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琼
摘要:现代是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档案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基层档案管理依托互联网+,开展档案资料的整理,推进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多层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显著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基层档案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主要是从不同层面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基层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街道乡村一线的改革发展持续加快,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民生各个领域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个领域产生的档案资料不断增多,单纯依靠以往的人工方式在归档保管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基本需要,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对档案资料更好的收集归档与保管,能够更好的发挥档案内在价值作用,可以帮助各个领域更好的汲取以往发展建设经验[1]。为此,基层街道乡村一线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注重从信息化的层面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助力街道等的改革发展,对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化的转变,对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从本质上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原始档案资料更好的保管,对于延伸档案资料的服务时间,拓宽档案资料的服务范畴都有着深刻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进行档案资料查阅与利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通过扫描仪等将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处理,形成专门的电子信息档案,这样可以通过网络在其他地方进行查阅或者储存,能够减少以往对纸质档案频繁查阅带来的损伤,可以对原始档案做到更好的保管。第二,对于纸质档案而言,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或者日常频繁查阅的需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借助信息化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增加纸质档案的寿命,对保障档案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都有着重要意义[2]。第三,对于基层街道等一线,由于保管档案资料的环境条件较为有限,增加了档案资料受潮等的可能,借助档案信息化,可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电子化的修复处理,最大限度保障了档案信息内容的完整、清晰。
2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2.1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够
对于街道等基层一线来说,当前出现的档案资料信息不断增多,涵盖了各个领域,增加了档案资料收集及归档管理等的难度,也使得档案工作人员面对的工作量相当大。档案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及保管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门的业务技术支撑,在具体工作落实上存在着比较随意的现象,而且以往的档案管理规范也存在着一些缺少可操作性的地方,相关的配套制度在基层一线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这些都增加了档案管理不规范情况的出现,也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2.2信息化推进比较慢
伴随着基层治理等一系列工作的铺开,基层街道等实际承担的工作任务在不断增多,整体的改革发展也在持续加快,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很多则停留在了理论探讨层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没有很好的跟上。个别街道部门在档案管理上,倾向于传达上级的文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實施方案,影响了整体层面对档案信息化的基本认识,导致不少地方在档案管理上还是以纸质才来为主,档案信息化更多是以辅助手段呈现。由于思想认知的限制,也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等,都是当前基层街道等档案信息化的“软肋”所在。
2.3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
在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中,主要的录入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电子仪器录入和人工录入,不论是采用何种类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人工录入存在着速度比较低,录入出错率高等情况,借助扫描等设备进行录入,存在采编不规范,格式不够精准等问题,一些特殊的文字符号难以有效识别[3]。在基层档案管理上,标准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档案信息化存在着各种形式,影响了档案价值作用的发挥。
3新形势下加快基层街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基层改革发展持续加快,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在落实党的政策,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困难上,实际产生的档案资料内容海量化增多,这种情况下都需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于基层改革发展事业。为此,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快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方面,要对以往基层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将其中已经明显过时或者缺少可操作性的内容予以剔除,与档案信息化相结合,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突出信息化的导向作用,这对于突出规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成效大有作用,也有助于更好凝聚档案管理规范化共识;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基层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快基层专门档案管理部门的建设,由专门的部门机构承担起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避免其他部门或者机构兼职负责等情况的出现,这对于档案信息化规范推进都有着重要意义。
3.2多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注重发挥政府层面的主导作用,从地理、发展等方面切入,建立起服务不同地方的档案数据中心,充分考虑基层街道等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期待与需求,统筹谋划或者协助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对加快档案数据的信息化处理与保存等都有深刻影响。加快开发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选择较大容量的服务器来满足档案数据信息扩容及信息量增加的基本需要,逐步降低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际维护的成本、管理的难度等。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严格做好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严格登录查阅等方面的身份核实,避免出现档案资料泄密等情况[4]。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基层街道等要积极应用好大数据技术,强化与大数据技术实力较强企业或者区域的合作,更好的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分析与研究,这对于精准把握海量数据信息背后的价值信息都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出发,加大对基层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突出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确保各地基层一线都能够有效参照落实,这对于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发挥档案资料的应有价值,更好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面查阅的基本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快培育高素质的基层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注重吸引年轻高素质人才扎根到基层街道档案管理信息化岗位上,对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于深化落实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措施等都有着很大帮助,对于优化基层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结构也有限显著作用。对于基层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结合基层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及先进档案技术发展情况,定期组织档案信息化人才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对如何进行档案信息化进行更加全面的探讨,帮助档案信息化人才更好的把握实际工作要领,这对于更好的实现档案信息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3.3加快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
对于基层一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以往使用的人工录入还是仪器设备录入,都有其弊端,为此在实际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论是选择何种类型的录入方式,都需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化标准,对实际形成的档案成果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比档案纸质材料,确保档案数据信息信息化与原纸质档案完全一致,这对于保障档案信息化的数据信息原始性,更好的发挥其参考借鉴作用都有重要意义;有效应用现代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加快开发统一高效的档案信息化仪器设备,以此实现对档案数据信息更好更加精准的信息化处理,这样不仅减轻了以往人工处理的负担,也克服了诸多电子录入的不适,能够更好的满足基层持续改革发展的基本需要,对于档案信息化也有着显著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基层街道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当前基层街道档案信息化的基本现状,深刻认识了基层街道档案信息化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快基层街道档案信息化建设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这对加快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层次开展,更好适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充分体现档案信息化的价值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锐.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丝路视野.2018,(35).171-171.
[2]张琳.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赤子.2018,(8).133-134.
[3]闫春扬.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J].卷宗.2018,(15).22-22.
[4]孟磊.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