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经过治疗,甲组治疗情况为:治愈43例(51.19%),有效31例(36.91%),无效10例(11.90%),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74/84);乙组治疗情况为:治愈54例(64.29%);有效27例(32.14%);无效3例(3.57%),治疗总有效率96.43%(81/8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085,P=0.043)。

2.2 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IL-10、IL-17、TNF-α、CRP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乙组IL-10水平高于甲组(P<0.05),乙组IL-17、TNF-α、CRP水平低于甲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随着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差、工作压力大等诸多的因素的干扰,慢性结肠炎发病率持续增长,损害着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多种多样,至今对于其直接原因仍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其主要受感染、饮食、遗传、免疫、环境、精神因素等因素影响[3]。

慢性结肠炎为西医名称,在中医中将其归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患者病在脾胃,症候表现为气滞、血瘀、虚证、湿热等,中医辨证分型可将其分为六种类型:肝郁脾虚、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湿热内瘟、脾肾阳虚、阴虚血亏,疾病的主要病因为脾虚湿盛、脏腑虚弱、饮食不节、外感风寒以及情志失调所致,在对患者予以中医治疗时,应以恢复脾胃功能来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避免患者疾病复发。参苓白术散为慢性结肠炎中医常用药方,其包含甘草、桔梗、砂仁、木香、白豆蔻、陈皮、炒白芍、莲子肉、葛根、茯苓、扁豆、白术、山药、薏苡仁、党参等药材,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症候增减药材,来针对性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感,控制症状加剧。其中党参、甘草、白术能够起到滋养脾肺、养血生津的作用;莲子肉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之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消肿、渗湿的作用;薏苡仁可以起到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解毒散结的作用;木香可以行气止痛,这些药物作用在一起,共同实现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肾炎等疾病,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可以降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促进患者身体康复[4]。在本文中,对我院的16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研究,进行分组治疗,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甲组(88.10%),这与李宇[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差异显著(P<0.05),表明了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同时在本文中对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予以对比,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乙组IL-10水平高于甲组(P<0.05),乙组IL-17、TNF-α、CRP水平低于甲组(P<0.05)。IL-10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紊乱状态,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能够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对肠道黏膜的损伤作用。

综上所述,对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