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国家开始加强对于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使用。在电动汽车的使用中,会产生一些需要维修的问题,进而给电动汽车维修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目前电动汽车维修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动汽车;维修风险;防治策略;研究
引言
在目前的市场发展中,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电动汽车的能量供应相对比较便宜,能够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接受。在电动汽车的使用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人们的使用体验,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电动汽车的维修,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的维修技术,关注在电动汽车维修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及时的进行维修风险的防控。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在维修的过程中要严格使用各种电器工具,遵守安全手册,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维修。
一、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差别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电动汽车的制造技术和维修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这位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帮助[1]。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大部分都是使用电能和燃油原料混合使用,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电动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电能不足而导致无法继续使用,对使用人带来一定的麻烦。电动汽车与传统的汽车不同,主要是因为电动汽车的构造相对于传统的汽车更加的复杂,在功能方面,电动汽车也更加的丰富,因此就会使得电动汽车在维修方面也更麻烦。在电动汽车的维修中,维修人员必须要对电动汽车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按照故障发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故障产生的原因,有针对的进行故障维修,不能总是按照传统汽车的维修经验进行故障的直接维修,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二、电动汽车维修中风险分析
(一)维修场地风险因素
在电动汽车出现问题之后,要及时的将车停在安全的位置,对于停车位置的选择要高度的重视,不能仅仅依据现场有没有人,而是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优先选择安全性、规范性高的场地。从而对维修各方的财产提供具体的保障。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车辆维修场地的安全隐患做一些排查,并做好这些排查的管理工作,做好各项记录。目前,半数汽车维修场实行集中化管理,加之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严谨和系统的安全管理,这些会给维修场所的安全增加更多风险隐患。如长时间等待可能导致的馈电,可能会造成爆炸,引发其他危险。
(二)缺乏全面的技术和制度保障
在针对电动汽车的维修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不足以及维修部门的制度保障不完善。虽然在维修中。大部分的维修部门已经针对电动汽车的维修工作制定了一定的维修制度和操作要求,但据实际观察,由于维修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原因,维修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很难按照实际要求进行操作,其中有维修厂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的安全教育,加之维修行业缺乏明确的、系统的维修体系,导致在维修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混乱。
三、电动汽车维修中的风险防治措施
(一)三相交流电和接零保护
目前,在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动汽车的运行质量,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使用大多采用三相交流的高压系统。这种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就是在电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电力的节约和安全的保障。但是,在电动汽车中,对于三相交流高压电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就是在维修的过程中,如果因为维修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线路之间过于密集,就会引起电路的闭合,从而导致电流泄露,对维修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同时对于电动汽车也会产生故障和安全隐患。如果泄露电路较大,那么维修人员会在接触的一瞬间被电击,产生极大危害。
(二)使用较强专业性的安全设备
对电动汽车进行维修时,要提前对各种故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排查,做好各种风险防范。这与传统的汽车维修不同,主要是电压的存在。因此,明确电流、电压的安全使用范围很重要。在做好这些后,使得维修人员即使直接触摸维修,也不会出现伤亡事故。然而,电能毕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必须保障装备好安全的专业设备。
(三)佩戴绝缘手套,防范触电风险
在进行普通的电动汽车维修过程中,要确保维修人员确保佩戴绝缘手套。此外还要对关键处进行防范,要佩戴专业护目镜和绝缘鞋子,选择一套合适安全的工作服,还有其他的绝缘垫、绝缘救援钩等,依照各项制度确保严谨认真。
四、维修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维修过程之前,维修人员的穿着要合适,穿戴好各种防范器具,做好绝缘测试准备,尽可能确保安全。在分析其故障风险过程中,必须熟悉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在和外表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症状来迅速排除,判断其可能存在的故障,同时还要确保各部位断电和不断电的风险所在[2]。在维修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高压电的问题,在维修高压电系统之前一定要做好防触电保护。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对各項行为和做法做好完整、准确的记录,在保障维修人员安全的同时,做好汽车维修工作,确保高质量。维修结束后,要对人员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总结,并做好相关管理记录,严守各项规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还要注意拖车,不能使用前轮着地的牵引方式。牵引前,做以下准备工作。开启点火开关至位置,将换挡杆置于N挡。松开电子驻车制动(如果电子驻车制动处于启用状态,则应先打开点火开关,松开电子驻车制动)[3]。使用专用牵引车牵引车辆时,要确保从地上牵引到甲板的速度保持在5km/h以下。
五、结语
目前,一方面,国内电动汽车维修行业内部要出台相关的体系化、标准化规定,规范维修人员的不合理操作,提供安全切实的保障,减少各种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维修人员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素质,避免出现的违规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参考文献
[1]胡利波,邹鹏君 .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 [J].南方农机,2019,50(21):136.
[2]张晶 .基于 EV300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J].汽车实用技术,2019(20):178-180.